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研究

2021-03-19胡海波张正苏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通识核心素养

胡海波,张正苏

(黑龙江工程学院,哈尔滨 150050)

一、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的必要性及课程设置和师资管理概况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规定:“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是规划纲要的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又赋予立德树人以深刻的理论内涵和全新的时代要求。坚持立德树人,落实“四个服务”,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推进高校思政工作再上新水平,贯彻落实讲话精神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战略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

(一)时代发展及就业需要

1952年以来,我国向苏联学习专业化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院系调整,致力于培养能快速推动工业发展的应用技术领域专门人才[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提质增效”的经济发展主要矛盾也对高学历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通识教育在培养全面复合型人才方面的重要性日益显现。2000年前后,我国一些高校开始在本科人才培养中使用“通识教育”这一概念,但具体培养方案仍然处在尝试探索阶段,不同高校人才的多样性也要求我们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培养方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2020年更是被称为“史上最难毕业季”。面对竞争日益加剧的就业市场,以及新年伊始的“新冠”疫情的影响,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打造人才核心竞争力,成为高校教学的重点。合理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恰恰能有效培养大学生在专业技能以外的文化底蕴、审美情操、价值判断等核心素养,从而打造人才核心竞争力。

(二)课程设置概况

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的视野。其是除专业课程之外的基础课程,通常也叫作公共课或选修课,注重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系统研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学分设置低,与国外大学相比,通识教育课程覆盖的范围也比较窄。因此,要想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应多采用专题讲座 、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方法授课[2]。

(三)师资管理概况

当前我国通识教育在师资配置上存在很大缺陷,在管理制度上还有很多空白,尤其是缺少思想品德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师。具体来讲,统一的管理责任机构存在较大缺失,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通识教育教学委员会以充分保证课程的连贯性和质量,并由此导致了教师开课随机、优质课程流失无法传承等诸多问题。同时,思想品德通识教育课程较少,甚至没有。课程设计没有统筹规划,对先修课程基础知识的衔接一般没有明确设计,课程质量考核等没有精确标准等问题也显著存在。

二、核心素养概念界定及国内外通识教育现状分析

所谓的“核心素养”,是指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工作、生活环境的需求,用以激发其认知、技能和态度等行为的整合,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多元整合,是可迁移的、多功能的,是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的必需素养[3]。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大学生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首先打好“文化基础”,包括常识类认知、专业知识和文化底蕴等几个细分方面;更进一步地,在深厚的“文化基础”上培养“自强精神”,小到独立自主生活能力的培养、个人发展路径的规划,大到科学自强、创新意识,最终达成在“自强精神”的激励下深植“家国情怀”的目的,培养出一代有能力、敢担当的中国人才。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即具有中国特色的,兼具“立德树人”品质的核心素养。

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逐步发展,国际范围内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路径出现规律性“趋同”,多数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正日益由比较单一的经济科学双轮驱动向文化知识、创新能力、道德人格等多引擎驱动转变。尤其针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设置倾向性强、学生所属专业领域相近等特点,通识教育对于各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极具综合能力的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内外高校对通识教育的概念与目标做出了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总结。

(一)美国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不断研究探索通识教育的发展模式。通识教育在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美国最早的通识教育思想萌芽在19世纪初期,主要是受到德国的“自由学习”概念的影响[4]。第一次通过创立选修制和学分制使自由学习制度化,依据兴趣引导和实用原则修读“早期”通识课程,扩大学生视野,为美国后来甚至至今的教育思维与模式奠定了基础。

20世纪3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经历了数次改革,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三种模式: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核心探究课程模式,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探究能力;以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核心经典课程模式[5],强调夯实学生基础与拓宽学生视野相结合;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分布必修课程模式,注重表达和思考,坚持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融合。在此背景下,课程设置开始注重主修专业与通识教育相结合,要求加强人文社科、思想道德、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教学,并融合到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学习和探究中,重视学生高尚情操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21世纪的课堂上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军队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课程教学的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学员的能力。为了培养新型军事人才,案例式教学能因才施教,有的放矢,提高学员的兴趣和参与度,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建立军校机械类课程案例库是实施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上海复旦大学

日前,上海复旦大学表示将对通识教育培养授课体系进行全面改革,全面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含金量与实用性,使学生“愿意学、学得好、有所用”。将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化、系统化,讲究课程设置的交叉性、组合性。按照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清理了一批因人设课或是质量不达标的课程。

在通识类模块中,指出掌握现代生活中需要的基本技能,对学生在校以及未来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的重要性。通用技能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完整的人”,而“培养完整的人”才是通识教育的一个核心。

在目前的师生比现状下,通识课可能主要采取大班上课方式,课堂讨论会受到很大限制。因此,在常规教学外另安排时间进行一定学时的讨论,如一门2学分32学时的通识课,可再安排16学时的讨论课。讨论课的学生限制在10—20人。对参加讨论课的教师、学生的时间投入,均应以适当的方式予以承认。积极参加讨论并通过适当考核的学生再获得1个学分。教师指导一个班的讨论课可获得1学分的工作量。考虑到学生要用有限的学分覆盖足够多的模块,讨论课的学分计入通识教育另一板块——个性发展课程的学分中。从性质上看,学生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参与讨论课,符合“个性化发展”的精神。

(三)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在原有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围绕各专业主修课程体系又建立了“专业内小通识”的培养路径。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为打造立足中国特色,面向世界挑战的经管人才,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首创“主修专业+辅修模块”培养计划,即学生在修读一个主修专业的同时,将自主选择修读一个“辅修模块”(涵盖经管前沿方向量化交易、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等),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学院还专门增设了“创新创业管理”辅修模块,进一步缩小了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并将学生参与实习实践的质量、参与相关讲座的次数纳入成绩考核体系。

三、研究方法的实践

对照中国大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要点,在通识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践、课程的评价,以及“通识教育教师团队”的建立几个方面进行应用,发现问题,并加以修正,为基于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的实施奠定实践基础。

一是把“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通识教育课程的改革。分阶段、分目标地完成核心素养融入通识教育课程的工作,同时加强各学科专业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核心素养的培养。育人的根本在师资,要想更好地培育通识人才,首要任务就是提高教师队伍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自身的教学水平,通过开展“校内外教师培训、外出学习观摩、举办交流论坛”等方式,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吸收总结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根深蒂固的“知识本位”和“学科本位”传统教学观念,更大程度地调动、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

三是建立落实核心素养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是检验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学生不同阶段应该达到的教学质量要求,把学习的内容要求和质量要求结合起来,同时要进一步创新性地探索学生学习成果考核体系,将更多的可以真正考察学生能力水平的非量化指标吸纳进来,可以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培养和落实。

四是通过引入实践类通识教育课程,促进人才培养的方向目标与就业岗位需求的深层次对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具目标和动力,从而提高通识教育的效果和认可度。

同时,通过开展实证调查研究,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即学生和市场两个角度,开展充分的访谈和交流,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手段,找到通识教育的“学”与“用”最精准的契合点,深入了解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各界对核心素养的期待,最终形成学校自身的通识教育培养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的水平,带动学校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四、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分析和研究,形成学校能够实现的或能够分阶段实现的目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贯彻“立德树人”+“专业素质”=“核心竞争力”培养计划

思育、知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的通识核心课程应以培养“核心竞争力”为支柱,使通识教育传授的文化知识和思维方式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先“内化”再“迁移”最终“升华”,成为学生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加之德育氛围的渲染熏陶,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大写的人”,从而走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通识教育新路。

(二)强调反思和融合式学习方法

“填鸭式”教学只能培养学习机器,通识教育绝对不能陷入“以考试为导向、以死记硬背为手段”的恶行教育循环中。恰恰相反,通识教育需要“以任务、实践、解决问题为导向”,调动学生综合不同学科知识去完成某一个学习任务,由此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综合各种观点、借助各种手段、拓宽各种渠道,充分考虑各领域、各学科问题,建立起“探究—思考(—求助)—解决”的良性学习闭环,拓宽综合视野、提高综合能力。

(三)以“混合式”教学模式作为培育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6]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通识教育的开展也带来了许多益处,特别是“新冠”疫情期间,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可以充分引进世界各地的优秀资源作为课程内容;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可以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大的灵活度和自主性,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找到传统教学方式与网络教学的平衡点,有利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通识教育教师团队”是培育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

培养、推进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是目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是手段,最终的执行者是教师。因此,引导组建师资团队,共同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通识教育教师队伍才是关键。

总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该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核心素质培养的中长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实现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计划,才能把大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通识教育课程之中。在“立德树人”+“专业素质”=“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路径下,探索完善大学生人格、打造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通识教育体系应当是每个教育人不断为之奋斗的目标。

猜你喜欢

通识核心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