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海参养殖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上)

2021-03-17廖梅杰王印庚荣小军范瑞用刘清兵

科学养鱼 2021年2期
关键词:养殖面积刺参海参

廖梅杰,王印庚,李 彬,荣小军,范瑞用,刘清兵

(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2.青岛瑞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海参不仅具有重要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还在海洋物质能量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学功能。它不仅是我国继鱼、虾、贝、藻四次海水养殖浪潮后的第五次海水养殖浪潮的主要品种之一,还是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和海洋牧场增殖的主要品种之一。海参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在促进沿海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就业、增收的同时,也在海水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然而,在我国海参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仍存在种质、病害、环境和产品质量等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诸多问题。本文在介绍我国海参研究与养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我国海参养殖产业面临的问题,进一步针对相应问题提出相关策略和技术需求建议。

一、国内外海参研究与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海参是海参纲中所有动物的统称,属棘皮动物门。全球海参有1 000多种,确定可以食用的有40 多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保健意识的提高,海参的医疗保健作用逐步得到了世界的认同,目前已经形成了以中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为核心的贸易、消费市场。在海参需求量激增和利益驱使下,各经济海参物种的过度捕捞造成了海参种群数量的日益减少,野生海参面临枯竭的危机。以刺参为例,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供的数据可知,近30~50 年,野生刺参的生物资源量在日本下降了30%、韩国下降了40%、俄罗斯下降了80%、中国下降了95%以上。刺参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到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为濒危(EN)等级。为解决市场与资源的问题,海参增养殖产业应运而生并逐步发展成为一项新兴的养殖产业。

1.国外海参研究与养殖产业发展现状

受历史背景和饮食文化差异的影响,欧美等国家几乎未对海参的养殖技术开展研究,其对海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鉴定、资源调查、生态学功能以及药理方面。韩国2017 年完成刺参基因组草图研制,但未见利用其开展分子育种技术研发的报道。另外,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在海参分类、地理种群分布以及海参胶原蛋白、神经多肽、海胆糖鞘脂、脂肪酸等活性物质的分离、理化性质方面做了许多研究探索,并逐步在保健和医药行业拓展海参的应用。在海参繁育技术研究方面,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东亚各国,较早的国家有日本和俄罗斯,其研究重点在海参的基础生物学、苗种繁育和增殖技术。日本于20 世纪30 年代率先进行海参繁育技术研究,并于80 年代与中国几乎同时突破了刺参的人工育苗技术;韩国和俄罗斯分别于20 世纪60 年代和80 年代开展了刺参繁殖生物学研究。近年来,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和世界性消费需求的增加,海参的人工养殖研究在韩国、朝鲜、日本、越南、印度等国相继开展,主要集中于刺参、糙海参的苗种繁育和增殖放流技术方面的研究。但与我国相比,其人工养殖面积较小,未形成系统化产业技术和产业化规模。

2.我国的海参研究现状

目前我国已报道的海参种类有147种,确定可食用的有20 多种,其中10 种具有较高的商品价值。而我国目前可以进行规模化繁育和增养殖的品种仅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1 种,因此,目前水产养殖中所提及的海参养殖产业主要是指刺参养殖业。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开展刺参人工繁育技术研究,80 年代突破刺参人工繁育技术,其后相继开展了增养殖技术研究,至21 世纪初初步形成了产业规模。随着刺参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关刺参相关研究也逐渐扩展到基础生物学、繁育、养殖、营养、病害防控、加工等多个方面。2018年我国学者先后完成了3张海参中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并首次完成了刺参全基因组测序工作,选育出刺参“水院1 号”“参优1 号”等6 个水产新品种,在刺参个体发育过程和繁殖规律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一套育苗技术操作规范,在营养与环境调控机制的基础上开展了池塘、浅海、工厂化、吊笼、混养等多种增养殖模式以及相应养殖工艺优化工作,完成了刺参苗期及养成期重要病害的流行病学和防控技术研究。整体而言,我国海参遗传育种和养殖应用基础研究一直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3.我国的海参养殖产业现状

在刺参产业发展现状方面,进入21 世纪,伴随着刺参繁育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刺参的增养殖得到迅速发展,养殖模式也在单一的浅海底播增殖的基础上拓展建立了池塘养殖、围堰养殖、工厂化养殖、浅海网箱养殖、海上吊笼养殖、多物种混养等多元化养殖模式,养殖区域也从刺参的自然分布区往南、往东拓展,形成了一个以山东、辽宁、河北沿海为主产区、以东参西养、南参北养等形式延伸到黄河三角洲地区和闽浙沿海的增养殖产业群。2003 年以来刺参的养殖总产量和面积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态势,到2019 年,增养殖面积达到24.67 万公顷,年产量达到17.17 万吨,直接经济产值逾300亿元,成为我国海水养殖单品种产值较高的种类之一,刺参养殖也成为继藻、对虾、贝、鱼之后第五次新的海水养殖浪潮的主体部分,成为沿海渔业经济结构的支柱性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刺参养殖业吸纳从业人员70 万人,积聚了庞大的资金投入,同时也带动了加工、饲料、保健食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沿海经济结构调整和渔民就业、增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助推了海参由高档养生原料向大众餐饮食材的转变,将中国海参消费由高端消费带入了大众消费时代,在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做出了突出贡献。

海参养殖产业经过近20 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三大板块的产业格局。第一板块以辽宁为核心地区,该板块属于传统的海参养殖基地,以底播增殖和围堰养殖为主要的养殖模式,养殖面积约占全国海参养殖面积的61%,养殖产量约占26%,具有养殖规模大、品牌影响力高、养殖单产低的特点,养殖规模、品质和品牌影响力等处于国内行业前列(图1~图3)。第二板块以山东为核心地区,该板块以苗种繁育和池塘养殖为主,拥有烟台、威海、青岛等原主产区和东营、滨州等刺参养殖新兴产业区,该区域养殖面积约占全国海参养殖面积的34%,养殖产量约占54%,其中刺参苗种供应量约占全国苗种供应量的62%,具有养殖单产高、苗种供应基地集中的特点,是全国海参产业重要的苗种供应基地。第三版块以南方福建霞浦为养殖核心,是近年来中国海参产业增速最快的一股产业力量,利用冬季南方海域水温优势开展海参的反季节养殖,以吊笼养殖为主要养殖模式,以占全国不足1%的养殖面积生产出产量约占全国16%的海参,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虽然在养殖单产和生长速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在海参品质、加工和品牌化运营方面仍停留在初级阶段。

图1 各省海参养殖面积占比

图2 各省海参养殖产量占比

图3 各省海参苗种供应占比

(待 续)

猜你喜欢

养殖面积刺参海参
养殖面积逐年减少!珠三角这条鱼曾风靡一时,为何现在渔民都不愿养殖它?
感谢海参
出苗量增长30%仍畅销!养殖面积、饲料容量再增!这条“网红鱼”开年拿下第一局
夏眠的刺参
32万多亩养殖面积,产量全国第二!600多人共谋广西南美白对虾业的变革,这场盛会不简单
3 种不同体色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2020年山东省虾蟹类养殖产业 发展形势分析
光照对白刺参、青刺参和紫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的影响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