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思考

2021-03-17陈剑波

成长 2021年3期
关键词:数学教学兴趣小学生

陈剑波

摘 要:兴趣是学生认真学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它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调动起来,促使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升。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因为抽象性和逻辑性特别强,会导致数学知识的枯燥性,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实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教学 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要获得理想效果的教学,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占据着小学课程的极为重要的位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1 多媒体展示,化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通常运用的是结合语言讲解的单一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产生直观的理解和认知,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也变得十分枯燥、乏味,直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用音频、视频和图片等形式为学生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形象、动态、直观,传授方式更加形象化、多元化,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圆的面积”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们的直观感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更加直观地展示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把圆的面积转化为长方形的面积的过程播放给学生看,将数学知识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这种借助多媒体直观展示的做法,使学生的直观感知得到了有效增强。

2 创设有效情境,还原数学知识的本源,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创设是新课改提倡的重要教学策略之一,情境创设可以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更容易理解情境中的问题,同时促使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提高,轻松地把相应问题有效解决。因此,情境创设法使可以将学生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有效教学方法,也是兴趣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教学手段之一[1]。

以“圆的周长”中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乌龟和兔子赛跑,规则是乌龟与兔子分别沿边长10米和直径10米正方形和圆形跑,谁能赢?这样公平吗?”此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相贴近,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 游戏式的教学方法,让學生快乐学习,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游戏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的最爱,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游戏式的教学方法,将教学知识嵌入与学生相符的游戏中,借助数学知识与游戏有机结合,将小学数学教学融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环节,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教师的强制性灌输知识相比,其效果更为显著。

以“约数”的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找朋友”的课堂游戏,教师事先将卡片发给学生,当教师拿着“8”的卡片对学生说:“我是8,8的约数是我的朋友,那么请问,我的朋友是谁呢?”于是手中拿着1、2、4、8的学生均举起了手。这样的游戏式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消化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4 联系生活实际,立足生活,培养学习兴趣

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既对数学的实用性引起重视,使数学和生活更贴近,将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运用能力突显出来[2]。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此特点,尽可能和实际生活相联系,借助生活中、身边的例子以及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有效解决。充分融合数学和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使其了解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以“认识人民币”的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前可以要求学生和家长一同到商场购物,使其认识到买东西需要用到人民币,并把所买物品的价格记住。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阐述自己是怎样购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再让学生在简单的算钱、付钱、找钱的过程中,加深对人民币的了解,在此过程中感受人民币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感受到数学和实际生活联系的密切性。

5 增强教学实践,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具有好动、活泼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就小学生好动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实际动手操作的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实际动手操作的教学活动,使其在课堂中借助亲手操作和演示,逐步形成数学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并使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

以“长方体”相关知识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动手操作活动,为学生发一些胶水、彩纸、剪刀等,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亲手操作,把“长方体”制作出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先把长方形先剪出来,用胶水连接长方形,如此便能把长方体顺利制作出来,在这种实际动手操作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长方体,加深对长方体的认识,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过程中,使其深刻理解数学学习内容。

6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小学数学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充分认识到数学和生活联系的密切性,保证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将数学学习任务完成,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张素芬.小学数学运用兴趣教育的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7).

[2] 李安志.小学数学课堂兴趣激发之我见[J].新智慧,2018(10):78-78.

[3] 杨翠云.基于学情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18(4).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上坊乡中心小学 (江西省上饶市 335500)

猜你喜欢

数学教学兴趣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我是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