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不同导师指导模式对博士生培养的影响

2021-03-18钟诗江钱明芳张学习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49期

钟诗江 钱明芳 张学习

[摘 要] 以对国内100名理工科博士生进行的问卷调查和交流访谈为基础,从博士生角度分析了不同学习阶段对于导师指导要求的差异性。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双导师制培养的研究生成才较为有序;小组导师制培养的研究生在自主设计实验、深入分析实验结果等能力上具有领先性;单一导师制培养的研究生更容易形成对导师的信任感。结果表明,不论实行何种指导模式,对于导师而言,要培养好一名博士生,真情投入是基础,良性互动是关键,因材施教是保障。

[关键词] 博士生培养;导师指导方式和模式;“协商秩序型”;“技术理性型”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导师指导方式和模式研究”(JGYJ-2018003)

[作者简介] 钱明芳(1987—),女,浙江湖州人,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铁磁功能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9-0005-04    [收稿日期] 2021-06-08

一、研究背景

隨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逐渐走向普及化、大众化。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研究生招生人数达110.7万人,研究生在校学生人数达314万人。其中,博士生的招生人数已超过10万人,在校博士生人数达40余万人。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专业知识提升、治学态度涵养等。因此,探究一种较优的导师指导模式与指导方式,对于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普遍采用单一的导师制培养研究生,其指导效果受导师个人的影响较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王昕红等通过对10所高校的100名博士生导师进行调查和访谈,认为目前在博士生指导方面存在某些导师责任心不强,一些导师兼职太多、分身乏术两个不可忽视的问题[1]。通过进一步交流访谈,作者发现超过八成的博士生导师更加认可集体指导制度,认为这将是今后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王嘉毅等通过对5所甘肃省属高校的349名博士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接近八成博士生接受的是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受访群体认为,当前自己所接受的指导方式较为单一,更赞成采用多元化的指导方式[2]。笔者还对160名博士生导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印证了这一结论。对此笔者提出,为了更加充分地发挥导师的作用,使博士生能够学习不同导师的长处,培养单位应采用导师组的方式培养博士生。

导师指导效果除了受到指导方式的影响,还受到学科本身的影响。不同学科由于自身要求、特点的不同,导致不同学科学生对于导师指导方式和指导模式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范皑皑等通过实证分析2007年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认为理想的导师指导模式是具有一定的学科差异的,人文学科的指导模式更倾向于“协商秩序型”,即师生关系以互动和对话为基础[3];而工学指导模式更倾向于“技术理性型”,即师生关系以任务为目标,以技术、知识和经验传授为途径。胡晓阳等通过对北京大学在校博士生进行调查,认为理工科博士生大多通过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以提高学术能力,其指导模式体现了依托课题和集体指导的特点[4];而人文学科博士生参与课题的机会较少,因而指导模式呈现个别指导、自由发挥的特点,且博士生的自主性较强;而对于社会科学博士生而言,其指导模式则介于理工科和人文学科之间。

导师对于研究生的指导是建立在师生关系的基础上的。为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导师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徐岚认为,“问题解决者”和“引导者”是导师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两项功能,即当研究遇到困难时,导师能够帮助博士生解决问题,并指引其前进的方向[5]。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性地扮演“教练和师傅”“赞助者”“情感支持者”“聆听者和观察者”“楷模”等角色。其次,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导师应该尊重学生自身的特点。冯蓉等通过对北京市10所高校13个专业的在读博士生开展调查,发现较易与学生建立和谐导学关系的研究生导师,普遍具有尊重学生的兴趣、能力、发展需求,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关心学生思想生活等特征[6]。另外,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师应该学会适当“放权”。胡晓阳等指出,导师与博士生之间要营造一种伙伴关系,一个优秀的导师往往能通过调节“放手”与“控制”之间的张力来推动博士研究生的学业进展,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4]。赵立莹等通过对比中美博士生关于导师的研究和描述,也认为师生互动对于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7]。博士生与导师互动的频次越多、层次越深,其科研能力提高越快,师生之间的关系也越融洽。反观那些不能与导师进行充分交流、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的研究生,容易使形成的创新灵感消失在萌芽状态。马明霞等通过分析10位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对博士阶段的回溯评价,发现自由宽容式“抓大放小”的指导方式是训练博士生科学思维的保障,对博士生自身学术成长具有正向激励作用[8]。综上,融洽的师生关系、尊重式的教育理念、良性的互动方式,对于构建和谐的导师指导模式、促进博士生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为了充分例证不同导师指导模式和指导方式对于博士生培养的影响,本研究对100名博士生进行了问卷调研。在这一群体中,博士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56人,博士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31人,博士五年级和六年级的学生9人,博士六年级以上的学生4人。根据导师指导模式进行分类,发现单一导师制培养的学生59人,双导师制培养的学生29人,小组导师制培养的学生12人。综合问卷调查及对博士生的深度访谈,得出如下结论。

(一)不同学习阶段的博士生,对于导师指导方式的需求存在差异性

以哈尔滨工业大学某学科课题组为例,其博士生学制一般为3~5年。其中博士一年级主要以上课为主,博士二年级以后逐渐进入课题研究阶段,直至达到毕业要求。通过对博士生的交流访谈可知,博士一年级和二年级阶段尚处于科研的“适应期”,此时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上课、阅读文献、探索课题方向,因此,博士生对于导师的指导需求更多地体现在如何帮助他们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带领他们进入课题的研究状态,以及在遇到困难时为他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对于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博士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科研的“爬升期”,是创造力最强、科研成果产出较为丰硕的阶段,因此,能够共同探讨科学问题,及时帮助其解决科研道路上的“拦路虎”是他们对导师的要求。对于即将毕业的博士生而言,他们正处于科研的“井喷期”,主要任务是撰写毕业论文、总结和发表研究成果,因此,他们需要导师帮助其及时发表研究成果,顺利完成学业,找到一个满意的工作单位。同时,本研究也发现,一些研究组中存在个别超出学习期限的高年级博士生,这是由博士生的自我能力、论文选题、导师指导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的。由于这部分博士生科研产出较少,不能达到毕业要求,故文章将其归纳为处于科研的“低潮期”。他们对于导师的指导需求则是希望导师能够尽快将其扶上马、送一程,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

(二)在不同指导模式下,博士生成长成才的速率存在差异性

在不同的导师指导模式下,博士生从导师处获得的支持不尽相同,其本质影响的是博士生个体成长成才的方向和路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小组导师制培养的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深入分析实验结果等具体能力上具有领先性。在受访者群体中,100%的小组导师制指导的博士认为,在博士一、二年级阶段就已经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深入分析实验结果。而在双导师制培养的学生群体中,直到博士三、四年级时,他们才认为自己可以自主设计实验、深入分析实验结果。另外,在单一导师制培养的学生群体中,仍有15%的博士生在三、四年级时,认为自己不会深入分析实验结果,10%认为自己不会自主设计实验。同时,通过分析文章发现,随着博士生年级的增加,双导师制指导的学生占比逐渐减少,即从博士一年级和二年级的32.14%,到博士三年级和四年级的30%,再到博士五年级和六年级的11.11%,无超过博士六年级的情况。综合前期在硕士生群体中的研究成果,文章认为,实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可以综合不同导师的优点,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帮助研究生尽快度过科研适应期,因而,实行双导师制培养的博士生表现出成才相对较为有序的状况。

(三)不同指导模式和指导方式,对于博士生培养的差异性分析

为了进一步比较不同指导模式下,博士生从导师处获得的不同支持,通过进一步分析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3.56%的单一导师制培养的博士认为,导师从不帮助其修改论文和PPT,这一比例高于其他两种指导方式。仅有67.80%的单一导师制培养的博士生认为,导师十分关心其科研想法并提供一定的支持,这一比例为三种指导模式下的最低值。以上数据表明,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容易出现学生从导师处获得的支持较少这一问题。对此,表现在科研产出上,仅有33.90%的单一导师制培养的学生已发表科研论文,而在双导师制和小组导师制培养的学生中这一比例分别为55.17%和58.34%。根据前期调查结果,发现在硕士生群体中,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不論是在科研产出的数量还是质量方面也都不占优势。分析认为,这是由于实行单一导师制容易因为导师工作忙等原因,出现对研究生“放任不管”的状态。而且,博士生群体课题研究普遍比硕士课题更具有挑战性,因而博士生对导师的依赖性也更强,因此,一旦导师出现对研究生“放任不管”的状况,对于博士生科研产出的不利作用将被“放大”。

在交流机制的建立上,问卷主要观测每学期课题组小组会的召开次数和每月与导师一对一的交流次数这两个指标。调查发现,在单一导师制培养的学生群体中,有15.25%的人认为每学期参加小组会少于或等于1次;而在双导师制培养的学生中,有13.79%的人认为自己每学期参加小组会少于或等于1次,比例大体与单一导师制相当;而对于小组导师制培养的学生,他们每学期均参加2次以上的小组会。在一对一交流方面,单一导师制则普遍优于双导师制和小组导师制。这说明在交流机制的建立上,单一导师制更依赖于师生之间的一对一交流,而小组导师制和双导师制则更依赖于课题组小组会。所以,相较于其他两种指导模式,单一导师制培养的学生易对导师产生信任感,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更经常向导师寻求帮助,且随着博士生年级的增加,这一比例呈增加趋势。

三、相关建议

博士生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导师、研究生、制度等不同因素,因此,就导师指导方式和指导模式而言,要培养好一名博士生,导师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一)真情投入是基础

在思想观念上,要牢牢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角色定位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导师与博士生“亦师亦友”的关系特征,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与个人的事业发展紧密联系;在情感投入上,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真心关爱学生,努力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舒适的成长成才环境。

(二)良性互动是关键

在交流机制上,要深化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通过建立定期组会、一对一交流等沟通交流制度,使导师成为博士生遇到问题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力量;在平台构建上,要围绕博士生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进行基础科研指导、经费支持保障、国际合作交流等各项工作,不断助推博士生成长;在工作方法上,要坚持“刚性”与“柔性”相结合,对博士生既要严格要求,有计划地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又要灵活机动,适当地给予其试错和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因材施教是保障

要摸清學生特点,通过师生之间的一对一交流、朋辈之间的观察了解,全面掌握博士生的性格特点、学识根基、人际交往等状况,为博士生精准“画像”;要制定相应举措,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特点、不同需求的博士生,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业支持、情感支持、发展支持等措施,更好地为博士生的成长成才服务;要找准发力点,从博士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博士生成长的重要环节和关键需求,从小处着眼、于实处用力,不断拓展博士生培养的深度、广度和温度。

参考文献

[1]王昕红,张俊峰,何茂刚,等.博士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和制度保障——基于全国100名博导的调查结果[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5):30-33.

[2]王嘉毅,陈富.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调查研究——基于5所甘肃省属高校349名博士生的问卷数据[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4):31-37.

[3]范皑皑,沈文钦.什么是好的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基于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3):45-51.

[4]胡晓阳,贾爱英.博士生培养过程中和谐指导模式的构建——基于对北京大学在校博士生的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3):1-6.

[5]徐岚.导师指导风格与博士生培养质量之关系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9,40(6):58-66.

[6]冯蓉,牟晖.博士生导师在构建和谐导学关系中的作用研究——基于北京市10所高校的调查[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2):54-58.

[7]赵立莹,黄佩.中美博士生导师指导质量问题及改进措施[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1):124-129.

[8]马明霞,任晓华,王启烁,等.培养高质量博士生的实践逻辑——基于全国百篇优博论文获得者对博士阶段的回溯评价[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4(4):32-38.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utor Guidance Models on the Training of Doctoral Students: Based on a Survey of 100 Domest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Doctoral Students

ZHONG Shi-jiang, QIAN Ming-fang, ZHANG Xue-xi

(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01,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exchange interviews of 100 domestic doctoral student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differences in the guidance requirements of tutors at different learning stag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ctoral students.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research generated by the dual tutor system is more orderly, postgraduates trained by the group tutorial system perform better in designing experiments independently and analyzing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depth, and postgraduates trained by single tutor system are more likely to form a sense of trust in their tuto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no matter what kind of guidance model is adopted, for the tutor, to train a doctoral student, true devotion is the foundation, benign interaction is the key, and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is the guarantee.

Key words: training of doctoral students; tutor guidance models and methods; “negotiation order type”; “technical rationality type”

323850190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