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让物理课堂无限精彩
2021-03-18吴永青
摘 要:将丰富的情境融于中学物理教学,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这一教育要求,使物理教学更具人文性与艺术性。物理学科对理论和生活实际相联系的程度要求得更为严格,教师科学合理地为学生创设物理学习情境,有助于学生对于物理理论的透彻理解和对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联系,使学生具备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便利生活的能力,达到物理知识服务于学生生活、锻炼学生物理素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中学物理;意义;困境;优化措施
所谓将情境融入中学物理教学,指的是为了达成所设定的物理教学目标,教师将某一类背景或者是与物理相关的知识设定为教学主题,并根据确定的物理教学主题,在结合学生真实的物理学习情况后为学生创设能够更好理解物理理论、掌握物理学习技巧的教学情境。当物理课堂有了情境做支撑后,学生的物理学习情感便能够获得寄托,此时不论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学习表现得都会更为流畅,这对于学生物理学习品质的提升以及核心素养能力的锻造都极为有益。因此,中学物理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突破与创新意识,充分挖掘身边的情境资源,并将多种情境融于物理教学,为学生打造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备的高效物理课堂。
一、将情境融入中学物理课堂的现实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丰富的物理情境教学中,学生会因为角色的变化而产生多样化的物理学习感受。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没有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化物理学习需求,学生容易因为学习需求未能及时得到满足而逐渐对物理学习丧失兴趣。而教师在综合分析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水平之后所创设出的物理学习情境,能够对学生基本的物理学习需求予以满足,通过情境中不同水平问题的设置,能够让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物理能力在情境中找到锻炼的机会,由此逐步增强“物理学习主人”的意识,促使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萌发。
(二)有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框架的完善
中学物理强调了对学生物理理论知识的夯实与实验操作能力的提升,要想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突出对学生物理能力的培养实效,就必须对物理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优化。将情境融于中学物理课堂,不仅能够让教师的授课模式在多媒体和科学技术等手段的帮助下变得更为丰富,而且还能真正做到始终将学生摆放在课堂主体的位置上,使学生的物理学习感受被丰富、物理学习积极性被调动。
(三)有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核心素养教育作为素质化教育深化发展所提出的时代性教育要求,不仅是当前的教育活动展开的指导依据,更是学科的教学要点。将情境融于中学物理教学,与践行核心素养教育的理念不谋而合,在科学适度的情境中,学生的物理学习体验、物理学习思维、物理情感态度以及物理知识理论和实验操作能力等都能够被有效锻炼,使学生物理核心素养成果更加扎实巩固。
二、利于情境提升中学物理教学艺术性的可行性措施
(一)以实验为先导,让学生感受物理学科的妙趣横生
中学生之所以会认为物理知识晦涩难懂,大部分原因是学生在遇到物理问题时缺乏主动钻研的欲望,要想转变学生的物理学习心态,教师就必须对学生的探究欲望加以激发。实验作为物理学科的一项重要支撑,可以对学生探究并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当教师借助实验对新课进行导入时,能够有效地诱发学习情境,使学生对于即将要学习的知识主体更为明确。通过观察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发现实验中存在的物理问题,让学生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对动手实验跃跃欲试。譬如:当教师在讲解与大气压相关的知识时,可以借助一次性水杯和水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教师首先将水杯接满水,然后把一张铜版纸覆盖在水杯杯口。接下来请学生猜想:按住纸片,将水杯倒置,然后将手从纸片上抽离,会发生什么?当学生将自己的猜想表达完毕后,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纸片被牢牢地吸附在了杯口,纸片没有掉落在地上,杯中的水也没有泼洒在地上。面对这种现象,学生可能会质疑教师是否使用了某种手段将纸片与水杯黏在了一起。此时教师可以请学生到讲台上再次演示实验,在相同的实验结果出现后,学生此前的怀疑便被打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纸片被吸附、让水没有洒向地面呢?教师借助实验让学生感受物理的趣味性,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为接下来物理新课的讲授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
(二)积极借助丰富情境,张扬学生个性
1.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调动求知欲
当教师为学生创设出具有探究属性的物理学习情境后,身处于情境中的学生,其对于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会随着探究过程的深入而逐渐加强,由此可将学生原本較为被动的学习心态逐渐引导至主动学习。而当学生能够做到发自内心地去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物理难题进行探究时,学生生活经验中存在的物理知识更容易被回忆,从而使物理学科与学生之间的黏性得到增强。此外,在学生的求知欲望高涨时,会主动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带到生活中去加以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不仅仅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能够得到有效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也能结合实践做到查漏补缺,使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能够汲取更多养分。
2.让学生在情境中合作探究,强化个性化
中学物理教师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分工协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虽然每个小组最终的物理学习目标是相同的,但是小组成员在物理学习中的分工各不相同。一个物理小组,通常由组长根据组员的物理学习水平和物理学习能力去恰当合理分配学习任务,保证每个组员能够在小组中体现个人价值。小组中的每位成员都平等地具有对物理问题进行质疑、探究以及交流等机会。教师在合适的时机为学生创设相关情境,能够使学生的物理思维发展更具个性特征。比如:在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浮力实验的操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学生倒置矿泉水瓶,用乒乓球代替瓶盖,从瓶内“堵住”瓶口,往瓶子里加水,但是乒乓球始终不漂浮的情况。对于这种现象,学生会感到十分好奇。此时教师可以及时把握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学生回顾浮力产生的必要条件,此时会有学生关注到“瓶盖”的作用。当学生拧上瓶盖,再次观察,乒乓球逐渐在瓶内向上漂浮。教师通过适当的提示,能够让学生排除物理问题障碍,对物理学习更具信心。当教师遇到学生“非常规”物理学习操作时,切记不要武断地批评或者否认学生的做法,而需要先对学生想法的创意性表示认可,然后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鼓励学生结合原因对问题进行改进并在班级内提出表扬。这样既可以保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又可以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更为真切地感受物理学习成就感。
(三)深度挖掘情境素材,丰富学习感受
1.寻找历史中的物理问题情境
社会文明之所以能够不断地进步发展,其中关键的一点是因为物理知识为其贡献了巨大的生产力发展保障。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不论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杆秤”还是为农田汲水的“桔槔”,都是人们利用物理中的杠杆原理来便利生活的直接体现;再往前追溯,古人们发明的“鱼洗”是对自激振动原理的利用,“公道杯”是对虹吸现象的利用,在“翻车”“倒流壶”“阴阳壶”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传送带、连通器的影子和大气压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物理始终服务于人类生活的证明,教师可以寻找历史中的物理问题,并选取与学生所学物理知识关联性强的,流传度广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物理学史以及科学技术等作为展开物理情境教学的背景,如此一来,物理教学便能够由枯燥乏味变得更具观赏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当节物理教学的目标及重难点,确保融入课堂的古代技术、古代文化能够与之进行紧密的衔接,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让学生在了解、接触古代技术的过程中深化物理学科认知的目的,保证整堂物理课的和谐融洽。
2.挖掘影视资源中的物理情境
多媒体的发展极大程度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具幸福感,学生们也早已习惯了借助视频去释放学习压力。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生活习惯,深度挖掘影视资源中出现的物理情境,借助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去帮助学生复习已学过的物理知识和了解更多的物理知识,让学生的物理素养在潜移默化中被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影视资源不能狭隘地解读为电视剧或者是电影,只要是和物理有关的视频,不论何种类型,都可以称之为影视资源。如在新媒体中应运而生的短视频、小视频、Vlog等。当教师将有效地影视资源搬运到物理课堂中后,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能够瞬间被新潮的教学方式吸引。除了让学生观看物理情境影视资源,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独自或合作创编物理情境影视作品,并将学生的物理影视作品推送到班级群或者是学校的线上交流平台,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成就感。
3.巧用现代科技创新物理情境
除了现代媒体中的影视资源能够服务于中学物理情境教学之外,其他的现代科技同样可以为物理教学呈现多种情境。譬如教师可以借助3D技术将先进的物理科学技术、物理科学发明甚至是伟大的物理学家“请进”教室,为学生创造近距离接触的机会,这样不仅仅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物理学习体验感,更能够让学生对这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物理事物、杰出的物理人才有更加具体的了解和真切的感受。再比如:教师可以借助3D技术为学生在课堂上全方位地展示发电机的外部造型和内部构造,使学生能够以清晰地观察事实为依据,将发电机产生电力以及运输电力的前因后果梳理清楚,对发电机的各个组件所能够起到的作用了解透徹。学生因为处在真实的物理教学情境之中,此时对于所接收到的物理信息不仅洞察得会更为敏锐,在内化与吸收上也会表现得更加突出。
结束语
将情境融入中学物理教学,不仅仅能够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精彩,还能在提升物理课堂效率的同时让教学变得更具艺术性。在丰富多样的物理教学情境之中,学生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能够在主动探究物理问题、钻研物理技巧的过程中找到宣泄口,让学生能够保持轻松自然的心态应对物理学习中的各项挑战,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品质不断得到加强,为学生的终生学习以及核心素养能力的锻造奠定必要的品质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其玉.浅谈初中物理情境教学策略[A].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
[2]陈淋.初二物理主题式情境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吴永青(1966.08—),男,汉族,福建顺昌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物理素质教育。
307650190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