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辅助初中音乐教学
2021-03-17余佳
余佳
【关键词】微课;初中音乐课;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8-0077-02
微课,是指遵循教学设计的思路,按照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实践要求,在5到10分钟对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的视频,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微课可以是针对一节课中某个教学难点或教学重点的教学,可以是针对一个单元里某个教学板块或领域的教学,也可以是针对一册书中知识体系的教学。微课是当下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也符合素质教育时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深度学习的要求。音乐课程标准倡导课堂采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音乐微课为此提供了可能,它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学习音乐知识,完善知识体系,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为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运用微课提升音乐课复习效果。
在音乐复习课上运用微课能够提升复习效果。以“音乐主题听辨”的复习课为例,笔者将一学期教材中所有欣赏曲目的主题片段都制作在一個微课中,依次播放给学生听,然后请学生回答该片段来自哪首音乐作品、有哪些音乐知识,遇到学生不熟悉的曲目还可以反复播放,强化学生的记忆。该复习方式不仅节约时间而且很受学生的欢迎,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不足。这样的微课资源不仅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还可以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2.运用微课解决音乐教学难点。
对于晦涩难懂的乐理知识,教师的讲解有时会让学生感到很枯燥,而将微课运用在音乐课堂上,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直观地理解知识的构成和原理。
例如,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学习并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如节奏)等基础知识,在音乐听觉感知的基础上识读乐谱,在音乐实践活动过程中运用乐谱”。节奏涉及读谱、唱谱的准确性,它对于学生感知作品的风格甚至进行一些简单的创编活动都起到重要作用,是音乐教学的重点。然而,学生对“节奏”的概念认知是比较模糊的,尤其是切分节奏,学生很难掌握。基于此,笔者制作了微课《走近切分节奏》, 通过微课让学生理解切分节奏的概念,让学生聆听音乐、识读乐谱,找出切分节奏并正确演唱。教学中,笔者运用微课《走近切分节奏》,将歌曲《蝴蝶飞呀》中的切分节奏用学生喜爱的说唱形式念出歌词,引出难点,然后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互动,带领学生念节奏、打节奏、边听音乐边在谱例中找出切分节奏,并用击打的方式进行表达。最后,师生一起从实践中归纳出切分节奏的概念,使学生理解它的构成原理。
3.运用微课可以增加音乐教学的直观性。
在音乐教学的感受与欣赏部分,“听辨乐器的音色并说出其特点”是对初中学生音乐欣赏的要求。但由于缺乏对实物的观察和了解,学生分辨不清楚木管乐器组的单簧管、双簧管、英国管的音色,如果教师只是讲述这些乐器的差异,学生很难对音色有具体的印象,这时就可以引入微课来辅助教学。
教学中,笔者把单簧管的构造、发声原理以及代表作品的音乐片段制作成微课,让学生通过微课记住其音色特点。然后,笔者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双簧管、英国管的音色特征。最后,笔者将这三种乐器进行比较,让学生对比聆听音色进行分辨。为了提高学习效果,笔者还将这份微课视频拷贝到班级电脑上,利用午休时间播放给学生听,使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掌握音乐知识。
4.运用微课丰富音乐学习资源。
微课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料,也可以成为课堂上小组互助学习的载体。教学中,笔者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开展微课学习。学期结束后,笔者将一册教材中六个单元的微课资料分别安排给六个小组进行提问和答疑。以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小组派一名成员播放微课,然后就微课中的内容提出要求:“请听音乐《在灿烂阳光下》,并尝试演唱。”被点名的学生要起立唱谱,唱得好,全班掌声鼓励;唱得不理想,由讲台前的“小老师”示范一遍。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答疑活动,学生以微课为资源展开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课堂学习效果提升了,学习气氛浓厚了,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将微课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悉心准备,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外,还要熟练运用各类软件,这背后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巨大的。我们要做的是寻求传统教学与微课教学间的平衡,发挥微课的优势,以求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将微课运用到音乐教学中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习手段,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但需要注意的是,微课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是用来辅助和提升教学的,教师在设计和使用微课时应始终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中心。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
3846500589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