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2021-03-19李俊颖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工程造价工程

李俊颖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广东 阳春 529600)

1.引言

从工程的整体角度衡量,项目造价主要可分为总造价、分部造价、分项造价、单项工程造价等多种类型。因此多个层面的造价便形成了更为科学和可靠的造价体系。在整个体系内,投资者和承包商可掌握更为全面的价格信息,并参考类似项目的投资额,为其最终形成投资和施工方案提供参考。

2.工程项目造价概述

2.1 工程造价

结合不同的场合和情况,工程造价也有不同的内涵。从其研究的对象划分,主要可分为建筑安装、建设工程及单项工程造价等类型。工程造价所具有的内涵可以说,工程在整个实施期间所耗费的所有支出。也就是说项目将固定资产转化为无形资产和资金所需投入的成本费用。从投资人的角度来讲,投资所消耗的所有费用便形成了固定和无形资产,所有开支的总和便是工程造价。可见工程造价便是工程相关的所有费用总计,即主要针对固定资产所花费的费用。工程造价又可解释为工程价格。指在开展某个工程项目时,在各类建筑行业市场中进行劳务、设备或土地交易活动中,估计能够实际获得的价格,以及工程的总体价格。工程价格依据市场确定,通过工程招标等系列交易实现,并在整个工程实施期间开展多次评估,最终形成确定的报价。因此通常后一种定义是从多个层面考虑,最终准确界定工程价格。从用户的角度分析,工程造价便是针对项目的各类投资。项目可作为用户的商品,为了获得商品的所有权,便需投入相应的资金,这便是工程成本。此外还可将工程造价作为更换置业的价格参考。从施工方的角度来讲,工程造价便是其投入劳动和材料成本和溢价的总和。也可以说是整个工程的承包价格。图1为工程造价的构成。

图1 工程造价的构成

2.2 工程造价的具体内容

一是投资估算。投资估算便是在项目施工前,投资方和业主依据所有的项目信息,使用行业专业的手段对项目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可能产生的成本支出进行的合理预估。二是设计概算。通常在完成项目设计后实施设计概算工作,主要由设计方完成。在实施设计概算时,需以之前的投资预算作为依据,结合设计初稿或者已经形成的扩大图纸,按照政府部门出台的各类文件和市场设备价格参考,全面计算出与项目实施相关的所有费用情况。即设计概算便可全面反映整个项目所需花费的费用情况。三是修正概算。在实施项目的技术设计时,如果用户对项目的规模、设备类型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便会影响设计概算的准确性,因此设计概算便需依据具体的修改方案进行修正,这个过程便称之为修正概算。四是施工图预算。设计方在完成项目设计图后,在正式开展项目施工前,用户或承包方还需结合现有的预算定额、相关政策等文件形成具体的费用文件,将其作为后续施工费用支出的参照。五是工程结算。该环节指的是承包方依据合同规定做好项目的建设工作,用户针对工程的完成情况对后续价款进行补充清算的文件内容。六是竣工决算。该部分决算便是用户形成可全面体现项目实际造价和投资成果的资料信息。该部分内容可作为竣工报告中的重要内容。竣工决算能够全面体现出整个项目所具有的经济水平,可作为项目收益预算的重要参考。此外也能够对新增的固定资产的核算和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3.工程造价的作用

3.1 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的依据

工程项目整体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生产和使用的周期相对较长,这便导致在实施项目决策时,不同的环节均需使用适合的决策方法。从工程的本质层面来讲,项目造价便是整个项目一次性投资的数额。投资者需在进行项目投资前,先考虑下述因素:一是衡量自身的经济能力。二是衡量项目的支付价值。财务能力具有一定的独立性,需在开展项目之前先行确定。如果工程造价超出投资人的财务能力范畴,则其不得不放弃项目投资。如果投资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水平,也会导致投资人放弃投资意愿。因此在对项目进行决策时,工程造价便可成为整个项目财务分析和评价的基础素材。

3.2 工程造价是制定投资计划和控制投资的依据

通常投资方需结合项目建设周期和具体进度安排等条件来确定具体的投资规划,只有提升投资规划的准确性,才能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此后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也会较为理想。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需多次和反复实施,在竣工后才能最终确定造价预算。工程实施的各阶段均需对造价预算进行评估,从而形成良好的控制效果。每次估算的结果均会对后续的估算工作提供参考,良好实现后续的估算不会高于之前的价格。上述控制程序能够有效保障投资方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收益。此外工程造价也会对工程的标准、技术参数等发挥明显的控制功能。

3.3 工程造价是筹集建设资金的依据

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投资体系的革新。项目投资者的筹资能力进一步提升,这样便可保证工程可以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为了提升筹资的准确性,工程造价可作为较为科学的参考,此外在处理项目贷款时,金融机构也会相应参考工程造价来确定项目具体放款额度。

4.全过程造价管理流程的优化方案

4.1 施工前造价管理流程的优化

首先,针对投标文件和合同内存在明显的法律漏洞问题,具体可通过聘请专业的法务人员或者咨询机构来获得相应的专业辅助。招标文件或者合同需经过法审进行风险评估,并确定适合的规避风险的措施。相关人员也需定期参加法务培训活动,从而持续提升专业意识和技能。其次,对于招标、合同等文件的脱节现象,便需深化分析原因,综合考虑各部门所提出的建议,具体的优化措施可为:在投标的策划阶段便组建项目部,成员需包括管理人员及分析和编制招标文件的人员,对各类文件资料形成书面意见,最终由项目部在签署合同前将所有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签订合同也需形成二级审核机制,全面确定合同签署的妥善性。最后,针对报价编制和失误问题,其根源在于信息不畅及工期紧张,可由项目部及造价人员协同处理。在报价文件中出现的疏漏,需形成报价审核体系,避免由于个人疏忽而影响整个项目,如果造价人员不足,需适当增加编制,聘请具有行业经验的人员完成工作,也需提倡老带新的培养机制,尽量压缩造价人员的人力成本。

4.2 施工期造价管理流程的优化

一是造价管理进度方面的问题。具体的优化措施为:科学设置造价进度表,在工程开始前结合所需的人力、设备等进行设计规划,并分别列出所需投入的成本和现金流,参照施工进度和合同内容对各节点的现金流进行评估。造价管理与资料管理并行实施。在施工期间需对签证等变更可能导致的索赔等问题做好相应的文字和图像记录,并通过书面形式与建设企业进行交流。细致记录工程实施进度及会议安排。对于工程实施期间发生的设计变更等情况,均将其纳入到造价控制范畴,与合同价款进行同步管理。二是进度款项和造价资料方面的问题。项目部门需设置专门的岗位实施全程的造价管理,同一造价人员可同时担任多个项目的工作,但需深入到具体项目的全程进行监督和执行。在造价人员的全程参与下,造价管理所需要的资料信息也会进一步提升完整性,但仍然需要依赖制度的规范。需建立更为明确的资料类别,形成定期监督和审核的机制,对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和工期进行衡量和记录,并由项目部和施工处等部门进行复核审理。

4.3 竣工后造价管理流程的优化

一是在竣工阶段结算的准确性等问题,具体的优化措施可为:在造价人员等对工程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期间,可大幅降低结算误差的可能性,同时可建立定期上报和内部控制等多种审核机制来进一步提升管理效果。在进度造价控制的基础上,可将VO项纳入到造价体系中,不断提升竣工环节的结算质量,达到预期的精确度。二是回收尾款效果不理想。可对相应的流程进行完善,具体可由经营部门牵头,由项目经理参与实施的机制改为项目经理牵头,在经营处的协同配合下完成任务,将结果作为考核的参考依据。由于质保金等尾款需在项目结束后一两年后才能获得,项目经理便难以在同一项目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因此便可设置相应的奖惩方案,有效激发项目经理高效完成尾款的清收工作,由专人对待清收的尾款制作台账,明确具体的金额和时间点,提前通知项目经理进行材料报送和审核工作,提升尾款清收的及时性。三是对失利问题的处理。可通过完善相应的资料信息来提升对争议处理的效果,避免面对争议时难以提供可依据的材料。具体的处理流程为:由竣工后的经营部门处理争议改为项目经理牵头,在经营处的协同下妥善处理争议,并将处理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标准。在清收尾款期间也可使用上述手段,设置科学的奖惩机制来提升对争议处理的效果。转变处理主体,有效缓解经营部门和施工方沟通障碍问题。需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连同造价人员参与,并对整个项目造价管理进行全程参与。因此在处理争议时,造价人员便更有信心提供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判断,协助推进争议处理流程顺利实施。

5.结语

总之,通过进一步研究施工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总结了具体的管理对策,作为造价管理人员,在项目造价管理过程中需通过多种方式,努力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从而进步一推进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工程造价工程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工程造价有效控制研究
土建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
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子午工程
工程
工程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