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学生心理 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2021-03-17俞萍华

考试周刊 2021年17期
关键词:心理暗示教师素质提升

俞萍华

摘 要:后疫情期重返课堂,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浓、课堂状况频出,文章从提升教师素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构建数学课堂、适度评价等方面出发,利用学生心理,设法提升数学课堂效率。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用”的、“好听”的、“好玩”的、“可以掌控”的;同时也让学生感觉自己在课堂上是“主角”,让学生享受课堂、留恋课堂,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关键词:课堂;教师素质;学习兴趣;心理暗示;设计;评价;提升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经历“史上最长的寒假”“史上最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后重返校园,后疫情时期俨然已经来到。面对返校后的在校学习要求,面对数学课堂的严谨性和强度难度,孩子们的问题层出不穷,如“不自主”“不适应”“不配合”“不投入”等课堂上的“负”表现不少,如何抓住学生在“后疫情时期”的心理,如何使学生在“后疫情时期”全情投入数学课堂,如何在“后疫情时期”构建合理的数学课堂模式,如何真正落实数学课堂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是笔者在后疫情时期乃至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迫切需要思考与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重点难题。

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说:“教育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并且保持他的注意。”在后疫情时期,我们更应该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课堂40分钟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进而获得良好的数学未来。

一、 提升教师的素质和专业素养

抓住学生心理,首先是对教师的要求,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受学生尊敬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一个人只有在敬重自己的师长时,才能更好地掌握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要成为受人尊敬的教师,首先要以德服人,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课堂上,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鼓励性动作都可以深入到学生心里,引起共鸣。同时,教师也要拥有过硬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给人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渊博的知识,幽默的语言,高尚的人格魅力,热情勤勉的态度,会让老师拥有更多的追随者,使课堂效果得以放大。

二、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学习的主人,化被动为主动,可以做一些心理暗示。

心理暗示一:数学是有用的。如在学习数据整理分析时,我们可以引入绿码、黄码的由来,正因為大数据时代,经过数据的收集、整理、计算等加工,数据后台能清楚分析每个人的运动轨迹,有否与疑似人员密切接触并及时处理,才能避免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学习《相似三角函数》时,可以抛出问题让学生帮忙解决:老师家里斜面楼梯下面想放入一个长方体柜子,准备在淘宝直接定制,如何确定长和高,使得储物空间最大?一个个熟悉的生活问题让“大学数学教授不如菜场大妈”的“数学无用论”无所遁形。数学是有用的,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并作用于生活,学好数学可以为我们今后的工作、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容易引发学生的求知心理,让其有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的渴望,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

心理暗示二:数学是好听的。如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如何从蜘蛛网想到了坐标系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让学生懂得不仅要树立目标,而且要有毅力、有耐力,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如学习《幂》的时候,介绍大臣与国王下棋赢后领赏,要求在棋盘上放米粒的故事,告诉学生不要小看生活中微小的点滴,累积起来可能是个庞大的数字。在学生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放些小故事或视频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或进行心理暗示,让学生觉得数学是好听的,从而期待上课。

心理暗示三:数学是好玩的。有时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乏味的。但是在课堂上如果能让数学知识动起来、活起来,那么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还能创造鲜活的教学情景。如学习《三角形中线、角平分线、中垂线》等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剪一剪、折一折,动手操作一下,自主探究、发现其中的性质,从而让一些枯燥的概念、性质更具体化、形象化,也更容易理解。学习《对称》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设计一幅具有对称性的画或折纸、剪纸作品,然后评一评,比一比,让学生理解对称性,感受对称美。在学《平面直角坐标系》时将学生看成坐标中的点,让“点”动起来,让学生融入数学知识中。教师在学生座位中任选一个横排和一个纵排,分别作为x轴和y轴,让学生寻找坐标原点,确定自己的坐标,也可以让第一象限的同学站起来,让坐标轴上的同学介绍自己的特点。大家在寻找、起立的过程当中收获了欢乐也获得了知识,还能感觉原来数学还能这么玩!寓教于乐,让学生不再惧怕数学。

心理暗示四:数学是可以掌控的。很多同学不喜欢数学往往是因为感觉数学太难了,每次面对数学题就有恐惧或焦虑心理。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前结合学生的情况,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恰当处理重难点。如学习《一次函数应用》时,可创设情境,引入龟兔赛跑的故事,画函数图像。反之,看图像说出故事情节,发现函数图像会“说话”,能告诉我们很多有用信息,让学生在耳熟能详的故事中发现数学原来并不难。还可以让学生改编故事或增加续集,学生兴趣浓厚,动脑想、动嘴讲、动手画的人员几乎涵盖了班级全体成员,这在以往数学课上是罕见的。

同时,在课堂提问时,老师也可以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从而对自己提出更高更持续的要求。对于平时胆小的学生可以暗中提示,助其成功,也可小组讨论,讨论后让其组织语言回答,还可以师徒结对,让较好的学生帮助困难学生,让他们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我能行”的期待。

运用恰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课堂心理暗示和调控,使学生走出网课期间的负面影响,全情投入数学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使课堂40分钟更为有效。

三、 合理设计数学课堂

数学课堂是一个师生合作的动态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面向每一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又要“因材施教”,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课堂反馈,引导学生适应新授课、复习课等各种类型的课堂学习,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享受和内在需求,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品质。

猜你喜欢

心理暗示教师素质提升
教学反思与教学的关系
中职学校如何加强教学研究分析工作
浅议高职英语教师语言基本功的提升
浅谈小学教师素质现状及提升对策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心理暗示在高校体育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的心理暗示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