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泥黏豆包制作工艺研究

2021-03-17张春芝胡亚光迟晓星杨宏志

农产品加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产品品质米面豆包

张春芝,曲 颖,胡亚光,迟晓星,杨宏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 163319)

黏豆包又叫“豆包”,是东北地区的传统名食[1],是人们冬季餐桌不可或缺的主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更加营养、健康的饮食。马铃薯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及经济价值,用途广泛,在食品、淀粉等工业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前景[2-4]。将马铃薯泥[5]添加到黏豆包面皮中,以增加黏豆包的口感和风味,提高黏豆包的整体营养价值,让传统意义上的食品逐步被大众接受和喜爱。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黄米、马铃薯,产自黑龙江哈尔滨;红小豆、绵白糖、安琪酵母,均为市售。

1.2 仪器及设备

YB-400A 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机,永康市速锋工贸有限公司产品;CFXB180-A 型电饭锅,广东广州三角电器有限公司产品;MXF-A 型系列高级面包发酵箱,广东明盛净化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产品;标准筛100 目,浙江上虞市英超仪器有限公司产品。

1.3 工艺流程

马铃薯泥黏豆包制作工艺[6]:

1.4 操作要点

(1)豆包面皮的制作。将新鲜马铃薯清洗去皮、切片、蒸煮、捣成泥状,将大黄米面、玉米面、马铃薯泥按一定比例混合,添加一定量的高活性干酵母和面,发酵后得到发酵面团,将发酵面团分成多个剂子制成豆包面皮。

(2)馅料的制作。将红小豆清洗浸泡,加水蒸煮,添加适量绵白糖捣碎、攥团,得到豆包馅。

(3)包裹与蒸制。取馅放入皮中包裹攥成团,蒸制,即得马铃薯泥黏豆包。

2 试验方法

2.1 单因素试验

2.1.1 黄米面和马铃薯泥配比对感官评定的影响

按黄米面100%计,酵母添加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1%,发酵温度为35 ℃,湿度为80%,时间为35 min,研究黄米面和马铃薯泥的配比分别为1∶2,2∶3,4∶5,10∶11,1∶1,11∶10,6∶5 时的豆包品质。

2.1.2 酵母添加量对感官评定的影响

按黄米面100%计,黄米面和马铃薯泥配比为10∶11,发酵温度为35 ℃,湿度为80%,时间为35 min,研究酵母添加量占原料总质量分别为0.6%,0.7%,0.8%,0.9%,1.0%,1.1%,1.2%时的豆包品质。

2.1.3 发酵时间对感官评定的影响

按黄米面100%计,黄米面和马铃薯泥配比为10∶11,酵母添加量占原料总质量为1.1%,发酵温度为35 ℃,湿度为80%,研究发酵时间分别为20,25,30,35,40,45,50 min 时的豆包品质。

2.2 正交试验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选择马铃薯泥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为变量因子,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按L9(34)设计试验,确定马铃薯泥黏豆包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

2.3 感官评定

豆包品质的感官评定标准见表1。

表1 豆包品质的感官评定标准

3 结果与分析

3.1 单因素试验评分结果

3.1.1 黄米面与马铃薯泥配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马铃薯泥的添加量时,马铃薯泥添加量太少,发酵后的面团整体偏干,不易成型,蒸后豆包表面有裂痕,且咀嚼性较差,表面发硬,口感不好;马铃薯泥添加量太大,又会导致发酵后的面团太稀,太黏手而不容易包裹豆馅,蒸后的豆包过于松软,整体状态不好。

黄米面与马铃薯泥配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见表2。

表2 黄米面与马铃薯泥配比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由表2 可知,黄米面和马铃薯泥配比为10∶11时感官评分最高。

3.1.2 酵母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当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酵母添加量时,酵母添加量越大,豆包口感越不好,并伴有苦味;酵母添加量过少,又会导致面团无法发酵或发酵状态不好。

酵母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见表3。

表3 酵母添加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由表3 可知,酵母的适宜添加量为1.1%。

3.1.3 发酵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控制其他条件不变,改变发酵时间时,发酵时间过短,酵母没有充分发挥功效,导致面团发酵不完全,面团松散,包裹豆馅不成型,蒸后豆包表皮发硬,有裂痕,口感不好;发酵时间过长,面团过于松软,黏手而不容易包裹豆馅,且蒸后豆包有苦味,口感不好。

发酵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见表4。

表4 发酵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发酵的最佳时间为35 min。

3.2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见表5。

由表5 可知,感官得分的极差R 值为1.8~4.6,极差值越大说明该因素对试验结果影响越大。所以3 个因素对产品感官评分得率影响大小的顺序为酵母添加量(B)>发酵时间(C)>黄米面与马铃薯泥配比(A)。最佳配方为A3B2C1,即发酵温度为35 ℃,湿度80%,时间为35 min,黄米面与马铃薯泥配比为10∶11,酵母添加量1.1%。

表5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4 结论

由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果可知,马铃薯黏豆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A3B2C1,即发酵温度为35 ℃,湿度80%,时间为35 min,马铃薯泥添加量为黄米面和马铃薯泥配比为10∶11,酵母添加量1.1%,按照最佳因素配方进行加工制作,所得到的马铃薯泥黏豆包口感良好、色泽鲜艳、组织状态均匀,无裂痕;软硬适中,营养丰富,符合大众口味。

猜你喜欢

产品品质米面豆包
志愿者
不爱洗澡的豆包
粮食
滚揉技术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冷轧MES系统对生产的执行与支撑
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年糕
服装核心竞争力要素研究
红豆包的故事
“粘豆包”应写作“黏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