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的中学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探究
2021-03-18黄健宁
黄健宁
摘 要:中学语文部编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3首,占比几乎一半。可见,部编教材体现出国家层面非常重视中国古典诗词,因为中国古典诗词象征着传统文化的命脉,具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它们体现出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砺志怡情、明理启智等多种多样的特点。
2017年版本的《普通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提到 “学习任务群”这一形式,这一提法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模式,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的整合,以专题的形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本文以学习任务群为基础对中学古典诗词课堂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学语文 中国古典诗词 学习任务群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0.032
当下,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中国古典诗词,该如何从应试教育的窠臼中跳出来,真正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随着“学习任务群”这一概念的提出,作为教师的我们也应该在教学程序、实践路径、学习形式上进行创新,从而推动中学语文教学从知识本位向核心素养转型。
所谓“学习任务群”,是在真实情境下,确定与语文素养生成、发展、提升相关的人文主题,组织学习资源,设计多样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自主活动,去体验环境,完成任务,发展个性,增长思维能力,形成个人的语言运用系统。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应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一课一篇的局限,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
一、设置自主学习任务群,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批判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
笔者在教授部编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古诗词时,第一课段先设置一个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根据单元说明、注释、学习提示、学案等对这一单元的诗词进行自主学习,互相交流,寻求帮助,或者跟教师一起探讨,或者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做到对诗歌的初步理解。
第二课段则打破以往的单篇阅读教学和简单的“聚篇成类”教学,大胆地在课堂上设置了一个专题:人与自我。小组合作探究本单元诗词的意象及思想感情后,讨论每首诗歌体现出来的人生态度,是向外的积极入世思想,还是向内的消极出世思想,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鉴赏,再由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再把课堂的内容升华到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层面上,让学生对儒、道两家学说及文化产生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涵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此探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段,设计一系列活动来提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开展“人与自我”专题诗歌阅读探究后,笔者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的活动,要求每个小组对每个诗人分别搜集五首古诗词,小组探讨诗歌内容及诗歌意象,理解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笔者还设计了题为“儒家入世(反方:道家出世)思想是积极的人生态度”的辩论赛,学生自主准备资料和辩论稿,在课堂进行辩论,要求要引用古典诗句作为依据。
筆者还布置了学生从本单元的八首诗词中自主选择一首,从语言、内容、情感、写法或音韵等角度中任选一个角度,结合具体的诗句和自己的理解,写一则500字以上的文学短评,培养学生的鉴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笔者大胆摒弃过去教师带着学生一首一首鉴赏诗词的传统做法,而是转变为一个幕后者,把诗词鉴赏变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留给学生去做,去读,去演,去完成。教师负责设计学习任务,布置教学活动,做好教学评价,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积极参与其中,在真实语言情境中去丰富自己的语言体验,并使之转化为积极的语言实践成果,进而再将语文学习的活动慢慢变成一种自发的行为。学生品鉴诗词的能力也将得到较大提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也自然而然得到积累和建构,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就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二、设置专题学习任务群,促进学生审美鉴赏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的提升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也让语文学习加强了对教学内容的整合,更多地以专题的形式来体现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设计。语文专题教学一直以来都在实施着简单重复的“聚篇为类”教学,即只把专题教学当作资源的变化,而非课堂形式变化的专题教学。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亦如此。笔者尝试在课堂中引入专题,虽然导致教师授课的难度和广度都增加了,但在新教材课程标准之下,笔者觉得意义深远。
笔者在古典诗词课堂教学上的专题阅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由知识向审美、文化延展,指导学生研读与拓展,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丰富文化积累,传承文化基因,厚植文化自信,形成传统文化底蕴。
笔者设计了“一首诗·一座城”的专题教学,以姜夔的《扬州慢》引入对“扬州篇”的古典诗词研读,概括扬州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对扬州的传统文化有一个深刻了解。这节课只是一个引子,接下来,笔者设计了以学生为主体的专题学习活动。第一个任务,就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去搜集有关“某座城市”的古典诗词,对搜集到的诗词从意象、表情达意的方式、作者思想感情三个方面进行研读,对诗词里出现的关于这座城市的传统文化进行归类汇总。笔者欣喜地发现,学生转化为学习的主人之后,表现出了相当高涨的热情和强烈的兴趣,他们沉浸在这样的阅读中,高效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学生的成果充分显示了他们的参与度有多高。如,有小组进行了“杭州篇”的专题阅读和专题探讨,通过带动全班同学研读古典诗词,把杭州的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清晰地概括出来。再如有小组作了“北京篇”的专题研究,把北京的皇家气派和京味儿研读得很到位。还有小组作了“苏州篇”的古典诗词探究,把苏州的柔美温润解读得头头是道。还有小组作了“黄州篇”的专题阅读,通过专门研究苏东坡在黄州写就的古诗文,把苏东坡被贬的经历、黄州对苏东坡的重要性探讨出来……笔者深深感觉到,我们给学生一个机会一个平台,学生将还给我们一个美丽且深邃的世界!
通过一座又一座城市的专题阅读学习,学生比较强烈地感受到了一座又一座城市所蕴含的厚重文化气息,也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不同地区的文化,拓展了文化视野,由此深深爱上了我们的语言文字。同时非常期待教师的下一次专题学习!
研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笔者给学生做了一个内容丰富涵盖较广的“人与自然”专题学习学案,学案收录了许多古代诗人的诗词,有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韦应物、杨万里、周邦彦、陆游、苏轼、秦观、晏殊、李清照、张孝祥、林逋等诗人的作品,学生对这些诗词作研读,从诗句里读出意象,揣摩表情达意的方式,读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根据思想感情的不同对这些诗词进行分类,汇总不同感情的诗词,指出其表情达意的不同,“自然”能给予诗人什么启示?当一个人与自然发生连接后,他们会有什么样的表达?
大自然是中国古代诗人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对自然风物的吟诵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悟,成为中国诗歌源远流长的一个传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把自己丰富的情感和人格转化到自然中去,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幅幅美丽迷人的自然画面,更是丰富的内心和高尚的人格。人类的生命是有限的,大自然是永恒的,但是历朝历代的诗人们对大自然的涵泳吟唱,使人类的生命和情感也获得了永恒的意义。通过这一专题的学习,学生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独特的美,获得了极强的审美体验,丰富了认知,爱上了由自然生发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美丽风物及多彩的地域文化。
教授陆游的《书愤》时,笔者布置了“人与国家”的专题学习任务群,学生搜集关于爱国主义的诗词,可按照诗人分类,如杜甫、陆游、辛弃疾、岳飞等;也可按照朝代分类,如唐代、宋代等。每个小组搜集20首左右的诗歌,组员们对这些诗词作自主研读、小组探究,仔细玩味诗词中的语言,揣摩诗词中流露出的家国情怀。
一系列的专题学习,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探究能力,搜集资料、对资料分类的能力,语言感悟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等等,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充分体会到了成为学习主人的充实感、成就感、愉悦感。
三、设置诵读吟唱任务群,带动古诗词课堂走向灵动美好
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汉语言文化的发展精髓,讲究音韵、节奏、平仄等内容,朗诵、吟唱起来特别朗朗上口,极易进入古典诗词创设的美好意境中。
笔者设置一个又一个与诵读吟唱相关的学习任务群,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任务不断提升自己古典诗词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教授中国古典诗词中的“音韵”常识。笔者以“七律之冠”的《登高》为例对学生进行平仄、韵脚、对仗三个基本方面的指导让学生们充分感受到古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激发学生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会基本音韵知识后,我们通过阅读学习其他的古典诗词,对平仄、韵脚、对仗作探究,把这三个方面掌握好后,再以创作对句、两句对仗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的方式来加强学习,学生的创作热情也空前高涨。
组织“诗歌朗诵会”。笔者教授完部编教材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后,在两个班级中发起了“诗歌朗诵会”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除教师点评外,选诗词、配背景乐、组团、分配任务、班内评选、主持串场、统分计分、颁奖等,几乎全部自主搞定,多方位锻炼了学生。活动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满怀热情地享受这一过程,令人感动欣慰!
开设“古诗吟唱课”。平仄相对、音韵和谐、抑扬顿挫的古诗词非常适合吟唱。笔者选择了五言诗和七言诗的节奏和旋律,配合南怀瑾、一些大师和一线教师吟唱古诗词的视频进行课堂教学。教师示范,学生跟唱。短短两节课,学生就能快速掌握五言诗和七言诗的吟唱特点和规律。两个班的任何一个学生,拿到一首陌生的五言或七言诗歌,都能比较容易地哼唱出来。
排练古诗吟唱节目,参加校“读书节”晚会。教授古诗词吟唱后,笔者把班级部分学生和校文学社成员组织到一起,排练古诗吟唱节目,在一个多月的指导和训练之下,这个非常独特而有文化魅力的古诗词吟唱类的节目,让人耳目一新,在整个晚会其他常见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也获得了校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
学习任务群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学科技能逐项训练的简单线性排列和连接。经过两年多的探究,笔者整体设计了一套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方案,统筹安排,体现出不同的学习要求。经过大胆实践,这些探究,在学生层面能较大激发他们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去积累大量古诗词,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积淀深厚的古诗词文化,真正做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在教师层面,较好地提升了教师的个人专业素养;同时,延展了古典诗词课堂的教学内容,给过去僵化单一的古典诗词课堂教学注入了创新的血液,包括教学内容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等。
部编教材背景下,新教学大纲环境中,课堂教学的探究永无止境。作为一线教师,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尧卫国、赵宁宁《青春放歌——部编中学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诗歌專题学习设计》,《语文教学通讯》2020年第1期。
[2] 蔡可《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教学设计》,《语文学习》2018年第1期。
[3] 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4] 叶嘉莹《古诗词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18年。
(本文为广东省东莞市“十三五”规划市级课题“基于涵养学生传统文化的中学古诗词专题教学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304850190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