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榔桥镇青梅栽培现状与丰产要点
2021-03-19胡永柱
胡永柱
(安徽省宣城市榔桥镇人民政府,安徽 宣城 242500)
青梅栽培中由于各地区的气候环境影响,导致栽培的青梅质量差异较大。应用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科学优化管理,可提升青梅栽培的质量与产量。
一、青梅的功效及作用
青梅是较为常见的梅类产品之一,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无机盐等营养价值。青梅中的有机酸含量高达3%~6%,其中柠檬酸、苹果酸可有效消除人体疲劳、激发人体食欲。同时,青梅可改善人们的肠胃功能,增加肠胃蠕动。此外,青梅中含有的丰富有机酸矿物质以及钙元素,可有效防止骨质疏松。青梅不仅营养丰富,还是良好的药材,可起到生津止渴、开胃解郁的效果。
二、青梅的生物特性
青梅属于乔木,树皮灰褐色,对于气候要求相对较为严格,一般花期在11 月到3 月之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单一品种自花结实率相对较低[1],结果大约是在4~6 月。青梅较为偏爱温暖湿润气候,常年喜光,年均温达到15~16℃时青梅生长良好。
三、榔桥镇青梅种植现状
泾县榔桥镇被誉为中国青梅之乡,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的东南部地区,是青梅种植的适宜地区。榔桥镇辖12 个村、1 个集镇居委会,面积人口、经济总量都在泾县中名列前茅。
榔桥镇独特的地理环境为青梅种植提供了良好的天然环境,近年来,榔桥镇的经济建设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涌现出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充分带动了全镇的工农业发展。泾县榔桥镇开展青梅种植产业,有效推动当地的经济建设,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着青梅种植技术不断发展,改善了青梅种植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进而推动榔桥镇青梅种植的多元化发展,青梅种植为榔桥镇获得了多项殊荣。
四、青梅丰产技术
近年来,青梅种植得到了众多地区的广泛推崇,但由于栽培中盲目引种推广,导致出现品种混杂、低产劣质、果实较小等问题。此外,部分青梅种植区域由于缺乏相关种植知识,导致后期养护管理工作较差,病虫害严重,影响了青梅的整体产量。青梅自身的萌发力相对较强,需根据此特征提升青梅幼芽的萌发率,刺激新生枝芽生长[2]。
1、青梅育苗技术
青梅育苗技术开展前需对砧木种类进行科学选择,根据不同地区种植土壤环境的需求科学选种,桃砧、李砧、杏砧、梅砧等砧木种类会对青梅种植质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苗圃选择也是砧木培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应选择土壤活性相对较高、适合秋季深翻的苗圃,以保证播种及播后管理工作。
2、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育苗技术是青梅栽培中的重要环节,青梅嫁接大致可分为春季、夏季、秋季等3 个时期。春季嫁接在3 月上旬到4 月上旬之间进行为佳,夏季适合在6 月中旬到7 月上旬,秋季则适合在8 月上旬到9 月上旬开展。可使用T 字形芽接、接嵌芽接等方式完成嫁接育苗作业。嫁接中对采集、贮藏和运输等环节进行科学管理,以期提高嫁接苗成活率。
3、土壤管理
青梅栽培对土壤要求较高,可以在树冠边沿处挖坑后回填施基肥的方式提升青梅种植土壤的活性,达到深土熟化的效果。中耕管理中需培土护根,避免因漏根晒伤、失去水分而造成青梅种植质量不佳的问题。
4、高位嫁接技术
青梅大多会采取高位嫁接技术对其进行科学种植,9 月初到冬至前是青梅的较佳嫁接季节。高位嫁接的青梅必须采自适应当地栽培的优质成龄母树,在树冠外围选用枝条圆滑、芽眼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苗木进行科学嫁接。
青梅嫁接后需科学管理,防止接口被病虫咬破而影响青梅的种植质量。嫁接后15~30 天检查成活情况,一般在接芽处出现新鲜青绿嫩芽时即说明青梅已成活。为提升青梅的嫁接成活率需定期检查,嫁接成活率相对较低时需及时补接,重新嫁接后剪掉老芽,以防抽出的脚芽影响嫁接成活率[3]。
五、青梅病虫害防治
1、黑星病防治
青梅栽培中黑心病出现较为普遍。黑心病又名疮痂病,主要危害果实,染病表面出现直径为1~4 mm 的紫黑色疮痂,果树枝叶上出现多个病斑联合斑块时,严重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
青梅种植中出现黑心病后需及时科学处理。一般在展叶后喷洒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洒间隔期为15 天,连续喷洒2~3 次,果实采收前20 天停止喷洒,可有效降低青梅种植中黑星病对青梅果实造成的影响。
2、缩叶病防治
缩叶病对青梅栽培影响较大,染病后青梅幼果上会出现黄色、红色之后转化为黑褐色的龟裂,导致青梅果实脱落,降低青梅的产量与质量。缩叶病主要危害刚刚萌发的新梢嫩芽,染病后叶片扭曲、皱缩。
夏末秋初落叶时是缩叶病较佳防治时期,可喷洒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1000 倍液,防止缩叶病蔓延,提升青梅种植质量。
六、结语
安徽泾县榔桥镇是青梅的重要产地,青梅种植有效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建设,科学运用丰产栽培技术可提升青梅的整体产量与质量,进而推动安徽泾县榔桥镇的农业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