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电图教学改革研究进展

2021-03-19蒋立杨敏严杰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护理教育心电图教学改革

蒋立 杨敏 严杰

【摘要】 心电图是护理学教学的难点。文章对目前国内外心电图教学改革进行综述,归纳出创新教学工具、重塑知识体系、提高记忆效率和改革教学形式四种教改类型,提出深化课程整合,完善知识体系、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建议。

【关键词】 心电图;教学改革;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R54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2--01

心电图是一项应用广泛的诊断技术,具有经济、实用和高效的优点。快速识别异常心电图谱,对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提高治疗成功率至关重要,是医护必备的基本技能。然而,由于涉及解剖、生理、医学物理等课程知识,且图形复杂、内容抽象,心电图教学一直是医学本科教学和继续教育的难点。研究表明,临床护士、在校护生的心电图看图能力普遍偏低。本文旨在介绍国内外心电图教学改革方法,以期为护理学、临床医学等相关专业的心电图课堂教学、临床带教和继续教育提供参考。

1. 以创新教学工具为主的教改策略

有研究者希望采用新型教学工具提高心电图教学效率。眼动技术采用红外光反射到人眼上来确定受检者眼球聚焦位置。通过分析受试者关注的细节,可以深入了解受试者在任务过程中注视的位置、掃视场景的模式以及注视目标之间的关系。Andrew等[1]利用眼动技术分析专家和初学者心电图看图的不同。对专家来说,如果心电图中某处图形与其预期认知不符,他们可以立即识别关键不同点。但初学者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来建立这种预期认知,他们盲目、无重点地搜索心电图,以发现可能的异常。这种方法效率低,耗时长,且容易出现错误。Breen等[2]利用学生心电图解读过程中获得的眼动分析数据,对每个人进行有针对性的反馈。结果75%的参与者在进行眼动测试后提高了心电图读图能力。

交互式多媒体电子书在台湾地区护理教育界应用广泛。Liu等[3]研发了一款心电图教学的交互式多媒体电子书。这款软件具有各种编辑功能,包括便签、亮点、书签和对预设问题的提示反馈等。软件将图片、音频、视频和flash动画集成到电子书中,以增强多媒体效果。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注释、高亮、电子书签等形式与电子书互动。在每一单元的最后,软件设计了若干问题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若学生输入错误答案,电子书能直接移动到包含问题内容的页面,这有助于学生加强对该知识点的了解。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电子书能在提高护生心电图得分的同时,显著减少学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

2. 以重塑知识体系为主的教改策略

许多研究者试图重塑心电图章节知识体系,改善教学效果。主要形式为绘制思维导图,构建教学模型和引入心电向量理论等。

思维导图通过综合使用线条、图形、文字等,把大量信息汇聚成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的放射性思维图形,构建完整的逻辑体系。徐文晶等[4]对学生进行思维导图为中心的心电图教学,帮助学生建立清晰明了的心电图知识点网络。结果发现学生的心电图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及心电图判读成绩均显著提升。

谈莉萍等[5]着眼于培养护士心肌梗死定位能力,在心肌梗死定位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冠状动脉解剖分支—18导联心电图—心电图定位犯罪血管”思维模式,形成心肌梗死定位及犯罪血管预判断的Delta教学模型,提升了护士心梗定位和犯罪血管判断的能力。

心电向量理论对理解心电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当前教材对心电向量相关知识涉及甚少且存在瑕疵,这使学生对心电图理论知识的理解流于表面,不能真正理解心电图的产生机制,最终陷入死记硬背知识点的误区。有研究者[6]调整教学主线,拓展教学内容,将心电向量理论融入课堂教学和见习教学,丰富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剖析心电图谱中潜在心电本质和运用心电向量理论解读心电图谱的能力,结果发现学生心电图读图能力和教学满意度均显著提升。但是,知识体系的补充也不可避免地挤压了其它教学内容课时,因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3 以提高记忆效率为主的教改策略

通过趣味教学形式提高心电图知识记忆效率是目前改革的热门方向。方法有“民谣法”、“口诀法”和“比喻法”等。范博渊等[7]首创“音乐课堂”,将知识点谱入民谣风歌曲,在见习课上用吉他弹奏,提升了教学效率。李福平[8]提出了“宽、窄、快、慢、乱、齐”6字口诀用以描述心律失常时QRS波形态的异常,如室性心动过速QRS波特点为“宽、快、齐”;心房颤动为“窄、乱”;预激合并房颤为“宽、快、乱”等。这些趣味教学法幽默风趣、使学生记忆更加深刻,且寓教于乐,活跃了课堂氛围。值得注意的是,比喻法往往只能反映知识点的部分特质,存在局限性。例如,有研究者[9]将窦房结、房室结和心室肌分别比作班主任、班委和学生,用以解释心电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但房室结除传导兴奋外,还具备产生自动节律的功能。因此,“班委”的比喻难以涵盖房室结的全部特点,学生据此记忆可能会产生偏差。

一些研究者[8]针对心电图知识复杂、抽象的特点,要求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绘制典型心电图图形,提升了教学效果。绘图是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将心电特征进一步强化、内化为自己知识的主动学习过程,能将文字内容图表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知识具象化。描绘心电图只需反映基本特征,对绘画功底并无要求,因此还有参与度高,应用范围广的优点。绘图法的应用不局限于此。李福平等[8]认为,学生绘制额面和水平面导联轴能更好地理解心电向量、投影等概念,进而理解二次投影学说,即肢体导联体系和胸导联体系分别从额面和横断面来反映立体心电向量环(一次投影),而六个肢体/胸导联则分别从额面/横断面中截取六个点来反映额面/水平面心电轴(二次投影)。

口诀、比喻、绘图等教学法能提升部分知识点的记忆效率,但对学生心电图整体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心电图原理的理解鲜有帮助。

4. 教学形式改革

“翻转课堂”是目前高校流行的新兴教学形式,强调将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提早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的课后作业转移至课堂中,从而实现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流程优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8-9]表明,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翻转课堂”能显著提升对实习医生、本科医学在校生和本专科在校护生心电图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PBL和CBL是常见的翻转课堂实现方式。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团队合作和建立批判性思维;CBL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思辩能力。翻转课堂结合PBL、CBL教学法将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放在课前进行。在课堂中通过剖析临床真实案例和问题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激发学习热情,使学生灵活应用课本理论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显著提升心电图知识记忆效率、临床思维和应用能力。

5. 讨论

5.1 深化课程整合,完善知识体系

课程整合在心电图教学领域的潜能值得挖掘。在护理学课程体系中,心电图是桥梁课程《健康评估》的一个章节。先修课程《解剖学》中“心脏特殊传导系统”、《生理学》中“心脏的电生理学”等部分是心电图的基础知识。后续课程中《内科护理学》内“心律失常”、“冠心病”等部分体现心电图的临床应用。目前的教學模式下,不同课程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在学习时难以调动基础知识帮助理解心电图原理,导致对教材中心电图部分内容的评价较低。通过整合课程改革,衔接医学基础课程、《健康评估》和《内科护理学》的相关内容,形成以心电图为纽带的教学主线,注重知识的递进性、系统性,有利于提升学习效率,培养整体思维。

5.2 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体现延续性

有研究者探讨了不同职称、教学经验对心电图教学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高年资、高职称教师并不能提升所带学生心电图成绩[10]。这提示临床经验对心电图教学效果的影响有限,教学内容充实、教学形式多样才能有效保障教学效果。

已发表的教改研究大多着重体现某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但成熟的教学体系应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若适当增补内容、删减冗余、完善书本知识体系,使学生理解心电原理,在此基础上以口诀法、绘图法等增加记忆效率,同时灵活使用新型教学工具,维持适当的翻转课堂学时;此外,加强院校合作,使课堂教学、临床带教和继续教育能体现从学校到临床、从侧重理论到侧重应用的延续性。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方法,最终能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地提升心电图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Andrew W. Cairns, Raymond R. Bond, Dewar D. Finlay, et al, A computer-human interaction model to improv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during 12-lead electrocardiogram interpretation[J]. Journal of Biomedical Informatics. 2016, 64: 93-107.

[2] Breen CJ, Bond R, Finlay D. An evaluation of eye tracking technology in the assessment of 12 lead electrocardiography interpretation[J]. Journal of Electrocardiology. 2014, 47: 922-929.

[3] Liu Y, Chou P L, Lee B O. Effect of an interactive e-book on nursing students' electrocardiogram-related learning achievement: A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J]. Nurse Education Today. 2020. doi: 10.1016/j.nedt.2020.104427.

[4] 徐文晶, 董茜, 王昭, 等. 思维导图在心电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心脏杂志, 2021, 33(01): 109-112.

[5] 谈莉萍, 段霞, 周意, 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位及犯罪血管预判断模型的构建与教学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18, 33(01): 77-78.

[6] 李康妮, 蔡红雁, 黎承萍, 等. 心电向量在心电图见习课中的应用[J]. 重庆医学, 2017, 46(07): 997-998.

[7] 范博渊, 马肖容, 焦扬, 等. 首创“音乐课堂”联合传统心电图诊断学教学方法的实践[J].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27(02): 226-230.

[8] 李福平, 高凌云. 多种教学方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20, 49(13): 2229-2231.

[9] 杨丽, 颜翠萍. 趣味教学法在心电图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 医学信息, 2021, 34(06): 12-14.

[10] 魏薪, 魏家富.不同职称、教学经验对心电图教学成绩的影响[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21(01): 57-58.

基金项目:江苏大学京江学院2020年发展研究课题(2020JGYB014);2020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20SJA2349) 。

作者简介:蒋立(1992.05-),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护理教育。▲通讯作者

2997501705206

猜你喜欢

护理教育心电图教学改革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老年人体检心电图异常及相关因素分析
手术器械摆台图谱在手术室护士培训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新时期护理教育的现状研究
左心室肥大的心电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