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2021-03-18覃彩莉
覃彩莉
摘 要:古诗词是我国中华古典文化的瑰宝,蕴含着古代诗人无穷的智慧以及值得后人学习的知识。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编者结合学生的实际年龄和学习需求,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诗词编入其中。通过长期的教学尝试可以得知,“群文阅读教学法”近年来在语文课堂中表现出了十分高的利用价值,所达到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能够颠覆传统语文古诗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利用有限的时间学习到更多的古诗词内容,这样一方面学生的古诗词视野得到了提升,另一方面学生的核心素养也得到明显提高。本文通过对当前阶段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展开分析,总结得出切实可行的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方案。
关键词:初中语文 核心素养 群文阅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0.005
一、当前阶段初中语文课堂诗歌教学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1.初中语文诗歌教学趋于功利化,教学方向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现阶段初中语文课堂中诗歌教学的重点依旧停留在应对考试的阶段,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始终笼罩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会将教学重点放在提升学生诗歌部分答题水平的方面上,而没有真正考虑到对于学生个人文化素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一来初中语文诗歌教学难免会趋于功利化,严重影响班级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感受,同时初中语文诗歌教学有效性也无法获得进一步提升。实际上初中语文教师想要帮助班级学生提高语文考试成绩的初衷并没有问题,但是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只有引导学生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学生才会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之中更加得心应手,语文考试成绩自然也就会获得提升。如果语文教师仅仅带领班级学生背诵诗歌内容以及答题模板,那么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理解就不会十分透彻,对于学生未来在语文学科中的发展也会形成一定的阻碍。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教学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避免功利化教学形式的出现,这样才能够采取进一步的教学整改方案。
2.初中语文诗歌教学形式相对死板传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当前阶段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主要通过带领学生进行诗歌背诵以及学习考试常考题型等方式进行日常诗歌学习,而这样的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获得诗歌理解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显著提升,学生对于这种单一且具有功利性的教学模式也不会产生强烈的参与兴趣,因此导致初中语文课堂诗歌教学进步缓慢。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之中只能够单方面接受语文教师的讲解内容,而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久而久之学生的诗歌理解能力无法获得提升,在语文诗歌学习过程之中会表现出更为吃力的状态。由此可见,语文教师如果仅仅是循规蹈矩展开诗歌教学,那么学生一方面对诗歌内容缺乏最基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参与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也会受到一定的抑制。初中语文教师需要设计更具开放性的诗歌教学方案,尝试将群文阅读教学法引入到课堂之中。
二、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诗歌教学中的应用方案
1.整合诗歌意境,引导班级学生在诵读过程之中感受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歌意境是语文课堂詩歌教学中教师需要重点把握的一个内容,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可以分析出诗歌的不同表达意境,这样才会对诗歌有深入理解。初中语文教师不应当忽视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现在有很多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内容却无法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是由于诵读方式出现了问题。为了带领学生感受诗歌意蕴,语文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营造与诗歌主题相关的氛围,播放相应的视频或是音乐,这样班级学生可以迅速投入到诗歌情境之中,在诵读中也可以获得更加真实的个人情感,只有学生与诗歌形成了情感交融,那么学生才能够更加顺利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为了确保班级学生都能够以认真的态度进行诗歌诵读,同时确保班级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借助这一教学活动得到增强,语文教师应当在展开诵读活动之前为学生预留相应的思考问题,这样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诵读,可以获得更好的诵读效果。以部编版初中教材中的《使至塞上》一课为例,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在出使塞上的途中所写,主要描写了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基于群文阅读教学理念,语文教师可以将其与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放在一起进行讲解,二者都是在途中所作,在意境上有很多的共同点,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二者所表达的感情以及描写手法中的共同之处,并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符合主题的情景,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更加深刻地体会诗人情感,便于学生对两首古诗的理解。
2.围绕同作者不同诗篇进行集中学习,让学生对于作者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间或是境遇之下所创作出的古诗词作品是有所不同的,为了能够带领班级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诗人,掌握诗人的整体创作特点并学习其创作技巧,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将相同作者的古诗词进行集中讲解,这样一来班级学生能够学会如何知人论世,分析诗人在不同环境背景下所产生的迥然不同的心境,对于学生个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也能够起到十分积极的影响。而为了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作者,语文教师应该让班级学生首先借助互联网教育资源或是通过查找相关书籍来了解诗人的时代背景及相关内容,这样一来班级学生能够真正站在作者的角度上去赏析整篇诗歌,对于诗歌以及当时诗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将会有更加深刻而准确的认识。例如,当语文教师带领班级学生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时,为了能够带领班级学生了解苏轼的其他作品,并借此引导班级学生深入分析苏轼的个人经历、创作风格、创作技巧等,语文教师需要将苏轼的其他作品,如《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进行整合,并在语文课堂中让班级学生将自己对于苏轼作品的了解情况进行分享,分析苏轼在创作不同作品时所表达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同时分析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的原因,详细讲解相关背景,这样一来一方面节约了语文教师介绍诗词背景的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大幅提升班级学生的课前预习效果,使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得到了彰显。
3.基于开放性教学原则设计活动,加深学生对于古诗词内容的记忆效果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一成不变的语文诗歌教学活动不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且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深度远远不够,深度不足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的低下。而为了切实有效地扭转这一问题,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遵循开放性的教育原则,引入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活动手段,一方面能够重燃班级学生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学生对于诗歌内容的学习与理解效果也会更好。结合初中阶段学生年龄特性,语文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化的诗歌教学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表演,表演主题围绕本节课所学习的诗歌内容,这样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时会对诗歌内容产生不同的感悟。而为了能够更好地将群文阅读教学思想应用在诗歌教学活动之中,语文教师可以为不同小组的学生分配不同的诗歌,并确保每两个小组所分配到的诗歌是相同的,这样活动内容不会十分单调,且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会有一个很好的对比,有利于语文课堂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大幅度提高。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就《春望》一课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来诠释本首诗歌的思想感情。为了促进课堂诗歌演绎活动的顺利进行,语文教师在选取诗歌的时候可以设置相同的主题,也就是为学生提供相似题材的诗歌,这样整节课的学习主题得到了确立,学生也能够通过其他小组同学的演绎来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为了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增加学生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词学习能力,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大胆尝试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将作者、写作意境或是作品类型相似的古诗词进行统一讲解,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堂所学习的古诗词内容。
参考文献:
[1] 丁玲玲《践行群文阅读模式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以古诗词教学为例》,《考试周刊》2020年第66期。
[2] 张艳《部编版初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计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20年硕士论文。
[3] 芦蓉《群文阅读在部编本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考试周刊》2020年第81期。
3853501908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