APP下载

潍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

2021-03-19孙迎月李伟毅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潍坊市潍坊培育

孙迎月,李伟毅

(1.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11;2.山东新嘉置业有限公司,山东 潍坊 261000)

1.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农村现代化,科技是根本,人才是关键。高质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能重新定位农民的社会身份,提升农民的社会价值与职业自豪感,增强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驱力,确保农业发展后继有人。

2.国内外同类研究概况与评价

2.1 国外研究概述与评价

西方国家从事农业的人口少,存在老龄化、用工荒问题,为此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农业生产体系,出台支持农民培育的专项法律法规,使农民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农民通过培育获取先进农业科学技术,提高了就业能力、销售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综合素质得以提高,社会地位也因此提升,其成功经验有:法律保障,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规定培育主体和客体的责任、义务及行为标准等;政府通过税收减免、贷款优惠等政策间接投资农民培训,以此激励参与培训的各方;推行培训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保障培训质量;培训过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训内容与时俱进;严把培训教师质量关,培训教师要有相关农业专业的高学位、丰富的农业理论知识、较高的实践技能和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

国外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时间长,理论深刻系统,研究内容具体细致深入,其中一些有益做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立法支持、充足经费保障、完善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实施有效的跟踪服务指导等,但能否在中国复制推广还值得商榷。比如国情不尽相同,国外是土地产权私有化,中国是集体所有制,只看到国外好的一面,看不到其存在的严重问题与缺陷,生搬硬抄,不仅起不到好的作用,还会陷入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尴尬境地,会造成严重损失和危害,所以有必要探索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2.2 国内研究概述与评价

李秀慧、何超群(2019)提出新型职业农民“专、本、硕”贯通型培养机制,促进农民职业化[1]。杨柳等(2019)主张建立一主多元的培育模式[2]。石伟平、郝天聪(2019)主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议培养企业的责任感,校企形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3]。朱启臻、胡方萌(2016)指出促进职业农民生成的四个要素:引导土地流转,创新农业组织,完善政府制度和发展农民教育[4]。

国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比较全面,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证研究及对现状、问题的统计描述,内容丰富,案例翔实,对后续的研究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但也存在研究点多面广,笼统零散的问题,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所以有必要对具体某一区域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就是立足潍坊农业需求,以潍坊市新型职业农民为研究对象,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3.潍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调研

3.1 潍坊市基本情况

潍坊地处山东半岛,平原和沿海低地占总面积的57.7%,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农业产业化水平高,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山东农业看潍坊”的说法,是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蔬菜生产基地,“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在推动全国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作用。

3.2 潍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措施

潍坊市2018年下发《潍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线申报系统开放,11月潍坊市实施农村 “双创” 主体培育行动;自2019年起,潍坊财政每年拨款1000万元支持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建设。

3.3 潍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图1 潍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潍坊涉农产业多,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多,对教育培训的需求旺盛,潍坊市基于地域实际情况,着力创新三个模式,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颇具潍坊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之路:整合政府、院校、社会三大资源,形成强大教育合力,采用开放式办学,培养大培训格局;利用田间、网络、地头三大课堂进行融合式培训,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打造领头雁、带头人、新农人三支队伍,精准式培养乡村振兴骨干力量,带动农业农民全面发展。

3.4 潍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3.4.1 政策制度不完善

城乡“二元制”使“农民”成为一种身份的标签,标志着“素质低下、社会地位低”,导致人口大量流失,青年通过升学、外出打工等方式离开农村,加重农村的空心化、老龄化、兼业化。关于农民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实操性和连续性。

3.4.2 农民思想封闭保守

留守农村的大多文化水平低,思想观念封闭保守,接受新事物慢,固守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不愿做出改变,加之受时间、交通、资金等的影响,对职业培育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小富即安,缺乏长远规划,不愿参与市场竞争,不想参与公共事务,不了解不关心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不懂科学技术,不具备新型职业农民的素质。

3.4.3 农民培育体系缺乏针对性

我国国土辽阔,南北气候、地理、人文、经济等差异巨大,农民培育的内容也各不相同,根据调查,农民迫切需要的是种植、养殖技术的具体指导,培训师只有理论知识,并无农村一线生产经验,纸上谈兵,缺乏针对性。最受欢迎的是专家田间、地头示范讲授,果树种植、病虫害防治等,目前主要还是课堂讲授。考虑到经济成本,农民并不愿意参加时间长、离家远的集中培训。目前的培训随意性较强,出于完成上面交给任务的心态,流于形式,培育效果不理想。

3.4.4 培育模式单一

不同的培育方式作用不同,潍坊一般都是以培训班的形式,先理论讲授,然后带队参观农业示范基地,徐辉(2016)指出这种集中培训和参观相结合的方式更适合农业欠发达地区[5],潍坊作为农业发达地区更适合参与性、互动性、实践性更强的田间学校模式。

4.潍坊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建议

4.1 加快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阻碍了人员流动,造成农村医疗、教育方面的水平落后,农民成为身份低下的象征,而不是一种职业。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将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水平,加快土地流转,将小块的、闲置的、分散的土地转移到新型职业农民手中,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并确保使用权长期不变,以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扩大空间、营造成长环境。

4.2 建立健全制度法规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走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需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和非政府部门的责任,实行分层、分类别培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完善细化相关法律,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社会地位。

4.3 增强青年职业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内驱力

青年职业农民是指年龄在16-40岁之间,文化程度较高,接受过相关的培训,具备现代经营、管理、销售经验的青年农民,其来源多元化,包括退伍兵、大中专毕业生、在外打工返乡的人员等。青年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是乡村振兴的中流砥柱,应该创造条件留住青年职业农民,比如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教育、医疗水平,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解决后顾之忧,缩小城乡差距等。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年轻化才能保证农村振兴有未来、有希望。

4.4 发展家庭农场

分散农户经营存在的生产效率低下、生产经营粗放、资源浪费、污染严重等种种问题严重制约农业的现代化发展,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家庭农场能有效解决农业规模化不足的问题,解决家庭成员的就业问题,调动农民积极性,合理配置资源,保护土壤,传承农业文化,促进农业健康发展,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4.5 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

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水平、资源禀赋、农民素质都有差异,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没有统一模式。经过全国社会各界的积极探索,如今比较典型的模式有:田间学校、现场指导、典型示范、项目推动、网络直播等,不同的模式各有其优缺点,这就要求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统筹协调,突出重点,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利用“土专家”“田秀才”传授经验,利用互联网+农业,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

5.结语

保证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就必须发展现代农业,新时代赋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内涵,与时俱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探索符合地域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是当下的迫切任务。

猜你喜欢

潍坊市潍坊培育
“筝”艳潍坊四月天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四月春光看潍坊——潍坊“三大盛会”侧记
风筝之都潍坊
潍坊全市会展统计培训会议召开
全力打造服务经济社会的主力银行——潍坊市联社转型发展纪实
潍坊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潍城区大队 强化措施深入开展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潍坊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奎文区大队 多项举措深入推进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