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内科急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效果观察

2021-03-19王璇

锦州医科大学报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临床诊断

王璇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内科急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效果。方法:本次医学研究将选取2018年1月~2020年4月100例急腹痛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通过全面且具有针对性的诊断方法及处理对策使临床患有疾病的患儿加速康复。结果:100例临床患有急性腹痛疾病患儿均得到有效的医学治疗,通过诊断的准确性及处理对策的合理性100例患儿在临床接受治疗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98例患儿最终达到痊愈的现象,剩余2例患儿由于病情较为严重,后期经手术及药物治疗后已显效。在本次医学研究中临床诊断期间共出现3例患儿产生误诊、漏诊等现象,临床诊断期间多数患儿为细菌病毒感染,另一部分患儿临床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结论:以严谨的态度对臨床患儿展开诊断不仅可发现早期病情所在,而且可为日后医学诊断工作提高准确性,根据诊断结果采取治疗疾病的措施可加快临床患儿恢复健康的速度,完全可以满足于临床患儿及患者家属的需求,会使治疗方法在急性腹痛疾病中可发挥其最大的医学效果。

【关键词】小儿内科;急性腹痛;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2--01

引言:小儿急性腹痛在我国医学中属于较为复杂及难治疗的一种疾病,由于部分患儿临床腹痛期间临床表现较为多样,致使诊断疾病方面呈现出较大的难度,如果诊断方面效果一直处于中下水准,后期治疗疾病效果同样会受其较大的影响。为此,针对此种情况我院选取100例患儿作为本次医学研究对象,以全面性、严谨性的诊断方法对临床患儿展开医学检查,根据检查所得出的结果拟定适宜临床患儿的治疗方案,从而使临床患儿早日恢复健康,进而为我国日后的发展奠定有力的基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针对急性腹痛的诊断与治疗研究,我院共选取100例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100例患儿当中男女性患儿人数与总患儿人数呈现出均等的状态,较小与较大年龄的患儿在2~8岁之间,根据临床患儿资料所示100例患儿腹痛时间方面在1.4h~3d,多数患儿临床基本病症表现为出汗、面色苍白等。将临床各患儿之间的资料进行医学比较后发现,并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现象,按照医学比较的相关标准可将其视为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诊断方法

患儿入院时,临床医师需要向患儿及患儿家属询问病情,其中主要询问方向为病情发展时间、持续腹痛时间等,然后结合临床患儿实际表现给予医学诊断,在临床诊断期间医师可采取粪常规、血常规等诊断方法,如果临床患儿腹痛发展时间属于突然性或阵发性,基本可判定为急性腹痛。此外医师临床中可适当轻压患儿腹部,如果临床患儿在压的过程中产生剧烈的疼痛感,则可根据医学相关标准将其判定为急性腹痛疾病。

1.2.2治疗方法

在治疗急性腹痛疾病方案选择上既要符合医学相关标准,而且需要考虑是否适宜患儿身体发展的事项,在我国医学中针对急性腹痛疾病主要以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为主,如果临床患儿病情表现并没有存在较为严重的状况,其可采取保守治疗对其进行医治,临床医师在治疗疾病期间需要结合患儿实际情况采取药物治疗方法,以药物辅助性调节腹部组织,在药物剂量及治疗疗程选择上需要以临床实际情况作为基础,对于病情较轻的患儿需要分配合理的药物剂量,对于较重的患儿医师可在不损伤身体的情况下增加药物剂量,治疗疾病的疗程同样也是如此,只有完全适宜临床患儿的治疗方法才会使疾病得到彻底根除。手术方法方面需要医师根据患儿临床病症进行考量。手术治疗方法虽然会使临床患儿产生较大的痛苦,但由于肠套叠、阑尾炎等疾病必须要以手术治疗才会得到控制,致使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重要性彰显在临床治疗疾病当中,在临床手术期间医师需根据医学相关标准对患者进行无菌操作,术后阶段需要对临床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如果临床治疗疾病期间患儿手术部位存在不良现象,医师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医学处理,从而降低临床患儿术后发生危险的概率,进而使术后患者可加快康复的时间。

2、结果

在临床诊断与治疗患有急性腹痛患儿期间,医师通过粪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措施发现,在100例患儿当中患有急性胃肠炎的患儿人数占比为56例,20例患儿临床诊断后为肠痉挛疾病,剩余部分患儿为细菌病毒感染以及阑尾炎等病症。以最终诊断准确率方面来看,97例患儿临床实际病情与诊断结果保持一致的百分率占比为97%,剩余3例患者在临床诊断期间出现误诊、漏诊的现象。所有患儿根据诊断结果采取医学治疗措施后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并无1例患儿在治疗期间产生其他不良现象情况。详细见表1.

3、讨论

急性腹痛在我国医学中属于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由于部分患者在临床中病情表现较为多样,致使临床诊断疾病的准确性受其较大的影响,通常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实际临床状况进行医学判断,但由于体内触发疾病的根源在于腹内脏器病变或腹外部脏器病情所导致,致使临床诊断误诊的概率随之提高。临床医学诊断疾病中,临床医师首先需要掌握患者入院期间病情资料,在以血常规、粪常规的诊断方法作为基础对患者进行检查,最后以诊断结果及临床患儿实际病情表现进行结合观察,从而避免存在漏诊、误诊的不良现象。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医师需要结合患者年龄、病情严重性等方面采取适宜临床患者的处理措施,小儿急性腹痛患儿年龄普遍较小,身体正处于发展成熟的阶段,如果在此种情况下未能采用适宜患儿的治疗方法,后期患儿产生危险的概率随之会有所提高,并且在不符合标准的处理疾病措施下会使患儿身体内部结构及指标等方面受到损伤。

参考文献:

[1]王世昌.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09):95+107.

[2]李秀兰.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和处理分析[J].心理月刊,2019,(09):132.

[3]努尔买买提·艾海提,刘君.小儿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断及处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66):72-73.

1752501705328

猜你喜欢

临床诊断
6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及其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69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刍议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诊断与治疗
锥形束CT在口腔内科临床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