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班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1-03-18刘辉琦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9期
关键词:病理生理学云班课应用

[摘 要] 为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对云班课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在青海大学2018级临床医学本科班“病理生理学”授课中使用云班课辅助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学生(100%)均反映云班课能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且提交作业便捷,97%的学生愿意继续使用云班课,90%以上的学生认为云班课具有扩展知识面,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以及学习效果好等优势,但只有68%的学生认为云班课能够增强团队协作意识。因此,基于云班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但在增强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云班课;病理生理学;应用

[基金项目] 2020年度青海大学第七批教学名师培育计划(青大校人字〔2020〕11号);2018年度青海大学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病理生理学PBL病案库建设及教学实践”(qyjg-201801)

[作者简介] 刘辉琦(1973—),男,吉林白城人,博士,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原病理生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9-0106-04    [收稿日期] 2021-06-03

近年来,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支持,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提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变轨超车”工程,推进高等学校课堂革命[1]。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的面对面单向输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未来教学发展的要求,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线上+线下”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学的主要模式。

“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目前我校的授课形式仍大多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主动性不足。云班课是蓝墨科技(Mosotech)基于人工智能、云技术、大数据和移动互联技术研发的智能云教学平台,通过免费移动教学助手App,手机端与PC端可以对等交互,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的互动反馈[2,3]。为适应新形势,进一步提高“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笔者在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班搭建“病理生理学”云班课平台,以辅助线下教学,边实践、边总结,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了教学效果。

一、课前准备

(一)平台准备

课前授课教师登录云班课平台,通过新建班级形成班课号,并将班课号发送至班级群,要求班级所有学生课前在手机上下载云班课App,利用班课号进入云班课班级群;教师根据学生名册检查学生云班课班级注册情况;学生进入云班课班级群后即可在线学习。

(二)教学分析

课前根据学校临床医学本科“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分析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并进行课程资源的设计与准备。

1.明确“病理生理学”授课目标。“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掌握疾病的概念、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熟悉、掌握人体患病时出现的功能与代谢的变化和基本机制。在此目标基础上,确定构建基于云班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分析“病理生理学”授课内容。我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病理生理学”讲授总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三部分共16个章节的内容,在确定“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规划各章节混合式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知识点,确定线上线下学习模块,设计知识点构架图。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课前授课教师根据授课班级制作相应的授课课件,并上传课件至云班课平台,供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使用。课件需要每年进行更新,补充病理生理学发展新内容。

2.教学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针对教学环节或某些知识点而设计并开展的教学过程[4]。我校临床医学本科“病理生理学”理论授课48学时,学时紧张。病理生理学需要前期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等学科知识基础,但学生往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不同程度的遗忘。因此,对前期学过的相关基础知识及授课重难点等内容,如动作电位、凝血过程、三羧酸循环等,可以通过录制微课并上传至云班课平台,要求学生自行学习。

3.拓展资料。“病理生理学”课程知识点多、内容活、难度大,相关视频、图片、文档等资料可以形象生动地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能拓宽学生视野,增加学习兴趣。将这些资料上传至云班课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病理生理学相关内容。如将北京奥运会珠峰圣火传递相关视频与资料、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及病理生理改变、影视作品中出现的休克相关内容等上传至云平台,分别辅助缺氧、呼吸功能不全及休克等内容的学习,可以引起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极大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效果显著。

上述资料上传至云平台后可设置经验值,在学生完成相关资料的学习后即可获得经验值,通过学生经验值的多少,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这些资料的学习情况。

二、教学实施

(一)课前导学

教师课前通过云班课发布预习和自学内容,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和自习,尤其要明确对相关基础知识的复习与熟悉,否则课堂学习无法跟上教师的节奏。教师通过手机端的“小墨消息”了解学生学习的总体状态,对没有跟上进度的学生重点提示,并重点关注这些学生课堂授课时的状态。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即通过师生面对面的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授课前学生通过手机云班课App中的“一鍵签到”功能10秒内完成签到,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最大限度压缩课堂考勤时间。另外,课件提前以资源的形式上传至云平台,授课时学生没有必要进行拍照,可以紧跟教师思路进行学习,保持学习的连贯性与思路的完整性。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一定要驾驭住课堂,对于上传至云平台的微课、视频等辅助教学资源要进行关联,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三、课后巩固

(一)课后作业

课后教师通过云班课“作业/小组任务”模块对讲授内容布置作业,并设置经验值与提交时间。学生作业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记忆型题:要求学生完成重要知识点的分析与记忆,如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休克的发生机制等内容,学生总结完成后上传至云平台,教师通过批阅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掌握情况。(2)理解型题:理解型题难度大、要求高、题目灵活,是执业医师考试的主要题型,学生对此类题型答题准确率低、失分多。因此,教师需要通过云平台补充此类题型的作业,在每章节授课结束后,教师根据执业医师《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A2、A3、A4型选择题导入云班课平台,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在云平台进行讲解互动,必要时可在课堂对难点进行解答,有效提高了学生病案分析题的解答能力,并为后续学生参加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奠定基础。

(二)课后测试

为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并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需要及时通过测验的方式对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进行检验。测验以选择题为主,涵盖A1、A2、A3、A4型选择题,通过云平台发布进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及时给予查漏补缺,合理调整教学进程。

(三)其他活动

教师授课结束后,可以通过云平台就“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授课情况等问题发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状态,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在头脑风暴模块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与学生互动,学生的回答只有教师本人可以看到,这样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开展个性化辅导。但在实践中发现,此项活动学生参与度不高,发言不主动,效果较不理想,需要予以改进和提高。

四、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是“病理生理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对所学过的病理生理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强化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实验数据与实验结果处理能力、创新能力等[5,6]。我校共开设家兔急性肺水肿、家兔高钾血症、缺氧实验、家兔失血性休克、家兔急性肾功能衰竭5个病理生理学综合性实验。为提高实验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教研室教师录制了上述实验的教学录像。实验课前将实验课相关课件及实验操作录像上传至云班课平台,要求学生在实验课前必须观看、学习相关资料。实验课上教师简要介绍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即可,这样既增加了学生的实验时间,也增强了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缩短了手术时间,显著提高了实验操作的成功率。

五、教学总结

(一)学生反馈

通过云班课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就“病理生理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教师提问,教师及时进行解答。通过互动,教师能够快速了解授课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查漏补缺,并在后续班级授课中进行调整。通过师生交流和学生意见反馈,教师不断修正完善教学形式与内容,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二)平台信息

云班课通过数据分析,对学生出勤、作业完成、课件、视频等上传资料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推送给教师。教师通过以上信息,可以准确掌握学习进度较慢、主动性与自主性较差学生的情况,并进行重点关注,以较好地进行个性化指导。

(三)问卷调查

学期末就云班课使用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问卷就云班课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根据支持率高低依次为:学习资料较丰富(100%),提交作业方便(100%),扩展知识面(97%),愿意继续使用云班课(97%),提高自主学习能力(94%),促进知识点的学习(93%),提高学习积极性(93%),提高学习效果(92%),教学设计及内容安排(91%),促进师生沟通(90%),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5%),提高课余时间利用率(83%),增强团队协作意识(68%)。结果显示,97%的学生支持基于云班课的教学实践,愿意继续使用。学生对云班课平台学习提供资料丰富及提交作业方便两项支持率最高,均为100%,其次是扩展知识面(97%),而支持率最低的则是增强团队协作意识(68%)。

六、讨论

“病理生理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功能和代谢改变的规律及其机制,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性学科[4-7]。我校“病理生理学”在第五学期开设,学生在学习“病理生理学”课程时对相关基础学科知识有不同程度的遗忘。而且,为更好地理解病理生理学相关内容,学生需要观看相关视频,阅读相关资料,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帮助。云班课平台则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同时,由于线上便利的优势,学生直接提交作业至云平台即可,极为方便。教师批阅作业后,学生即可看到作业的完成情况,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获得了学生100%的认可,这也正是线上教学一个极为显著的优势。

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和其他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越来越深入,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趋势。而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极大地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开展,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线上教学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越来越不可或缺[8]。云班课信息技术平台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解决了“病理生理学”线下教学面临的困难:(1)延展线下教学。教师上传“病理生理学”相关视频、文档、课件等资料,使学生在线上复习基础知识,拓宽学习视野,同时,教师能够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对“病理生理学”课程的重难点进行精讲,浓缩精华。(2)监管线上学习。平台实时反馈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教师掌握学生“病理生理学”课程的学习进展,有效解决了既往教师安排课后学习,但无法进行有效监管的窘境,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3)促进师生互动。学生通过云班课平台就“病理生理学”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问题及时与教师进行交流,解决了师生交流的时空限制,有效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实现了教学相长。(4)规划学习安排。目前,手机已成为大学生必备的社交、学习和生活工具。调查显示,约93%的大学生每日使用手机超过3小时,而学生使用手机进行资料查阅、网课学习、作业完成的比例仅约12%[9]。因此,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平台,可以缩短学生玩游戏、交友、看视频的时间,用学习时间占用娱乐时间,合理规划学生的学习安排。

尽管云班课作为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力地促进了“病理生理学”教学,但应该清楚地认识到:(1)该平台受限于网络情况,如果校园无线网络信号不强或学生手机流量不足,将会影响该平台的使用,进而影响教学效果。(2)部分学生自控能力差,拿起手机不自觉查看与班课无关的信息,不参与或者参与了也不积极,达不到云班课应有的效果。(3)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云班课平台在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方面的作用支持率最低(68%),这一方面提示云平台对加强学生合作的作用不明显,另一方面说明线下面对面成组协作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尤其要注重通过病理生理学实验加强对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4)教师应该明确,“病理生理学”教学是理论传授与实践的结合,对线上平台要求更高[ 10 ]。因此,云班课平台不能取代“病理生理学”课程的线下教学,而应是一种辅助手段,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取长补短、发挥优势、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上下联动,共同提高“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宏志.基于蓝墨云班课的“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混合式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5):624-628.

[2]周瑾,安梅,方安宁,等.蓝墨云班课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1):105-107.

[3]魏晶晶.利用蓝墨云班课平台进行病理学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9(13):144-145.

[4]黄丽,王春,赵士弟,等.《病理生理学》微课嵌入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1):117-119.

[5]王生兰,刘杰,曹学锋,等.病理生理學实验教学录像片的制作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0):1488-1490.

[6]王生兰,韩莹,赵婧,等.基于微课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17):80-82.

[7]刘辉琦,王生兰,曹学锋,等.基于临床执业医师分阶段考试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18):2192-2194.

[8]普隽,何星颖.新冠疫情期间依托“云课堂”开展医学专业本科生线上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2):113-114.

[9]范新宇,苏玲.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其对健康的影响[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0,26(5):24-26.

[10]张涛,高媛,钟凤宏.新冠肺炎疫情下医学院校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4):72-73.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Mosoteach Platform in the Teaching of Pathophysiology Course

LIU Hui-qi

(Medical College, Qinghai University, Xining, Qinghai 810001, China)

Abstract: To adapt to the tre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autonom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Pathophysiology course, the application of Mosoteach platform in the course teaching was explored. The platform was used as an auxiliary teaching tool in the Pathophysiology course for grade 2018 clinical medicine undergraduates of Qinghai Universit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when the teaching was completed. Results showed 100% of students reported the platform could provide more learning materials and deliver homework easily, 97% of students were willing to continue to use it, and more than 90% of students believed it had the advantages of expanding knowledge, improving learning initiative and autonomy and having good learning effect. However, only 68% of students believed that it could enhance the sense of teamwork. Therefore,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Mosoteach platform can contribute to students’ interest in pathophysiology, promote students’ active learning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But it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enhancing students’ sense of teamwork.

Key words: Mosoteach platform; Pathophysiology; application

3240501908218

猜你喜欢

病理生理学云班课应用
职业院校车工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职业院校车工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慕课教育在病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展望
云班课环境下的职业学校课堂学习研究
以“swot”分析视角下探析移动设备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