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能大赛在中职技能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2021-03-19张洁琼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赛考核技能

张洁琼

(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苏州 215500)

1.引言

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注重学生的技能教学,但传统的技能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1+X制度的推进,职业院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求实现多元化,技能大赛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养成。因此,在中职技能教学中融合技能大赛的教学内容、策略与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2.传统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技能教学质量不佳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改变了以理论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技能教学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占比,但是很多课程的实施却流于表面,虽然一些课程实施了项目式教学,但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对新工艺、新方法没有及时更新,造成了技能教学效果不佳。

2.2 技能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

所谓“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技能大赛成为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衡量标准,各学校都大力开展技能大赛训练,为了能在技能大赛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学校针对参赛的同学进行精心的培养,将优质的教学资源都投入到参赛学生身上,而普通的学生得不到这样的练习机会,久而久之,这种教学资源的不均衡使得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从而导致教师对技能教学难度、考核标准难以把握,普通学生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甚至对学习失去兴趣。此外,技能大赛参赛的学生仅为少数同学,学校的优秀资源仅用于培养少部分同学,这违背了职业院校的育人理念,也违背了技能大赛的初衷。

2.3 技能水平与行业不符

中职的教育以培养服务于企业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当前应试教育背景下,一些职业院校的技能教学仍然围绕着考试项目,使得学生的技能训练较狭隘,并以专业技能的考察为中心,忽略了技能的应用,从而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直接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

3.技能大赛在中职技能教学中融合的意义

3.1 有效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

技能大赛不仅仅是考察学生的基本理论、技能水平,还重点考核学生的团队协作、创新实践和问题解决能力等,是一项综合性的比赛。比赛往往要求学生在模拟企业环境中,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设计、安装、调试、检测等一系列任务,传统的技能教学已经无法达到技能大赛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技能大赛的任务和考核标准改变教学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发展。

3.2 有效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技能大赛是对学生的考核,更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验,随着近年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专业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差的问题,但是在专业技能方面与企业技术人员仍然存在着差距。教师在辅导学生参加技能大赛的同时,也是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研究比赛项目、实现任务、解决训练过程中的问题,与学生共同进步。通过技能大赛,教师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加强与企业人员的技术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

3.3 有效提升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在技能教学中融合技能大赛的内容,解决了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可以让普通同学从中获益,促进学生在互助中提高技能操作水平,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由于技能大赛以产教结合为导向,将技能大赛融入日常技能教学,提高学生技能训练的针对性,在企业与学校之间建立了桥梁,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技能大赛在中职技能教学中有效融合的方法

4.1 以技能大赛为基础,构建技能教学体系

4.1.1 依托校企合作,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当前,“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开辟的一条新的途径,学校可以根据企业实际生产任务,结合技能大赛内容,合理安排实训内容,优化实训资源,制定教学计划。为了有效提高中职教师实践能力,学校可以选派中职教师下企业进行实践,和企业中的工程师、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进行点对点培养,或者聘请企业导入走入校门,为教师和学生进行实践培训,鼓励教师参加相关技能证书的培训和考证,以此增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技能大赛和技能教学奠定基础。

4.1.2 依靠技能大赛,更新技能教学内容

技能大赛的内容随着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以适应当前人才的培养。针对中职生理论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低,喜欢动手的特点,在教材内容上,选用实操性较强的教材,突出技能教学的内容,避免理论知识长篇大论,造成学生。同时,为了满足教学要求,教师可以自主开发适用于日常教学的校本教材,在编写校本教材的时候将技能大赛的内容适当融入,使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技能大赛的训练成效,也让其他同学认识到一些新内容、新工艺、新要求。

4.1.3 参考技能训练,拓展技能教学途径

技能大赛不仅仅是单一的技能训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职业岗位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为企业培养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随着当前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推动,在日常技能教学中,以技能大赛教学为参考,将课堂教学、技能实训、企业实践相结合,拓宽技能教学的途径。充分利用学生企业实践教学,让学生结合课堂理论知道,在提高技能的同时,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学会分析,检测;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树立职业道德规范意识。

4.2 以技能大赛为导向,调整技能培养模式

以企业为场景,实施技能实践教学。传统的技能教学以书本内容为项目,以实训台为操作区域,已经远远达不到技能培养要求,教师可结合企业实际生产环境,模拟生产,或者利用学生企业实践进行实际教学,使教学贴近生产,生产即为课堂,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场景中掌握技能要领。

以小组为单位,强化模块化教学。中职的学生在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上差距较大,在“以学生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下,可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划分,通过模块化的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所要完成的模块,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相应的任务,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以技能大赛和企业实际生产时,小组合作的模式展开操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以任务为引领,搭建技能竞赛平台。技能大赛是面向少数学生的一项比赛,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比赛的体验。在技能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习任务,设置不同层次的技能比拼。如:同班级不同小组之间的比赛,同专业不同班级之间的比赛。通过搭建此类竞赛平台,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优势并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强化了学生的技能水平,为技能大赛做好选拔工作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4.3 以技能大赛为标准,建立技能评价体系

制定评价标准。学生在完成技能操作后,需要对自身的情况有清楚的了解,因此,在技能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技能大赛的考核标准制定相关的评价细则。通过评价,学生对技能操作的专业标准和技能大赛的规则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对自身的技能水平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改进评价模式。传统的技能评价以考察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为主,注重考核学生的技能水平,这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只关注知识的学习,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一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技能教学的教学效果。技能教学应秉持“强化技能、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把培养的学生的技能综合素养作为首要任务,因此,在评价模式上更注重学生的能力的评价,如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工匠精神等。在考核模式上,对于学校来说,可以将技能大赛考核结果作为课程教学考核的一部分,对教学来说,可以将技能大赛考核结果作为学生技能考核的一部分。

改变评价方法。传统的技能评价方法主要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这些方法局限于课堂的学习,与技能大赛的评价方式上还存在着差异。在考核标准上,技能大赛严格、规范、科学。在考核人员上,技能大赛的评委包含教师,行业专家、一线企业工作人员,评价客观全面。对学生技能的评价上可借鉴技能大赛的方式,并要求行业企业专业进行考核打分、点评、指导。对于不同的考核内容,教师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各方面发展。例如下图1类似的评价表。

表1 评价表

5.结语

技能教学是中职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技能大赛是有效促进技能教学的重要途径。因此,将技能大赛融入技能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提高技能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实践认识、岗位认识、行业认知,实现以技能大赛规范职业技能教学,以技能大赛促进学生技能提高,以技能大赛引领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大赛考核技能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画唇技能轻松
说谎大赛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