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会: 本体考察、价值澄清与思维转换
2021-03-17陈锦燕黄洁
陈锦燕 黄洁
[摘 要]班会作为中小学课程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教育教学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价值。虽然班会由来已久,但其仍存在内涵不清、外延不明等问题,导致中小学班会常常流于表面或走向异化。从生成论教学哲学的理论视域整体阐释中小学班会,即从本体论上考察班会如何存在、对其基本属性进行分析,从价值论上澄清班会的教育价值,从认识论上明晰班会的变革取向,对加深教师对班会的理解,切实发挥班会的育人价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小学班会;基本属性;教育价值;变革取向;生成论教学哲学
自1998年《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教基〔1998〕4号)规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应切实保证校会、班会、团(队)会、社会实践的时间”以后,班会已成为全国中小学课程安排中的重要一环。然而,对于班会的定位及其价值体现,既缺乏相应的具体政策文件的指引,亦缺少系统的深入研究,多由一线教师朴素的经验性探索而得。因此,有必要从学理上追问中小学班会如何存在,澄清其教育价值,进而明晰其变革取向。
一、方法论审视:中小学班会的学理反思
班会虽已成為课程体系中的一项常规安排,但教师对其的认识依然存在诸多模糊之处。从概念上看,“班会”“班会课”“主题班会”等词汇交叉混用。从性质上看,对班会是一种会议活动还是一种课程认识不清。从功能定位上看,对班会应重在解决班级事务性问题还是进行品德教育,应强调班集体建设还是侧重个体发展定位不明。从构成要素上看,对班会基本要素包含哪些方面并无定论。诸如此类问题,细究其因,主要在于缺乏对班会的整体性反思。生成论教学哲学[1]坚持对成交往的本体论、人文化成的价值论、关系思维的认识论,追求对事物的整体性认识,以其为方法论审视中小学班会系统,确定班会作为一种特殊的(德育)课程与教学存在的本体定位,彰显其立德树人、真善美统一的价值取向,明晰以复杂性、关系性、整体性思维为主的变革方向,有助于弥补班会既有研究方法论的视角盲区。
二、本体考察:中小学班会如何存在
1.中小学班会的构成要素
从生成教育理论特别是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本体论论视角看,班会是班主任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内外信息通道与多种信息媒介,以真善美为价值取向进行交流的系统。在构成要素方面,静态上,班会由班主任、学生、班会内容、班会手段四个要素构成;动态上,班会包括教、学、班会信息、班会媒体四个子系统。从静态要素向动态系统的转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班会内容转化为班会信息,包括主体自身态度、意志、情感、兴趣、思维方式等及其他一些随机的、偶发性的流通于主体之间的信息。二是作为实体要素的班主任和学生转变为教、学的活动,其中“教”侧重教育、管理,“学”强调知、情、意、行的统一。三是静态的班会手段转变为动态的班会媒体,班会媒体作为有助于信息传输的介质,发挥着信息传递、储存、呈现的功能。由此可见,班会之为“班会”,在于其具有固定组成要素,并且这些要素按一定的方式和顺序产生联系,并形成有机整体。
2.中小学班会的基本属性及存在形态
对成性即“相依而在、相对而立、相反而成”[2],是中小学班会的基本属性。在班会系统中,教与学形成了对成性关系,即意味着班主任并不是因为被赋予了这个角色任务而成为不可或缺的构成因素,学生也并不是因成为班级一员而必然成为承载班会性质的基本要素。只有班主任切实成为班级教育的主体,与学生建立联系,真实地、合目的地相互作用,才能使其角色得以实现。
班会存在多种表现形式,如好消息会、畅所欲言会、感激会、表扬会、制定计划会[3]等,可处理除学科教学外几乎所有的事务。当班主任以影响学生身心为直接目的处理这一系列事务,且引起了学生“学”的心理、行为时,班主任这个角色才得以确证,即无“学”不成“教”。同理,无“教”不成“学”。当班主任将班会的准备、组织、实施、评价全权交给学生,依照班会的对成性属性,无论班会的形式如何多样、民主,气氛如何高涨,如果班主任未能在班会中体现“教”的作用,亦是“伪班会”。
“课”是班会的另一种常见存在形态。严格来看,班会缺乏相关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不具备国家课程意义上的“课程”性质。但当学校将其视为校本课程,以正规流程开发,考虑具体教学实践活动时,班会已然具有了课程的外在形式。同时,在对校本层面的“班会课程”纵深探索,将其落实为适合班情的“班级层面”的“班本课程”的过程中,来自班级各方面的信息即时输入,构建了无数具体的班会系统,实现了“教”与“学”的统一,将“深层次”地促进学生成长。
概言之,班会中教与学的对成关系是班会系统运演的基础,是班会获得合法性和合理性的前提性条件。
三、价值澄清:中小学班会的教育定位
教育价值主要是指从教育功能出发,探讨教育对于个人、群体、组织乃至整个社会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体现的是教育的功能属性与主体需求相契合的社会关系[4]。中小学班会的教育价值主体至少包括学生个体、班集体、学校组织。
学生个体是班会首要的价值主体。班会常以问题、目标、任务为取向,同时依据社会热点和学生成长现实问题及发展需要设定主题,从而触动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班集体作为价值主体,是连接学生个体与学校组织的桥梁。班级中学生之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具有生活情境性的交流和沟通,可增强班集体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班级凝聚力,提高班级建设质量。
班级作为一个整体,深嵌在学校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关系网中。班会对外部环境保持着一种随时可以吐旧纳新的开放状态,而班会的整体效果又反过来作用于教学系统等外部环境。这亦是班会成为学校德育主阵地的重要原因。
四、思维转换:中小学班会的变革取向
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实践培养人的基本指示,也是班会的价值落脚点。依据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班会未来的变革取向应朝着个人、集体、社会统一的方向前进,三者统一表现为真、善、美。
一是培养“真”人——以复杂性思维启“真”。哲学意义上的“真”的基本内涵为符合规律。依据不同的目的,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皆可能成为班会内容,但都必须坚持真实认识、全面判断、客观评价的原则。人、事、物都处于无限的、复杂的、潜在的或显在的关系中,想要全面、真实地认识,就要用开放、动态的眼光关注事物的内外部联系,用历史的眼光考察事物的过去、现在、未来,用复杂性思维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立体地认识,这是“真”人的应有之意,更是立德树人所树之“人”在班会中的具体形象。
二是使人向“善”——以关系性思维扬“善”。当前“双减”政策之下,基础教育回归教育本源,涵养学生品性、助长学生生命,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人生底色的使命再一次被重申。《大学》有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不仅使自己具有美好的品德,而且让他人明白道理,变得光明良善,这仍然是当代青少年的培养方向。当前中小学中存在不少因缺乏班级凝聚力、向心力而失去“灵魂”的班级,对这样的班级,需要完成价值取向上的转换,扩大学生的格局。如何扩大格局?张载认为“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5]”。要从以“物”的方式转变为以立足于“关系”中“人”的方式来认识“人”,即从“我和它”的关系转变为“我和你”的平等关系。以此为追求,则学生无论在班级,还是以后在社会都能以“美美与共”的态度处之。
三是崇尚“美”的境界——以整体性思维育“美”。科技迅速发展,社会急剧变化,人成为工具理性操控下的“单向度的人”,人们需要更大的智慧才能在当下复杂、动态的系统中找到个体与自我、社会、自然的和谐与平衡。“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6]。由此可见,中者、和者,美者也。班会如何“和中而美”? 一方面,班会各要素自身和谐;各要素之间关系和谐;各要素与外部环境和谐;班会整体与外部环境和谐。另一方面,所有的“和”都服务于学生之“和”,以整体性思维来观照学生之“和”:一是自我内在之“和”。横向上,学生身体与心理协调、理性与情感共同发展、知识与智慧并存、利益与理想共在;纵向上,尊重并欣赏个体发展的時序性与差异性。二是人与他人、社会、国家之“和”。人与他人、社会、国家的关系在教学中表现为人与文化的关系,班会通过人与文化的双重建构,消解人与文化的紧张对立,实现个体与文化生成的双重演进。三是人与自然之“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天地”本是与我为一,为我“父母”,和谐共在。随着科技的进步,人如何与天地万物相处日益成为当代社会重要且迫切的研究课题,自然也应是中小学班会分析、判断纷繁复杂事件的价值依据,育人为美的基本内容。
实践上,全国中小学校的班会形态多样,同时也不断显露出各类现实问题;理论上,中小学班会的研究与校本课程开发、学校德育、班级体建设等问题的研究相交织,所关涉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仍需深入探究。未来,仍要加强对中小学班会的学理探究,建设真班会,充分发挥班会在学生、班级、学校发展中的教育价值,培养真善美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张广君.生成论教学哲学的核心观点[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02):30-38.
[2]张广君.教学本体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95.
[3]杨俊,李宁.班主任应注重班会类型的多样性[J].教学与管理.2003(10):25.
[4]卢旭.教育价值的多元、混乱与秩序重建[J].中国教育学刊,2012(05):36-38.
[5]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31.
[6]梁海明.大学中庸[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77.
(责任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
215950118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