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助力疫情防控

2021-03-16费玉香朱志全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3期
关键词:疫情防控家校合作

费玉香 朱志全

摘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凸显了构建家校合作平台的价值和意义。家庭与学校应同心同德,拓宽家校联系渠道,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共建育人平台;学校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开展家庭关怀行动,使家校同台唱戏,建设共融平台;家校应携手并肩,同向发力,搭建共享平台,共同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关键词:疫情防控 家校合作 育人平台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是大教育观的基本内涵与目标之一。在共同的教育目标指引下,家庭和学校协同教育,同向发力,以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凸显了构建家校合作平台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拟就疫情防控期间建设家校育人平台的相关问题略做探讨。

一、家校同心同德,共建育人平台

(一)拓宽家校联系渠道

学校和家庭都是学生的教育者,彼此间要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合作。此次新冠疫情来势汹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开学时间被迫延迟,学校启动“停课不停学”的线上教育。疫情防控期间,孩子全天居家的管教模式与以往平常年份的寒暑假模式不尽相同。如何有效教育和引导留在家里的孩子,成了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对家校的联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应对疫情给广大家庭和学校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各学校应通过设立家长热线、邮箱、家校沟通专栏、钉钉、QQ群、微信群等多种方式,确保畅通家校沟通渠道。教师应高度重视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立即解决的就马上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做好相應的解释和说明。班主任以及各任课教师应继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指导帮助家长解决孩子居家学习期间遇到的问题,为有效学习提供可靠保障。

(二)发挥家委会的作用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桥梁,让家委会参与学校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解决学校教育的困难。家委会由各班推荐3—5名热心班级工作、乐意为学校和家长服务、教子有方的家长组成。学校在开学初、期中和期末定期召开家委会会议:开学初,和家委会共商本学期的工作计划;期中,汇报和总结学生半学期以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期末,汇报和总结本学期的工作得失,听取家长意见,并安排假期工作。如遇特殊情况,则召开临时会议,群策群力,共同应对突发事件。有效运作的家委会能更好地化解家校矛盾,为平安、和谐、文明校园的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为进一步加强家校的联系和沟通,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学校和家委会还要密切配合,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学校反馈信息;家委会知晓学校各方面的情况后,也要及时向其他家长传达,客观、理性地向其他家长做好解释和说明,从而实现民主管理和家校共育,形成正能量,进一步提升家委会的公信力。另外,还可以用适当的方式组织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协同开展家校疫情防控。比如邀请曾在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家长为学生做线上疫情防控讲座,让孩子知道疫情防控的方式方法,保障自身和家人的身体健康。

二、家校同台唱戏,建设共融平台

(一)进行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与家庭携手,更加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和家长的教育影响的一致,对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感起着很大的作用。”当今时代已进入信息社会,家校共育模式通过信息网络系统,把学校、教师与每个家庭、每个孩子随时联通起来,让家校共育真正落到底、落到实处。我们可以借助于信息网络平台,充分挖掘钉钉、QQ、微信等社交媒体在教育方面的应用潜力,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

教师的指导,能够让家庭教育焕发新面貌,让家庭教育理念获得新的生命力。学校和教师可以针对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学习和生活现状,对家长进行亲子关系、科学育子、居家学习等方面的教育指导。譬如孩子、家长或老师可以在钉钉群、QQ群或微信群里,推荐自己读过的好书,介绍该书的精彩所在,以吸引其他孩子、家长或老师去阅读,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书香氛围。再如对家长普遍关注的盲从谣言抢购药品、心理恐慌、学习劲头不高等问题,学校可以组织心理教师进行专题辅导,克服焦躁、畏难情绪,为学生排忧解难,为营造安心、积极的学习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开展家庭关怀行动

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让同学们都得到倾心关爱和真诚帮助,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让家长参与德育过程,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能够激活教育的磁场,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譬如教师、家长共同策划组织兴趣讲座、家务劳动竞赛网上成果展示、“今天我当家”角色互换扮演一日活动,让孩子们与父母一起做饭、包水饺、做烘焙、洗衣服、擦洗灶台等,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劳,在劳动中学会关爱,接受“感恩”教育,学会换位思考。

疫情期间,学校和教师要结合实际,考虑不同学段的家长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关怀活动。一定要加强对防疫一线人员,如医护人员、警察等子女的居家学习和家庭教育指导,最好能够实行专人包干,采用一对一结对形式,帮助解决防疫一线人员的后顾之忧。特别要加强对特殊群体关爱,认真摸排残疾儿童、留守儿童以及不能进行在线学习的特殊学生情况,予以重点关爱和帮助,让学生生活在温暖有爱的环境里。

三、家校同向发力,搭建共享平台

(一)共同挖掘教育资源

在学生的教育方面,家庭、学校都不是旁观者,不能置身事外。家长们往往从事不同行业,工作背景和生活阅历各不相同,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譬如可以邀请医生家长告知孩子们一些防护小技巧;请交警家长告诉孩子和家长们出行安全注意事项;让厨师家长介绍家庭食谱和科学合理饮食的方法;让花农或养花爱好者教孩子如何种花、赏花;等等。合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既增强了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又提升了家庭的教育能力,还可以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大大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在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创立微信公众号,设置荣誉墙、校园资讯等栏目展示学校风采,分享教育理念,提供教育资讯。开发家庭教育的短视频和微课程,向家长推送。各个班级则自建微信群共享各种资源: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及家长可收集各类励志故事、各种好的教育方法、教育理念、各种教育视频,都发送到微信群里。还可以请教子有方的家长做经验交流,介绍个人的心得体会和教育经验,供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二)形成强大育人合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做好教育工作,家庭和学校要共担责任。“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和学校应该拧成一股绳,抱着一致的教育理念、同样的教育原则,在教育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手段的运用等方面,都不要发生分歧。

开展疫情期间的教育工作,家庭和学校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发力。譬如通过家长课堂,指导家长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教育子女。学校可以设立知心大姐姐或知心大哥哥

专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辅导和教育。家长和老师们还可以共同对社会热点问题、学习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等,在相关的群里进行讨论,这样也能大大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

家校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合作是双方发展的共同需求,唯有合作,才能共赢。疫情防控期间,在治校办学中坚持“共融、共享、共建”理念,突出家校一体,共建以增进情感,共融以凝聚力量,共享以发挥优势。疫情结束后,进一步加强学校和家庭育人平台的建设,发挥其沟通家长与学校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有助于提高育人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林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猜你喜欢

疫情防控家校合作
打赢疫情防控战的制胜机理
2013~2018年乌鲁木齐市猩红热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细菌性传染病综述
2013~2017年东莞市大岭山医院急诊科接种狂犬疫苗情况分析
关于梁山县一起输入性登革热疫情的调查处置分析
基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家校合作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于深化心理危机管理中家校合作的建议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