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辽宁高校科技竞争力分析

2021-03-19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在校生普通高校

张 宁

(辽宁省信息中心,辽宁 沈阳 110002)

1.引言

在科技创新领域,高校是国家创新的主力军,为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大动力的提供者,那么,辽宁省高校科技研究发展状况如何?辽宁省高校科技研究发展状况与过去相比哪些方面有了大幅提高,哪些方面相对发展的步伐落后了?相对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等等与辽宁省相近的兄弟省份比较到底处在什么样的水平上?这些问题都是需要通过大数据分析弄清楚,也是本篇论文研究的重点。

2.辽宁省高校科技总体情况

2.1 辽宁省高等教育历年基本概况

近20年来,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先后上了几个台阶。

2000年全省拥有普通高等学校58所,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达312301人。其中在校研究生14591人(博士生3425人,硕士生11166人);本科在校生209785人;校均规模5385人;专任教师27508人,生师比为11.4∶1。(注: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包括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生、校均规模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与普通高等学校校数之比、生师比为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数与普通高校专任教师之比,下同)

2005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75所,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711288人,其中在校研究生51937人(博士生9512人,硕士生42425人);本科在校生439185人;校均规模9484人;专任教师43960人,生师比为16.2∶1。

2010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2所,在校生962266人(其中博士生12406人,硕士生69613人,本科生602201人);校均规模8592人;专任教师57404人,生师比为16.8∶1。

2015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6所,在校生1100037人(其中博士生13748人,硕士生80639人,本科生710863人);校均规模9483人;专任教师65179人,生师比为16.9∶1。全省普通高校共有两院院士23人,博士后流动站103个;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

2019年全省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5所,在校生1168008人(其中博士生16831人,硕士生110033人,本科生696797人);校均规模10157人;专任教师63149人,生师比为18.5∶1。全省普通高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博士后流动站104个;国家级重点一级学科7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5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

表1 辽宁省高等教育历年基本情况(数据来源:2019年辽宁教育统计年鉴)

2.2 辽宁省高校科技发展情况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投入科技活动人员44470人,其中自然科学5236人,工程与技术18931人,医药科学15175人,农业科学1702人,其他3426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43363人,占97.5%。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总收入74.51亿元,比上年增收5.77亿元,增长8.4%;其中政府投入39.73亿元,企、事业单位投入30.45亿元,学校自筹3.83亿元。2019年辽宁省高校科技活动经费总支出73.85亿元,比上年增支8.02亿元,增长12.2%。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承担各类在研课题24954项,其中国家级课题5753项,比上年增加332项。国家级课题中,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01项,科技部重大专项7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680项。

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校出版科技著作319部,发表论文42410篇;技术转让合同数358项,当年实际收入1.13亿元;专利拥有数28222项,其中发明专利14184项。2019年普通高校获科技成果奖258项。

表2 辽宁普通高校历年科技发展情况(数据来源:2019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科研活动统计公报)

3.辽宁省高校科技情况同发达省份及周边省份比较

相比较与我省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相近的河南、安徽、河北、陕西四省,情况是怎么样的呢?2019年辽宁GDP 24909.5亿元,排全国第15位;湖南GDP 39752.12亿元,排第9位;第10位的是上海市;安徽GDP 37144亿元,排第11位;第12位的是北京市;河北GDP 35104.5亿元,排第13位;陕西GDP 25793.17亿元,排第14位。在GDP规模相近的省份中,上海市和北京市作为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高等教育特别发达,所以我们不做参考。我们比较辽宁省、湖南省、安徽省、河北省和陕西省的科研情况,相对而言对于探讨我省科技研究发展规律有较强的可比性和借鉴价值。

2018年,湖南、安徽、河北、陕西和辽宁省科技主要指标情况比较见如下表格:

表3 2018年科技主要指标分省对比情况

近年来,《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等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级文件的出台,给辽宁省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和平台,为辽宁省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通过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虽然GDP排在其他省份后经济上是个弱省,但是科技投入和产出上确是个强省。除了跟陕西教育大省有点差距以外,在科技经费、在研重大项目、发表论文和科技成果获奖上,都要高于其他四省份。这说明一方面辽宁省在经济实力不足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另外一方面辽宁高校也在争取国家及各级政府财政投入上更加积极努力,得到了更大的经费支持。

4.辽宁省高校科技竞争力发展建设中的对策建议

尽管辽宁省高校在跟经济实力稍强的省份对比中,科技实力有所反超,但是我们也还要看到自身发展中所遇到一些问题和瓶颈,也还需要教育部门更加积极的采取一些对策建议。

4.1 统筹各类高校科技工作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研究型大学在高校中的引导与示范作用,发挥其在地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加速器”和“思想库”的作用。支持引导研究型高校以省级以上重点学科为龙头,围绕服务东北和辽宁振兴为契机,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各类高技能人才。

4.2 提升科技平台建设质量

遴选一批省级科技平台,支撑省重点学科并冲击国家重点学科,全部达到教育部科技平台硬件建设标准,并按教育部相关规定进行运行与管理。对不同种类科技平台实行分类指导,充分发挥其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作用。加强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建设,提升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一般共性技术研究水平;加强高校、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大学科技园建设,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4.3 承担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以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凝练基础研究,加强应用研究,并将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积极纳入国家计划,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并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我省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储备。

4.4 继续实施高校知识产权战略

支持引导高校承担政府科研项目,尤其是中央政府科研项目以形成知识产权,并以知识产权许可的方式在省内进行转让。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储备与转化的良性循环机制。实行多元评价制度,根据不同种类科技平台、不同种类科技项目实施不同的知识产权评价标准。

4.5 加大科技经费的投入

高校要积极争取多渠道、多形式的经费投入形式。鼓励高校大力争取各级财政对高校科技工作的支持,政府资金投入主要是用于科研项目、基地和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通过面向社会开展企业技术攻关服务的方式来广开研究经费渠道。这样才能逐步建立多渠道的高校自然科学投入和市场运作机制。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在校生普通高校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教育部发布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
“十三五”回顾系列
基于药学类在校生社会实践调查的人才供求探讨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浅谈高职高专院校在校生结构及变化趋势
基于“教学过程”的高职专任教师绩效考核组织实施研究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普通高校冬季冰上课安全因素分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