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教学领导力对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研究

2021-03-19刘小玮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长领导力显著性

刘小玮,陈 亮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引言

高校是培养未来人才的学府,教学活动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活动的重要目标之一。

以往对教学质量的研究主要从教学质量的监控体系、评价方法与体系、保障体系、顾客满意度测评、教学领导力等方面展开[1-5]。其中,关于教学领导力的研究主要从校长教学领导力模型、校长教学领导力调查、校长教学领导力与教学质量的关系、教师教学领导力模型、教师教学领导力提升等方面展开[6-12]。在校长的教学领导活动中,校长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建立学习共同体等方式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再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影响课程教学质量[10]。

目前针对教师教学领导力与教学质量之间关系的定量研究还很少。教师是课程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内课程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教学领导活动中,教师通过设计和实施特定的教学行为来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成果,影响课程教学质量[11-12]。

2.相关概念

权力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权力基础包括5个方面,分别是专长权、感召权、法定权、奖赏权和强制权。领导力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表现出的影响被领导者行为和心理的能力。教学领导力是领导者(校长、教师等主体)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的影响被领导者(教师、学生等主体)的能力。教学领导活动的互动主体,根据领导情境可以分为教学管理中的校领导与教师,以及教学实施中的教师与学生这两类。

本研究基于权力基础的内涵,将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分解为可观察、可评价的15个教学领导行为,每个教学领导力对应三个教学领导行为。以课程教学活动中的领导者即教师为研究对象,以课堂教学领导活动中的被影响者即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研究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及其教学行为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

五项权力基础与教学领导力、15个教学领导行为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1 权力基础、领导力与教学领导行为对应关系表

3.问卷说明

本次研究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经管学院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共调查学生数为153人。每位学生分别从15个方面对4门课程(财务会计、生产管理、员工招聘和市场调研)任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表现进行打分,并基于自身学习感受对课程教学质量作出评价。

调查中共回收问卷152份,其中有效问卷136份,问卷有效率为89.5%。每份问卷中包括问卷包括三个部分,主体问题均为选择题,采用5点计分制,1分表示非常不赞同,或者非常不符合实际;5分表示非常赞同,或非常符合实际。

4.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不同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差异分析。第二部分是不同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差异分析。第三部分是教师教学领导力对课程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第四部分是教师教学领导行为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分析。

4.1 不同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差异分析

采用SPSS 23.0软件中的单样本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输入数据后分析结果如下:

在教学质量评价描述中,财务会计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均值为4.35,生产管理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均值为4.09,员工招聘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均值为3.59,市场调研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均值为4.74。

在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得分方差分析中,方差检验F=12.805,对应的显著性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至少有一位教师与另外一位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多重比较发现,市场调研教师与生产管理教师、员工招聘教师之间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财务会计教师与员工招聘教师之间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4.2 不同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差异分析

教师的教学领导力评价是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领导行为评价的打分之和。教学领导行为共有15项,每项各为5分,教学领导力总分为75分。

采用单样本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输入数据后分析结果如下:

在教师教学领导力得分描述中,财务会计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得分均值为59.64,生产管理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得分均值为59.50,员工招聘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得分均值为52.67,市场调研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得分均值为64.02。

在教师教学领导力得分方差分析中,方差检验F=10.642,对应的显著性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至少有一位教师与另外一位教师的教学领导力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

通过教师教学领导力得分多重比较发现,员工招聘教师与财务会计教师、生产管理教师、市场调研教师三者之间的教学领导力得分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财务会计教师、生产管理教师、市场调研教师之间的教学领导力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3 教师教学领导力与教学质量评价得分的回归分析

为了解教学领导力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及其程度,把教学领导力分解为专长性领导力、感召性领导力、法定性领导力、奖赏性领导力和强制性领导力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领导力对应三个教学行为,依据学生对教学行为的打分,得到五个方面的教学领导力得分,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教学领导力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

选择多重线性回归进行分析,以专长性领导力、感召性领导力、法定性领导力、奖赏性领导力和强制性领导力为自变量,以教学质量评价为因变量。输入数据后分析结果如下:

在模型拟合情况中,修正的可决系数(调整后的R平方)为0.660,模型的解释能力一般。在方差分析中,模型的检验P值为0.000,小于0.05,模型整体很显著。基于以教学质量评价为因变量的回归分析,模型的表达式为:教学质量评价=-0.065+0.173*专长性领导力+0.165*感召性领导力-0.001*法定性领导力+0.017*奖赏性领导力-0.004*强制性领导力。

其中,有3个变量(法定性领导力、奖赏性领导力和强制性领导力)的显著性P值大于0.05,系数不显著,依次剔除显著性不好的变量继续进行分析。在依次剔除法定性领导力、强制性领导力和奖赏性领导力3个变量,又重新做3次回归后,得到最终结果如下:

在模型拟合情况中,修正的可决系数(调整后的R平方)为0.666,模型的解释能力比刚开始大。在方差分析中,模型的检验P值为0.000,小于0.05,模型整体很显著。根据分析结果可得模型的表达式为:教学质量评价=-0.059+0.174*专长性领导力+0.173*感召性领导力。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专长性领导力、感召性领导力对教学质量评价有显著影响。其中,专长性领导力每提高1分会促使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增长0.174分,感召性领导力每提高1分会促使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增长0.173分。而法定性领导力、强制性领导力和奖赏性领导力对教学质量评价得分的影响不显著。

4.4 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评价得分的回归分析

由于教师教学中的专长性领导力和感召性领导力对教学质量评价存在显著性影响,因此,重点分析该两项领导力对应的6个教学行为对教学质量评价的影响。采用回归分析法来研究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关系。输入数据后分析结果如下:

在模型拟合情况中,修正的可决系数(调整后的R平方)为0.669,模型的解释能力一般。在方差分析中,模型的检验P值为0.000,小于0.05,模型整体很显著。根据分析结果可得模型的表达式为:教学质量评价=0.137+0.105*性格特点+0.268*思想品德-0.116*教学态度+0.150*专业知识+0.274*教学方法+0.086*科研能力。

其中,4个变量(科研能力、性格特点、教学态度和专业知识)的显著性P值大于0.05,系数不显著,依次剔除显著性不好的变量继续进行分析。在依次剔除科研能力、性格特点、教学态度和专业知识4个变量,又重新做4次回归后,得到最终结果如下:

在模型拟合情况中,修正的可决系数(调整后的R平方)为0.651,模型的解释能力比刚开始略小。在方差分析中,模型的检验P值为0.000,小于0.05,模型整体很显著。根据分析结果可得模型的表达式为:教学质量评价=0.814+0.432*教学方法+0.425*思想品德。

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在教师教学行为中,教学方法和思想品德的得分对教学质量评价有显著影响。其中,教学方法得分每提高1分会促使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增长0.432分,思想品德得分每提高1分会促使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增长0.425分。而其他教学行为的得分对教学质量评价得分的影响不显著。

5.结语

在不同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分上,有的教师之间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有的教师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看,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得分存在明显的高、中、低三个层次。

在教师教学领导力与教学质量评价的关系上,专长性领导力、感召性领导力对教学质量评价有显著影响。法定性领导力、强制性领导力和奖赏性领导力对教学质量评价得分的影响不显著。为了改善教学质量评价,教师应当加强专长性领导力和感召性领导力水平的提高。

在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师质量评价的关系上,教学方法和思想品德的得分对教学质量评价有显著影响。为了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评价水平,教师应当加强教学方法的改进和自身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

猜你喜欢

专长领导力显著性
我国教师领导力研究综述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高中体育组合技能单元教学策略的优化探讨
量化民族志:一种融合定性与定量的教育研究方法
企业创新变革中的领导力研究
奇货可居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领导力21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