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2021-03-18董海军
董海军
摘 要:在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不断努力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探究未知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和习惯。让更多的小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科的探索、发现、感悟中,从而不断提高和增强小学生的自主创造力,而想要做到这些,就需要小学生养成不依赖教师和其他外界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学科课堂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良好学习习惯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30.026
根据目前国家语文新《课标》的总体实施要求和教师的语文教育实践经验,小学语文教育需要重点培育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如良好的读书、写字、阅读等习惯。这些都有赖于教师长期的教育和引导。
一、帮助学生养成预习习惯
小学生的语文教材有着文章内容生动与形象的特点,加之其教学语言较为丰富,能够直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心理认识。在预习阶段,通过研究可以看出,经常能够进行主动预习的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相对较强。在小学语文教育的课堂上,小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整节课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会相对较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质量和效果也会较好。所以,教师需要重新认识课前预习的地位和重要性,把握一下课堂教学的新节奏。借助有效的主动预习,帮助学生快速集中课堂上的注意力,同时可以直接促使更多学生主动预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主动思考教师所提出的一些问题。从学生角度上说,他们可以主动在课堂中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在与其他教师、同学的相互交流探讨下,能够直接转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收获,改变被动学习的地位,在潜移默化中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
二、找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帮手
在整个培养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家长要明确知道,小学生自身的自主参与学习探究能力虽然并不算差,但这一教育阶段的小学生,不管是心理上还是身体上,都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新事物的探究往往比较集中。学校教师的各种管教和学生家长的各种催促,往往也会直接使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以现在的教师和学生家长,在帮助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认真掌握适宜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站在教育孩子的这个角度上去认真思考问题,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探究能力,引导中小学生进一步进行自我探索和自主学习。
三、学习中集中注意力的方法
1.与世隔绝法
选择或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杜绝外在一切干扰,从而让自己更专注。
2.番茄工作法
番茄工作法就是专注工作25分钟,然后休息5分钟,接着再专注25分钟,休息5分钟,轮流进行。完成四轮之后,休息15分钟。番茄工作法是一种专注模式和休息模式切换进行的学习策略。在运用的时候,要先设定目标,并把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建议是二三十分钟可以完成的那种),然后每次专注完成一个小目标。
3.排除杂念法
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脑海里有太多的杂念,可以试着把那些杂念“写下来”,这可以让脑海里杂乱的思绪落地,让自己安心回到正在进行的事情上,等任务结束后再去处理或探究。
四、养成诵读、质疑、鉴赏的习惯
教师需要从不同的维度、不同的视角,主动展开课堂教学,主动调度,让小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融入各种语文学习的探究实践活动之中,并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但大多小学生往往缺少课堂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充分结合学生自身的心理特点和个人能力,主动激发学生的潜能,以激趣的教学方式主动展开课堂教学,角色扮演通读、课文角色分配扮演、游戏合作竞赛、阅读问题质疑、课堂教学辩论等,这些课堂教学的新方式都可以在课堂中有效帮助小学生养成学习主动性,促进课堂发展。
五、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思考的习惯
学生上课时只有积极思考问题,才能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并将其转化成为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学生阅读的是小学课本、书籍还是课外的阅读书籍,教师都需要引导学生,知识内容不能走马观花般一下略过,要积极思考其中的内容,思考这一段话、这篇文章到底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等到高年级的时候,还可以思考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手法,这些手法有什么好处等。在他们独立思考的这个过程中,也就慢慢可以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各种精神食粮。尤其是小学时期,这个阶段正是学生独立塑造良好性格和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多样的知识内容、丰富有趣的科学内涵、正能量的一个问题和一个短篇文章,就会逐渐使得他们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他们的未来学习道路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在他们开始独立思考后,也可以经常与自己的语文教师或者其他同学互相交流,展示自己最近正在学习或者阅读的书籍,分享并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各种思考方法和心得,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做到这些,那么就能够养成学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孩子同时也一定会逐渐收获更多的知识,认识并得到更多思考新知识的方法。这样在今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教材内容,学生就可以掌握深入理解一篇文章的能力,使自己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逻辑语言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与发展。
六、培养积极参与课堂的习惯
课堂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并传授基础知识的一个地方。能否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直接关系着我们的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学习,并获得足够的课堂知识。所谓积极参与课堂,就是让更多的学生积极主动参加课堂活动和各个教学环节,敢于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而不是由一部分总是保持优秀的学生来作答,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思考、交流、展现自己的机会。正确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教师让全部的同学都参与进来,提高学生语文教学活动的参加率,要鼓励学生积极在课上发言,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七、培养自我检查反省的习惯
许多学生都有写完作业就不再检查,而是等父母检查或者直接上交作业后等待教师的批改,这会使学生容易养成依赖他人的思想。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完成作业后自己检查,这样对于自己的错误会有较深的印象,改正后也更加容易记住并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时复习,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牢固。总之,小学生现阶段的语文学习行为习惯能否养成会直接关系和影响到小学生的終生学习生活。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会让小学生在这个发展越来越快的社会中,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适应能力。学校语文教师不仅应分析小学生的学校语文学习行为、性格和各种活动情况,还应制定一套完全符合当前我国现代社会的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好的语文教学习惯和行为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因为小学生的可塑性比较高,教师不仅应该对小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活动进行鼓励,也可以通过引导和激励,让小学生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提高学校语文教学的质量,为今后学校语文素质教育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语文学科综合能力学习中的行为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必然包括众多辅助训练内容。学生要具有清醒的知识认知,通过充分利用多种适合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活动和教学手段,为广大小学学生合理组织和布设各种类型的语文综合学习辅助训练任务,引导广大小学学生自觉参与语文教学中的各种活动,并在语文教学预习、观察、思考、鉴赏、复习、读写等各个环节,积极组织小学语文综合教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广大小学学生逐渐做到真正建立良好的语文学习行为习惯,全面培养、提升和塑造广大小学学生的综合学习行为能力。
参考文献:
[1] 肖艳萍《小学语文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研究》,《中外交流》2019年第7期。
[2] 郭正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文教资料》2019年第7期。
[3] 卢益《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课程教学研究》2018年第8期。
350850190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