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结合读写”到“读写结合”

2021-03-17钟洪尧

基础教育参考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新课标教材

钟洪尧

[摘   要]面对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读写结合”。为此,可以“结合读写”的课堂教学思路,为实现“读写结合”的高质量输出打下基础,并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结合读写”的效果,完成新旧教材的衔接,落实“读写结合”教学任务。

[关键词]新课标;教材;结合读写;读写结合

高中英语教学正处于重大改革时期,在新高考的全面引领下,英语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而这一变化同时也反映在教材上。如高考中出现了“读后续写”的新型写作题目,新高一开始采用新版教材等。通常,基于现实教学的需要,往往只有高一师生才更重视新教材。客观来说,对于第三批参加新高考改革的省份而言,2021届高三毕业生是第一批在高考英语中完成“读后续写”的学生,但其在高中阶段所用的大多是旧教材。那么,学生是否因为没学过新教材而感到力不从心?接下来的新教材教学又应如何开展?诸如此类的问题应引起包括高中英语教师在内的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并勇敢面对新时期的变革可能带来的新问题。

从实际的教学需要和教学效果来看,无论采用何种版本的教材,英语课堂教学的“输入”都要服务于更高层次的“输出”,而“读写结合”就是高层次输出的一种直接表现。为了实现高质量的输出,自然而形式多样的输入必不可少。因此,应该加大新旧教材的融合教学,从高一开始就着眼于“读写结合”的高阶目标,同时着力于“结合读写”的教学现实,以“结合读写”的扎实基础促进“读写结合”的高质量输出。

一、“结合读写”的必要性

1.“结合读写”符合语言学习的一般规律

语言学习遵循从低级到高级、先简单后复杂的发展规律。进入高中后,一些在初中时成绩较好的学生也开始在英语学习中感到吃力,此时若以“读写结合”的专题形式开展教学,只会让学生更加畏难,削弱学生学习的获得感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因此可采取“结合读写”的形式,即更注重基础知识与读写能力的有机联结,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为“读写结合”的高阶输出作好铺垫。

2.“结合读写”是新旧教材衔接的必然要求

对比新旧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可以发现,有大量话题或课文内容是重合的。这说明新教材并不是对旧教材的彻底否定,相反,教师应更加注重挖掘和深化两版教材的内核,以阅读篇目为线索,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为目的,完成教材的顺利过渡,更好地实现“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3.“结合读写”是课堂教学的现实需要

长期以来,英语课堂被人为划分为听说课、阅读课、写作课、语法课等,这种课型局限往往会使语言技能被割裂,而英语教师也常形成以上好阅读课为能事的极端追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也越来越需要语言技能的交叉和融合。如果说“读写结合”从理论和实践上均成立,那么就要承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读写混教”。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能力是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1]”而以上能力的排列顺序显然强调了读写的高阶功能(可暂将“看”理解为另一种形式的“读”),如此一来,无论开展哪种课型,“结合读写”都应被理解为课堂教学的融合方式和重要输出方向之一。

二、“结合读写”的基本思路

“结合读写”要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读”“写”两项能力的有机渗透,并不断融合更多语言技能,为“读写结合”的写作任务积累词汇、短语、句子、段落,逐渐完成篇章写作。在人教版新教材中,词汇从数量到难度都较旧教材有所提高,教师需要发掘两版教材的契合点,注意“结合读写”,帮助学生在高中英语学习中开好头、起好步。以讲述林巧稚医生生平故事的同话题课文为例,旧版题为Why Not Carry On Her Good Work?,新版改为Mother of Ten Thousand Babies。无论教材如何变化,“结合读写”都要落实“词、句、段、篇”的各项内容,教学活动也应该围绕这些目标开展。

1.在主题语境中夯实词汇基础

關于林巧稚医生的课文,在新旧版本教材中都契合了“人与自我”的主题语境,其中涉及的内容既有“优秀品行、正确的人生态度、公民义务与社会责任”,也包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还涉及“未来职业发展趋势、个人职业倾向、未来规划”。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特定的主题语境,全面梳理了两篇文本的关键词汇,通过“听、说、读、看、写”等方式,要求学生借助“头脑风暴”和“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构建描述“人”的词汇语义网,不断积累和扩充词块,促进词汇内化。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增强主题语境中目标词汇的复现频率,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讨论、对话中使用这些目标词汇,从而夯实词汇储备,为“读写结合”的有效输出奠定基础。

2.在语言运用中渗透语法项目

细心梳理文本可以发现,这两篇文章都反复出现了非谓语动词、定语从句。借助原文例句,让学生掌握语法知识无疑是“读写结合”的必要充分条件。从传统课堂教学分型说来看,专门的语法课可以让学生大致掌握并能初步运用以上语法项目,但单纯的语法课也存在枯燥、脱离连续文本、课堂气氛沉闷等缺陷。因此,应追求语法教学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语法观。于是笔者通过板书呈现了文本语境中非谓语动词和定语从句的语法项目,指导学生观察其表达形式、基本意义,引导学生恰当使用这两项语法知识进行句子仿写,通过语言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法意识和应用能力,同时通过扎实而有效的口头和笔头训练,使学生避免或减少“读写结合”输出中的语法错误。

3.在文本互鉴中培养语篇知识

语言学习和使用者在表达过程中不仅需要词汇和语法知识,也应有将语言组织成为意义连贯的语篇的意识。英语的语篇与语言各要素存在较复杂的关系,既包括句与句、段与段、题目与文本、插图与正文等的衔接关系,也表现为意义与逻辑、时间与事件、结果与评价等的连贯性。在关于林巧稚的课文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体结构,认识词汇、语法、句子等语言要素之间的联系,力求让学生围绕语篇,把握人物描写类文本的基本结构和特征。通过对比,学生增进了对林巧稚的认识和了解,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受到积极影响,同时也在文本互鉴中体会到作者布局谋篇、遣词行文的逻辑和技巧,认识到在“读写结合”输出时,应该注意逻辑顺序、材料取舍和笔墨铺排。此外,在开展教学期间,《中国青年报》公众号恰巧发布了有关林巧稚的文章,其中包括她手写病历单、曾为邓颖超同志看病、是袁隆平的接生医生等信息,笔者趁机将相关材料渗透于教学,以多模态文本的形式,让学生广泛涉猎连续或不连续语篇,拓宽学生的视野,这也符合通过“群文阅读”丰富学生阅读内容的发展要求。

4.在读写输出中增强语用意识

如果以上三个教学步骤定位于“结合读写”的课堂实践,那么“读写结合”的写作输出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在以林巧稚医生为话题的教学中,笔者始终注重语用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交际语境开展语言的有效学习和综合运用。例如,在“读写结合”的呈现要求下,笔者布置了两项分层作业:一是结合两篇文章,用自己的话向外国朋友介绍林巧稚医生;二是假如你是林巧稚医生,你对将来想报考医学的高中生有什么要求和建议?这两项任务,意在强调学生以不同的写作身份,锻炼对于语言的正式程度、写作目的和阅读对象等方面的把握。通过写作实践,切实增强其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有意识地写作引导,让学生恰当地使用完整的语篇形式完成交流,有效实现“读写结合”的教学目的。

三、“结合读写”的教学效果

从教学效益来说,“结合读写”教学思路是为提高“读写结合”的输出质量进行铺垫;从高中英语课堂来看,尤其是根据使用新教材的高一年级师生的教学实际,“结合读写”是一种现实而必要的选择,是当前以及往后一段时间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教学思路。

1.“结合读写”让教师“教而能研”

近二十年来,高中英语教材先后经历了北师大版、人教版、统编新人教版的更迭。在此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并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时俱进。教师在教材融合中寻求更多教学切入点和教学效果的生发处,坚持以教材话题篇章为“结合读写”教学的重要突破口,可以帮助教师沉淀教学智慧,活用教材,并在实践中适应新教材带来的新变化,克服职业倦怠,在推陈出新的同时,关注甚至投身于“读写结合”方面的教学研究,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也为学生的個性化学习提供更多可能。

2.“结合读写”让学生“学后愿写”

写作一向被认为是英语学习的高端要求,大部分学生存在“不愿写、不敢写、不会写”的症结,“结合读写”的教学思路和实践,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最大限度地考虑到高中起始年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实际水平,通过让学生学以致用,从“愿写”开始,逐步发展到“敢写”,最终实现“会写”。

综上所述,“结合读写”无疑是英语课堂必须面对和高度重视的环节。高中英语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关注“读写结合”的输出要求,并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有所侧重。同时,也不能回避“结合读写”这种现实的教学路径,要选择切合课标要求、回应高考改革、符合教材发展的教学思路和材料,促进新时代高中英语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校对 姚力宁)

2615501186279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新课标教材
教材精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