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分类思想的妙用
2021-03-17王晓斌
摘 要:随着核心素养培养观念的提出,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对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推进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分类观,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架构。文章以初中人教版化学教材为例,基于分类思想在化学课程中的应用价值,讨论化学分类思想的内涵、方法等。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合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围绕分类思想阐述其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化学;分类思想;教学策略
渗透分类思想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初中学生不仅需要从课程中习得相关化学知识,还应逐步实现从“知识为本”到“观念建构”过渡。学者Johnstone将中学生在化学课堂中面临的困境总结为化学知识、实验事实、微观现象等联系难以解释的问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相对片面,认知结构中缺乏化学表征之间的联系。基于此,教师需熟练掌握宏观、微观、事实之间的知识架构,以此帮助学生快速吸收与整合化学知识,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思维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 分类思想在初中化学的应用价值
(一)化学分类思想
分类思想具有概括性、相对性、多维性特征,它指结合事物异同点,以某维度为切入点对事物进行分类,通过某一事物的特性反推同类事物的共性特征,以此帮助人们更加便捷、透彻理解事物本质。化学分类思想的培养是新课程标准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基本要求,中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应逐步培养化学分类思想,通过分类方法对繁杂、多元、海量的化学物质进行分门别类研究,更好地应用化学规律把握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
初中阶段,分类思想在化学课程中的渗透程度较浅,人教版教材将物质分类分散到各章节中,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有机化合物等概念逐步呈现。由于初中化学的分类架构相对泛化,因此,教师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深分类思想的渗透力度,使学生在应用分类思想的过程中实现由模糊分类到分类观念迁移应用的动态过程。
(二)化学分类思想应用价值
新课标明确指出,中学化学教学需逐步渗透化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物质及其变化本质的理解能力,使学生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变化,并通过化学思想实现对化学知识的迁移。新课标充分体现了化学分类思想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传统化学教学被桎梏于应试框架中,教师过多强调化学知识的记忆、化学习题的训练,将教学重心放在知识点的难易与多少层面,却忽视了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整体架构。鉴于上述原因,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知识迁移性差、知识本质掌握不佳、学习负担重、记忆时间短等问题。通过应用分类思想,学生可以在初中化学课程中更加透彻地理解知识本质与内在联系,通过自主分类、举一反三等方式架构化学知识,进而强化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内化与迁移化学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达成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二、 基于分类思想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根据化学分类思想的渗透作用,在此结合一系列实践教学内容,探究符号分类、思维导图、问题驱动分别在初中化学新知课、复习课、实验课的分类思想应用策略。
(一)符号分类,初步搭建知识体系
“符号”具有表征性,化学符号可代表抽象度较高的概念或事物,是化学分类思想中重要的表征方式,学生通过化学符号建构化学知识骨架,通过前概念与新知概念的连接与分类,实现对初中化学分类思想的渗透。
课堂教学时,学生根据既往生活经验具备了化学知识的前概念,但对化学知识与现实中的现象难以连接起来,因此,教师可以以化学符号认知为线索,为学生搭建化学分类思维架构。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元素》分类思想教学为例,传统课堂中,学生普遍反映难以理解该课题内元素、分子、原子之间的联系,对三种物质的认识仅停留在概念层面。以化学符号认知层面进行教学设计,首先提炼该课的化学符号(核心线索):元素、分子、原子。其中,宏观符号为元素,微观符号为分子、原子。本课将分类思想渗透于化学符号中,以化学符号为线索,基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讨论与学习每类符号的特性及其内在联系。课堂开始,教师首先抛出问题“世间万物,到底由什么组成呢?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空气,空气又是由什么组成呢?”根据前概念,学生普遍回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此时,教师便以CO2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一起从组合层面拆解CO2。首先,将CO2分为两种元素,一种是C,一种是O,教师由此引出宏观符号“元素”,指出“CO2由C元素和O元素组成”。接着,从数量层面进一步拆解CO2,引出微观符号“分子和原子”,指出“1个CO2分子由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构成”。
在既有符号关系的基础上,教师再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解释每个符号的特性,以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为切入点,使学生初步认知化学的宏观、微观分類思想,进阶探究宏观符号元素、微观符号分子、原子的内在架构与联系。以符号为线索,引导学生以具象的思维形成化学符号知识认知结构与内部化学知识体系的统一。
(二)思维导图,分类建模归纳知识
思维导图是常用的组织性思维工具,是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分类思想方式。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以清晰的脉络进行物质分类,有利于对杂乱、繁杂知识的整理归纳,促进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的吸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化学时延展深度与广度。
传统化学复习课是将所有知识点进行复述、串联,加以大量习题训练加深学生的印象,但此类复习方式不符合学生的心理认知特征与学习发展需求。将思维导图引入化学复习课中,可帮助学生灵活使用分类思想,利用思维导图将化学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联系在一起,以分类思想加深学生印象,把握初中化学知识脉络。以《酸和碱》单元复习课程为例,教师首先从宏观角度列出“酸和碱”核心词汇,在此基础上依次列出二、三级分支。二级分支分别为“酸”“碱”“酸碱中和反应”。以“酸”为例,三级分支分别为“常见的酸”“化学性质”“pH值”等。上述思维导图的分支内容均由教师绘制,后续内容需要学生自主补充与重构知识架构。如学生补充“酸的化学性质”时,回忆课堂教学时的相关实验,以实验项目为维度进行补充:(1)酸遇酚酞溶液仍无色;(2)酸遇石蕊溶液变红——原因是酸会电离出H+离子;(3)酸可以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在此基础上,学生依次写出镁、铝、铁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通过绘制与补充思维导图,学生实现了对宏观概念“酸和碱”逐步分解到微观知识“电离出H+离子”“金属反应方程式”等的化学知识分类。
在补充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与记忆会被分支关键词唤醒,在复习中利用思维导图逐步培养分类思想,引导学生尽可能全面地整理“酸和碱”分类知识,将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按照一定逻辑架构起来,实现“整体把握,局部分析”的化学分类思想。
(三)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分类探究
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实验项目的编写,充分体现了分类思想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部分化学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单纯地逐一讲解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分类思想的渗透与培养。对于内容庞杂、看似无序的实验知识,教师更应采取一定方式将其串联为相应项目,使学生在项目探索过程中根据实验现象对物质性质、物质组成进行分类,从而达到分类思想在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
以《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课程为例,教师首先呈现实验素材:铝、铁、锌、铜、镁,同时为学生提供相关实验微课,学生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看微课探究实验。实验前,教师提出小组讨论问题:
问题1: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把它们放在空气中会有什么变化?
问题2:根据这些材料在空气中的变化情况,把这些金属材料的活泼性排序。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注意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感受金属材料在空气中的变化,并以活泼性为主对金属材料进行分类,激发学生的分类思想。
问题3:观看微课视频,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用金属材料进行盐酸反应实验,并将实验现象记录成表格,尝試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设计意图:根据教师的提示,分析出不同金属与盐酸反应的现象与差异。从分类角度分析,反应剧烈的是活泼金属,不剧烈的是非活泼金属。从生成物质角度分析,生成的物质又被分为单质与化合物。
问题4:根据上述实验的化学方程式,小组分析上述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发现置换反应的规律(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学生可以运用总结出来的结论自主渗透分类思想,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
拓展探究: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讨论一下,现实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工程和金属活动性有关?为什么现实生活中有这些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探究与讨论,促使学生将化学分类思想迁移至现实生活的化学应用中,帮助学生依托分类思想形成整体意识,提升对金属性质、置换反应的理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可以促进学生形成逻辑更缜密、条理更清晰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分类思想影响下能够快速发现化学知识本质及内在联系。教师进行化学分类思想教学设计时,应充分挖掘化学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合理架构,通过为学生搭建化学分类观,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批判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良好发展。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结合学生实际学情设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分类思想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自主感受分类思想的妙用与优势,进而促使学生主动利用分类思想实现对化学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参考文献:
[1]张婉怡.基于知识分类的化学符号认知研究[D].信阳:信阳师范学院,2020.
[2]陶杰,李远蓉,朱曙,肖富林.促进分类思想形成的“硅”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13):10-15.
[3]高继霞.分类观在初中化学复习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6.
[4]王冰,颜冬微,衷明华.谈物质的分类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J].江西化工,2014(4):210.
[5]王林哲.中学化学教学中化学物质分类思想培养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
王晓斌,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厦门海沧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