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新教材下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方法研究

2021-03-17毛子茂

高考·中 2021年12期
关键词:理论实践学生主体高中信息技术

毛子茂

摘 要:信息技术学科是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效益及其质量在当前信息化的社会时代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实际信息技术素养及其操作水平的提升,也奠定了学生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重要基调。本文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新变化,从“提升信息技术学科地位,引导师生高度关注”“理论与实践知识兼重,灵活分配信息技术教学课时”以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深刻认知及其理解”三个方面入手,针对新教材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进行细致阐述与探讨,目的在于提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有效性,助力高中生信息技术素养与水平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学科地位;理论实践;学生主体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素养是社会个体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所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正因为如此,信息技术学科得以设置,并分布于中小学各个学段之中。但在以往的教育教学中,部分人群对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价值产生过怀疑与疑问,认为其不如语数外等学科重要。但这一局面在现如今被彻底打破。目前,云南地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材采用了浙教版的版本,考试形式也由以往的单纯上机操作改成了笔试的形式,对于这种种新变化,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势必不能再像以往那般采用一成不变的教育教学方法,而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加强、加快对教法、教学设计等做出种种调整与改变,以更好地完成与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基于此,我在自身所在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与实践,初步获得了一些浅显的认识与看法。以下,我将个人的粗浅认知与看法进行简单总结,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

一、提升信息技术学科地位,引导师生高度关注

高中阶段,无论是学生、教师,都面临着“高考”这一重要考试的压力。受其影响,其他学科则往往容易被有意无意地忽视。在以往的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未纳入高考考试范围,在相当一部分师生看来,反正高考考试不考,学得好与坏都对“高考”并无实际影响。在这种错误理念的引导下,信息技术学科的地位被充分“边缘化”。这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尴尬问题之一。但自从2020年开始,云南地区的信息技术教材发生了变化,考试方式也由原来的上机考试改为笔试,与此同时,《全日制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新课程标准》也对教学方式积极进行了调整与优化。这一变化其实便向师生们清晰地傳递出了一个信号,即信息技术学科的教与学应当被摆放到应有的高度上来。这样,学生们在新设立的信息技术学科考试中才能获得理想的分数与结果。作为基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我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一点,在理解了这一崭新的教育形势的同时,认真而细致地向所教的学生们剖析了信息技术学科所呈现的新特点。首先,我向学生强调了信息技术学科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其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而且极为现实的一个问题便是获得预期中理想的分数与成绩,而不至于考试不理想;其次,我还向学生们强调了新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习的一些方法与技巧、相关注意事项等,以引导学生们形成对本学科学习的崭新认知与理解。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之后,无论是我自己还是所教的学生们都能积极改变以往的状态,而以积极的、饱满的、热情的情绪融入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具体知识的学习与掌握中。这显然将对接下来信息技术学科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理论与实践知识兼重,灵活分配信息技术教学课时

在以往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尴尬状况,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两者的关系始终难以得到平衡,有的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地将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们,却对学生们的实践运用水平不甚关注;与此同时,还有部分教师陷入了另外一个极端,即过分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会格外重视对学生们实际操作水平的锻炼与培养,与此同时,教材中所涉及的理论部分则往往被束之高阁。理论与实践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对于学生来讲都缺一不可。特别是在新教材调整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考试以笔试的形式出现,这其实传递的信息便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兼重,既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更要侧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培养,以让学生既能应对考试,又能具备实际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这样一来,学生信息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才能得到更好、更全面的进步与发展。

对此,我在自身所在的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中也会积极做出调整。例如:我会鼓励学生们课前率先完成对教材知识的预习,到了课堂上将学生预习中未能突破的理论知识点进行集中的讲解与阐述。不要小看理论知识,其对于学生们信息技术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长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之后,学生们在信息技术学科笔试考试中也能做到从容应对。与此同时,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与理论知识相配合,我还会给予学生们充足的上机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们将刚才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充分的实践。如此一来,理论与实践便形成了高度的契合,既能使得学生们在应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笔试考试中从容应对去考试、去处理,去获得理想的分数,又能使得学生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做到会操作。这样的信息技术学科教育教学显然才是高效的,且是能推动学生们长远进步与发展的。

例如:在教学“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这一知识点时,我便在课堂上鼓励学生们以“一封信的寄出”为例,尝试建立一封信从邮寄到收到整个流程所涉及的环节的模型。这一任务与学生们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又与其各自的现实社会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为此,学生们的探究积极性格外强烈,而且这一任务的布置也使得学生们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之间形成了密切的联系,便于学生们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际生活中可用的信息技术。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深刻认知及其理解

信息技术学科改革之后,其学科教学的效益及其质量被摆放到了较高的位置上来。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时间内获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也因此受到了极高的关注。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积极做出调整,充分利用有限的40分钟时间,以让教育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学生们学习轻松,实际学习效果也能更加理想。

对此,我的做法便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不仅仅是作为参与者去聆听,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学习的主体去融入、去思考、去探究,并在此过程中收获满满的学科知识,获得良好的学科素养与能力。当学生全身心地融入与探究之后,相信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益及其质量都能获得充分的保障。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的相关知识时,我首先鼓励学生们通过阅读教材的形式完成对具体理论知识的了解;待到学生有所掌握之后,我再鼓励他们尝试着以具体的计算机实物为对象去观察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所涉及的各个部分。在观察中,学生们发现了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这五大部分构成,而每一部分又具体由诸多细小的部分所组成,像输入设备包括键盘、鼠标、话筒、扫描仪等,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打印机等。在这样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与软件系统形成更为深刻的认知与掌握,而这显然是教师单纯的语言讲解与描述所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

再如:微信、QQ是当前人们常用的通信手段之一,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学科专业知识解释微信、QQ这两大通信手段是如何从一个客户端被发送到另一个客户端的呢?相信不少学生未能深入思考这一问题。对此,我在教學中便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分析这一生活常见现象中所蕴含的信息技术模型。在学生们分析与思考的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协力合作,更可以查阅多种相关资料,而我则在他们需要的时候给予他们必要的指点与帮助。这就使得学生们真正成为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学习“主人”,大家在结合已学的知识思考着、分析着,也在运用自己的语言转换着通过探究得来的结果。如学生们通过合作探究得出了信息技术模型,这除了使他们进一步深化认知了相关信息技术知识之外,而且还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探究能力与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两者均共同作用于学生们的长远进步及其发展。

结束语

21世纪最鲜明的特点在于其信息化,这是区别于以往其他世纪最突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身处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应当积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与变化,更好地感受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设置符合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潮流,在进行了课程改革与教材的重新编排之后,该学科的教育教学特点也更加突出而鲜明,这都决定了新时期的信息技术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做出改变,做出调整,以更好地顺应改革后的教育新趋势,同时,也要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手段,科学而合理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当教师教学方法适宜、得当,当学生们的信息技术学习热情充足而高涨,相信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将更好地组织与开展下去,而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也能得到显著的进步,以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社会,为后续长远的人生发展积淀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戴琳芸.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8(7):83-83.

[2]张琳.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和措施[J].考试周刊,2018(2):132-132.

[3]宋蕊.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教育现代化,2020(1):166-166.

[4]田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效性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9):206-206.

[5]陈艳.如何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J].科普童话,2019(35):109-109.

3403501908285

猜你喜欢

理论实践学生主体高中信息技术
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初步探索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学生主体在高职《经济数学》中教学改革
高校中长跑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立足高考下优化高三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有效讲评浅析
探讨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