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改革研究

2021-03-19王淑洁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证书

曹 阳,王淑洁

(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1.1+X证书制度的研究背景

2019年4 月,依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的通知、教职成函【2019】6号文及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函【2019】19号等文件精神,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通过试点,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

2.1+X证书制度试点简介

“1”代表学历证书,是指学生在学制系统内实施学历教育的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中完成了学制系统内一定教育阶段学习任务后获得的文凭,“X”代表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是学生在学校内接受教育并达到合格标准的证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生职业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的是职业活动和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在专业范围内技术资质的证明。1+X证书制度就是指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3.1+X证书制度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社会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基地,从宏观角度看,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有助于缓解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我国职业教育改革。1+X证书制度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有机融合,对当前职业教育主要以学分作为学生毕业考核的衡量标准,是一个有力的补充。基于1+X证书制度,促进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促使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实现“书证融通”“课证融合”,促进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开展长期、有效、紧密的合作,不断完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从而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与用人企业会计人才需求二者之间的契合度,对于促进1+X证书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4.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2019年新修订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各类中小微型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专业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修业年限为“2.5+0.5”的模式,即2.5年在校学习和0.5年修业顶岗实习。2.5年在校学习,主要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专业课程又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并没有真正实现“课证融通”、“书证融通”,教学内容缺乏实践性,校企合作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工学结合落地实施较为困难。而1+X证书制度可以弥补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之处。

5.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

5.1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用人企业需求度不紧密

通过会计专业毕业生依据就业情况的反馈,发现会计专业毕业生能够单独胜任会计相关岗位的人数不多。原因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没有真正在完成基础教学后,有针对性、系统性地进行实践教学,没有让学习内容与未来的就业岗位完全匹配。

5.2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职业素养融入不充分

笔者所在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以《会计基本技能》、《基础会计》、《政府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纳税实务》、《管理会计》、《经济法基础》、《审计实务》等课程为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设置时着重考虑会计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养,较为轻视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而用人企业非常重视会计人才的职业素养,高职会计毕业生刚就业时容易因缺乏职业道德意识而犯错。

5.3 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实践技能培训不足

实践课程比例设置较少,实践课程对于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本着工学结合、精准育人的培养模式,因此,应加大实践课程比例的设置。1+X证书制度的出台有效的弥补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因为1+X证书制度中的“X”证书即由企业开发,因此能够做到会计职业标准与课程教学标准相符合,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会计专业人才能够与用人企业对人会计人才的需求相符合。为了培养适应我国新时代社会需求的会计专业人才,高职院校需对原有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调整,重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设定课程教学标准,提升师资水平,优化考核评价体系。

5.4 缺乏将1+X证书制度融入教学内容的教材

教材是贯彻实施1+X证书制度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所选用的教材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实训内容偏少,参编教材的成员多以高职院校教师为主,缺乏真正掌握一线实际工作的企业人员,校企合作中联合开发教材的少之又少。教材中若未能及时反映产业发展新规范,未将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的1+X证书制度融入其中,教材的实用性便会降低,同时也会影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式,这会导致教学目标和1+X证书制度的目标不能有机融合,会影响教学实施与教学效果。

6.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6.1 适应会计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商业的新浪潮已经到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将深远地影响社会经济体系。面对新一轮的机遇与挑战,企业乃至国家的技术实力、创新能力产业链、价值链之争加剧,自始至终贯穿于整个产业链中的会计专业将继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此经济背景下,1+X证书制度应运而生。这将大大推动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步伐,紧握时代脉搏,以此适应未来我国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6.2 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在当今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之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秉承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宗旨,创建“课赛融合、书证融通、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在学校培养的会计专业学生能够适应会计行业的变革,毕业与就业零距离,满足用人企业对会计岗位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课程的设置普遍滞后,有些课程已与社会对会计的需求脱轨。在此复合型人才需求下,1+X制度应运而生。即1+X证书制度,通过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等方面的重大创新,将打通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之间的壁垒,解决我国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的问题,加快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6.3 将推动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

1+X证书制度,将平衡学历教育与实践性教学之间的差距,更好地培养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会计的实操能力,真正实现毕业与就业零距离。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专业课程与1+X证书制度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校期间即能熟练掌握做账、对账、票据开具、票据打印、电子报税等一系列会计岗位的专业知识。深化校企合作,与用人企业对接,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用人企业对会计岗位专业技能的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推动会计课程设置的改革。

7.1+X证书制度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研究

7.1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树立人才培养目标,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德技双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系统掌握会计学领域的会计核算、分析和监督等专业知识,以培养符合1+X证书制度要求的、面向各类中小微企业和非营利组织的会计专业人员职业群。

7.2 优化改革课程体系

合理配置课程资源,结合校企之间有经验的教师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开发校本教材,促进课程标准体系的开发。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所占比重较大,可适当减少一些公共课时,专业课程设置中相应减少理论课时所占比例,同时加大实践课程比例,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将“1+X业财一体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标准融入到《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同时将每学期为期一周的实训周扩大为两周,开设“1+X财务共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训周,以及“1+X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实训周。优化改革会计课程体系,逐渐打造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专业培训课程”的课程体系,真正实现课证融通、书证融通。

7.3 教学手段的创新

首先,高职院校应立足于同用人企业合作的基本点上,促进校企合作教学,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掌握,将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同实际工作的需求相结合;其次,教师应熟练掌握现代化教学软件以及教学设施的运用,加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的落地实施,能够有效促进我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质量、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同时也能有效促进“三教”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模式。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职业技能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收录证书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