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行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改善评价
2021-03-19王冬影周志庆
王冬影 周志庆
【摘要】目的:了解肝血管瘤切除术患者接受围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以参照组和研究组对66例肝血管瘤患者进行区分,每组33例,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中加强围术期护理对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發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围术期护理;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6-5328(2021)11--01
肝血管瘤属于肝脏的良性疾病,大多数肝血管瘤体积小、对机体的不良影响微乎其微,但是也需要警惕其恶变的可能。在进行手术治疗时仅需要切除病灶即可达到治疗效果。为了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围术期的护理措施也是必不可少的。基于此,本研究简述了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并分析了其对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年限和病例数:2020年3月-2021年4月,66例,抽选样本:于我院进行腹腔镜切除术的肝血管瘤患者,男女患者分别有35例和31例,年龄中位数(56.3±4.2)岁,所有患者均为合并其他严重恶性疾病且精神、认知功能正常,根据手术时间平均分组,组别: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样本资料经组间相比后差值小,P>0.05。
1.2 方法
参照组进行常规监测生命体征、术前准备、口头宣教等护理措施。研究组接受围术期护理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
①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并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了解患者不良情绪产生缘由并告知患者肝血管瘤属于良性,治愈成功率高,稳定患者心绪并提高其治疗配合度,增强患者信心,同时耐心回答患者各项疑问并叮嘱家属做好对患者的思想工作。②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方式、注意事项、配合要点、手术效果等内容,并叮嘱患者术前8h禁水禁食,并对患者进行抗生素药物皮试。③做好术前器具准备、麻醉准备,并对仪器设备进行调试消毒。
1.2.2 术中
①术中确保无菌操作,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记录变化数值。②保持手术室内合适温度和湿度,提前预热灌注液体、输注液体,注意术中保暖,避免患者机体体温骤降引发寒战,手术结束使用温热生理盐水进行体腔冲洗。③术中注意适当按摩患者受压部位,避免发生急性压力性损伤。
1.2.3 术后
①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根据患者呼吸情况可予以低流量吸氧,将患者摆放为舒适体位,定时翻身时需注意保护伤口,并指导患者掌握正确咳嗽方法,避免伤口裂开。②观察伤口是否有渗血、发炎、肿胀情况,做好周围皮肤卫生清洁,定期更换干燥干净敷料,并注意动作轻柔。③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保证清淡饮食且营养均衡。④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并注意控制活动时间和强度。
1.3 评价标准
①并发症:记录并比较两组切口感染、出血、肝功能延迟、胸腔积液等并发症发生情况。②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以n(%)表示,卡方检验,使用SPSS27.0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并发症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果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果详见表2。
3 讨论
虽然肝血管瘤作为良性肿瘤,体积较小并不需要手术治疗,但若是瘤体增大或者产生恶性病变,便需要及时采取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切除瘤体。而在整个围术期过程中也需要配合护理操作,以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
围术期护理主要从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展开。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信心,提高其依从性,使其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出院,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术中为患者服务,并做好手术室护理工作,配合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可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术后指导患者合理运动、饮食,并做好并发症护理能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可见,加强围术期护理对患者的积极影响。
综上,在围术期为进行肝血管瘤切除术的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患者术后不适,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尽早出院。
参考文献:
[1]陆志华,戴途,张磊.零缺陷护理理念对腹腔镜下肝脏切除术患者手术情况、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12):796-801.
周志庆 :副主任护师/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
2020年芜湖市科技项目,编号:2020rkx4-5;
2019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编号SK2019A0212
308350190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