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需要怎样的普职融通

2021-03-17张健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1年12期
关键词:通用技术劳动教育

张健

【关键词】普职融通;通用技术;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9-0071-03

近年来,普职融通为教育界重点关注。目前,普职融通主要有普职学籍互转、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举办综合高中班或普职融通班等形式。其目的是增加教育的选择机会,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不利局面。笔者认为,一方面,这种措施的教育目的存在悖论,因而难以取得实质性成功;另一方面,未能改变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的教育现实,因而并无实际意义和普遍价值。从一些学校的实践来看,普职融通并未取得应有效果。如何实现真正、有效的普职融通呢?笔者认为,普通学校设置职业教育课程是关键。

一、普职融通的现状

首先,就普职学籍互转而言,普通高中学生一般都是因学习特别困难而考虑转向中职学校,并非出于对学习职业教育的兴趣和愿望。虽然这种转学现象普遍,但无论就家长还是学生自身而言,并不愿意从普通高中转向中职学校,以免背负被淘汰者的心理负担。当然,亦有理性估量自身实际或有兴趣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却由家长主导勉强就读普通高中。而中职学校学生要转入普通高中则更不现实,因为中职学校学生本来就未能考入普通高中,还要在中职学校学习过程中达到普通高中学习程度,困难重重。普通高中在招收中职学校转学生时,一般都要求转学生的中考分数达到本校原定录取线或经考试达到规定分数;此外,能否顺利录取还涉及高中学额、考核等具体问题。如今,高中学校招生基本满员,并无空额接纳中职转学生,转学的可操作性几乎为零,即使有也是特例。因此,基于学生实际状况和学习需求,实行普职学籍互转,理论上说得通,实际上行不通,没有普遍意义。

其次,就举办综合高中班或普职融通班而言,这种模式既非职业教育,也非普通高中教育,对此并无教育目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顶层设计参考依据。在我国现有的高考体制下,一套课程使学生既能升学又能就业的可能性较小。普职融通的实践仅停留在教育分流的形式层面,也就是说,普职课程融合目前还是一种设想。从分流形式来看,也存在悖论:学生在综合高中班学习一段时间开始分流,分到普通高中的学生实际上已经与同届普高学生拉开了差距,后续学习则处于劣势。与其如此,还不如高中降分录取,何由综合高中再经一次手,损耗学习时间?而分流到中职学校的学生,则经历了一次淘汰,这样的心理包袱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如直接就读中职学校或选择中高职、中本衔接,走技术技能应用的发展路径,倒还是自取其愿。现实中,基于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目的定位,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都不具备举办综合高中班或普职融通班的动机和条件,往往是因教育部门下达任务而为之。如此,实践中开展普职融通的积极性更是大打折扣,結局也是显而易见的。

二、普职融通的缘由

我国高中阶段实行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双轨制,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专门的职业学校培养,普通高中则主要面向升学。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相对而言,中职学校处于“弱势”地位,招生受到“歧视”。为摆脱职业教育这种困境,就想到了普职融通,从普通教育想办法。这实际上是借普通教育来提升大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以此来争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这实际上是一种职业教育自身不自信的反映。笔者认为,倡导普职融通不是为了让中职学校学生通向普通高中,而应当是中职学校学生可以去普通高中学习,普通高中学生也可以到中职学校学习。职业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就应理直气壮坚守自身的本职和定位,在自身高质量发展上下功夫,而不是遇到挫折就向普通高中找出路。国家政策也应该更大力度支持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在政策层面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和升学机制。在新的发展阶段,中职教育应加强与学术教育的整合,与高等教育的衔接,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但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一定需要通过普职融通来实现,也就是说,无须在职业学校融入普通高中课程或让学生参加普通高考,职业教育自身的发展完善才是必然要求。

因此,笔者认为,普职融通的主要方面应在普通教育,目前的职业教育并不缺学术教育,而普通教育却太缺职业教育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家就有文件明确提出普通教育设置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及开展职业指导的要求。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革,教育的功利倾向越发明显,普通教育基本摒弃了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现行的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和中小学劳动教育都隔离或规避了职业技术教育。在更加激烈的升学竞争格局下,普通高中无心渗透职业技术教育。虽然在中小学劳动教育得到重视,但也没有强化与职业教育的关联性。也就是说,普职融通的动力在职业教育,问题却在普通教育,两个方面并不合拍。笔者认为,从世界教育发展潮流抑或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来看,缺失职业教育的中小学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块短板亟须补上。

三、普职融通的真意

普职融通对中小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必由之路,对学生升学和就业都是十分必要的。职业是社会构成的元素,是人立于社会的基石。学习者如何实现社会化,职业教育正当其任。当然,在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并非是为了将学生导向职业教育,而是通过一定的职业教育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助力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科学发展和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劳动观念和正确价值观。事实上,大学的专业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逐渐建立起来的本科高职更具备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属性。因此,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也将为更多学生将来学习应用型专业打好坚实基础。从学生智力发展的需要来看,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更是必需的。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原理揭示,青少年的大脑神经突触联结柔性较大,在学校多开展身体活动和手工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心智能力发展。有教育神经系统学科学家指出,“学生在学校,尤其在中学,还是久坐不动,小学又在为备考挤出时间……我们大刀阔斧砍掉的恰恰是可以提高学业考试成绩的东西”。

从教育体系的完整性来讲,中小学渗透职业教育是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也精辟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意味着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教育体系来培养更加健全的人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普通中小学的教育体系必须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构建,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弥补职业教育在普通中小学阶段的空缺。将教育教学置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劳动意识和创新素质的培养,塑造更加健全的人格。

四、普职融通的应然

那么,普通学校如何渗透职业教育呢?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整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从顶层来设计中小学职业教育,完善中小学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分阶段实施职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拓展现有的基础教育概念局限。其一,在普通高中阶段,将“通用技术”课程拓为“通用技术与职业技术”课程,确定若干职业领域(专业大类),完善教学资源和教材建设,建设基本的技能训练工场,配备相应的专业教师,并与相关职业学校甚至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将通用技术与职业技术紧密结合,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课程项目的必修、选修课程机制,不仅能培养学生基本的技术素养,还能帮助学生建立技术应用与实际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培养其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为高等教育应用型人才和本科高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其二,在初中和小学阶段,将“劳动教育”拓展为“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将劳动教育与职业启蒙整合起来,将“工匠精神”培养融入其中,建立“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学科,建设具有校本特色的校内“劳作学园”或“职技工坊”,使之成为与理化生实验室、创新实验室相并列的实践教学场所。如此一来,学校教育与职业岗位及生产实践之间的断层被填补,达到“通过职业而教育”的目的。其三,职业学校资源向中小学开放,建立各相关职业的职业体验中心,在设施、师资、课程等方面向中小学提供服务,并扩大职业教育在普通教育界的影响,从而实现更有价值、更有质效、更具普遍意义的普职融通。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教育局)

3392501908253

猜你喜欢

通用技术劳动教育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通用技术课教学结合浅析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高中通用技术教育中的困惑及对策研究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