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板书优化设计

2021-03-17王颖颖

江苏教育·教师发展 2021年11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语文教材教学水平

【摘 要】板书优化设计能引导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建构循序渐进的认知体系,可以更加快速地整合教材内外的各种教学资源,以达成教学目标。作为学科教师,认真探究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板书优化设计,对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材;板书设计;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3-0042-02

【作者簡介】王颖颖,南京实验国际学校(南京,210031)教师,一级教师。

板书至关重要,它可以很好地反映一篇课文的重难点,也能反映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还能引导学生学会归纳与总结。为了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不仅要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还要重视板书优化设计。

一、串珠成链,变形散为神聚

线式板书在语文课堂中较为多见,如依照文本蕴含的时间、地点、情感等顺序设计,脉络明晰,便于教学生成,利于儿童建构自我的心理结构。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神”即为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王荣生教授认为:体验作者在散文中独特、唯一的情感,是散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与目标。小学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老舍的《草原》一课,即可采用线式板书(见图1)来表现作者的情感流。

如此板书,基于本篇散文的支架功能凸显:形散——草原上所见、所闻之物颇多;神聚——紧紧聚合在老舍对草原及蒙汉人民的“情”中。更为清晰的是,“形”与“神”均饱含在老舍如水一般流动的言语和情感中,恰似散文的形式一般:形虽散,情集中。如此设计板书,能帮助儿童实现对散文文本结构的心理化。

二、纲举目张,化烦琐为简约

围绕课题,可开发的教学资源、思路、策略丰富多样。紧扣课题设计全息式板书,可以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完成认知过程,同化、顺应和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可设计这样的板书(见图2):

这篇课文通过三个事例,证明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师在教授此篇课文时,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以“滴水穿石”般的精神去追根溯源。与此同时,教师应以板书形式把这些问题写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逐一解决。

板书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就成了示意图,可以透视语篇;也是辐射源,可以把握文本教学重难点。总之,紧扣文章主旨设计全息式板书,语文教学“双线并进”的目标便不难实现。

三、言意兼得,见妙趣于笔墨

课堂上的“言意兼得”应从文本中去追寻。板书优化设计能聚焦语段教学的精度、效度、梯度和广度,引领学生形象直观地将语段结构解析过程清晰化、具体化和显性化,这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提升课堂教学实效。

1.抓“关系”,察其意。

发现、理清、紧扣文本中的“关系”因素,是阅读教学的一条重要策略。重视挖掘、科学展示“关系”因素,能让学生快速领略到文本中的“言”和“意”。

针对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明天要远足》一课,教师就可以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去体验。全文没有直接写远足,却又充满了远足的冲击力。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教师将课文插图和板书相结合,将识字教学、文本朗读融为一体,设计关系型板书(见图3),能较快突破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2.抓“关键”,感其境。

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中,作者认为这个园子是“样样都有”的花园,是“一切自有”的乐园,总是那么光芒四射。在文中,作者多次写到太阳,它代表光明与温暖,总是给人以希望。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文本抓住“关键点”来设计板书(见图4),不断带领学生走进这“眼中园”“梦中园”和“心中园”。在最后,教师可板书一个大大的圆,代表太阳,继而总结:祖父就是作者心中不落的太阳,照耀着她的文学和人生之路。

互联网时代,教师可以利用各种资源开发出丰富多彩且具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多媒体课件,但是,板书的特殊功能是任何教学形式都无法取代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板书,更加鲜明地体现板书的各种功能,努力实现板书支架的科学化、艺术化、心理化。

3884501908294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语文教材教学水平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论语文教材中古典诗文吟诵教学方法
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语文教材中寻找口语训练的契机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共有课文的词语编排情况考察
初中语文教材中情感元素的教育价值研究
板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