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药冷链物流 迎来高光时刻

2021-03-16韩忍冬

中国新时代 2021年1期
关键词:冷链医药供应链

韩忍冬

医药冷链物流原本只是药品流通供应链中的细分市场之一,随着我国医药流通规模的不断增大,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2020年12月1日,据中国民航网消息称,11月29日,埃塞俄比亚航空首架“菜鸟号”波音777货机首航。这是埃塞俄比亚航空与菜鸟国际在深圳机场开通的首条温控药品出口冷链专线,也是中非首条常态化运行的医药冷链跨境空运专线。今后,包括新冠疫苗等在内的温控药品,将可通过菜鸟全球货运网络,从深圳机场出口,经迪拜到达亚的斯亚贝巴,助力非洲和全球抗疫。

与此同时,深圳机场已正式获得由IATA颁发的独立医药物流验证中心(CEIV Pharma)药品认证,成为中国内地第四家通过该项认证的机场,与国际冷链标准完全接轨,在机场冷链装卸、冷库保存等生物科技产品保障能力上大幅提升。

医药冷链作为物流业的一个分支,特指为满足人们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目的而进行的冷藏药品实体从生产者到使用者之间的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其生产、运输、储存、使用等一系列环节。

医药冷链物流原本只是药品流通供应链中的细分市场之一,随着我国医药流通规模的不断增大,近几年得到了迅猛发展,逐渐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无比重要的角色

冷链物流离我们的生活很近。鲜花、果蔬、鱼虾等等,每一天、每一个角角落落都不乏冷链物流的影子。从1928年75万吨鲜花果蔬第一次从荷兰空运至伦敦,标志着世界航空冷链物流运输开启以来,经过近100年的发展,如今,从田间地头、深海渔船到外卖小哥疾驰的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无时无刻不在便利着人们的生活。

但对于终端消费者来说,医疗冷链物流似乎并不那么熟悉。

事实上,医疗冷链物流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医药产业是目前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也是全球公认的最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药品的特殊性使得药品在生产、储藏和运输的过程中对温度、湿度、见光度具有特定的要求。温度对药品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疫苗、血浆这类物品只能在规定温度范围内储存,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使运输物品变质失效。

医疗冷链物流是药品流通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药品流通中最具前景的业务分支。需要冷链运输的医药领域产品包括:疫苗、生物制品、生物药、诊断试剂等。其中疫苗占比最大,为41%;其次是血液制品,占比达29%。

疫苗由于特有的预防性和强制性,影响范围广。为避免疫苗副作用可能带来的严重社会影响和灾难,国家监管部门从研发、生产、流通、销售和售后安全等各个环节对疫苗行业实行严监管。特别是2018年7月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后,我国对疫苗行业实施了最严格监管,加大批签发检验和现场检查力度,疫苗管理法推动行业加速洗牌。

而血制品是指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包括人血白蛋白、人胎盘血白蛋白、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静丙)、肌注人免疫球蛋白、组织胺人免疫球蛋白、特异性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狂犬病、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人凝血因子Ⅷ、人凝血酶原复合物,人纤维蛋白原、抗人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等在内的制品。中国血制品市场主要由人血白蛋白(58%)、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静丙,13%)和各类凝血因子(4%)构成。其中,白蛋白占血浆总胶体渗透压的70%~80%,在调节组织与血管之间的水分动态平衡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据显示,2020年1月-5月,我国人血白蛋白批签发量共计2585.21万瓶。

这庞大的数据后面,不仅仅是商业行为,更是社会责任,與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医药冷链物流产业链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药品生产、检测、存储、运输、配送、销售一直到交付到终端消费者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冷链运输不到位,都将导致上游各环节的努力功亏一篑。

如果运输过程中处理不当而使药品质量降低,产生的风险要远大于货物的损失,它将危害到患者的健康安危。据冷王公司(Thermo King)统计,30%左右的医学废弃物直接产自物流管理不当,20%的卫生保健用品由于医药冷链断裂而受损。

不容小觑的发展势头

虽然中国的冷链物流起步较晚,但相对来说发展速度较快。

全球市场研究公司(Global Market Insights, Inc.)的数据显示,全球2018年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规模为27.5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36.5亿美元,年均复合增 4.1%;而我国2018年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市场规模为1.45亿美元,占全球市场规模的5.3%,预计2025年可达2.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速5.2%,高于全球增速。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医药相关政策的发布,低温贮藏医药品需求激增,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出现新的发展契机。医药冷链物流安全得到高度重视,并且在应用范畴、设备、技术、基础建设等方面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基础设施和技术都实现了重大突破。

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的调研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医药物流仓储面积为2066.87万平方米,较2018年增长17.13%,其中,阴凉库占比最多,为69.0%;常温库和冷藏库面积占比分别为23.90%和3.90%。在2019年我国医药物流自有车辆34477辆中,其中冷藏车为8146辆,占比为23.62%,较2018年同比增长61.96%。整体来看,国内医药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

2019年,我国疫苗、血液制品和其他生物制品的市场规模均有所增长,增速分别为28.85%、23.38%和16.15%。与此同时,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细。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医药冷链物流销售额达3395.03亿元,同比增长20.1%;据中物联医药物流分会预测,2020年将突破4000亿元。

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专家组副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军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作《新冠肺炎疫苗和药物研发进展》发言时表示:“年内将有6亿支灭活疫苗获批上市。”在新冠疫苗研发成功后,冷链运输市场的新增量在7.2倍以上,此外还有巨大的海外市场,全球的冷链运输需求将非常巨大,相关疫苗冷链物流企业将迎来机遇。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快速膨胀,一些企业敏锐地看到了商机,积极加入医药冷链物流的建设之中,药品专用冷库不断建立,物流公司不断配备医药专用的冷藏车辆,第三方物流公司的服务能力和范围大大增强。

头豹研究院研报指出,医药冷链行业进入门槛高,进入者数量较少。未来,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市场参与者数量将继续增加,行业内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近两年诸多企业看到医药冷链物流行业的巨大商机和市场潜力,进入医药冷链物流领域,不仅主营业务为医药冷链物流的企业进入市场,还有第三方物流企业参与其中。

比如:格力集成式智能冷凝机组中标广东省疾控中心疫苗冷库升级改造项目,该机组采用智能联动模式控温、电子膨胀阀精准控温、智能联动化霜模式等控制方式,以有效保证疫苗库的库温稳定;江苏精创推出的RCW-360物联网记录仪可应用于-200℃的超低温环境,可直接应用于覆盖全场景的疫苗运输温度监控,实现冷链溯源化、产品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提高、降低冷链损耗及成本;叮当快药推出全新安全智能药箱,打通药品冷链到家最后一公里……

短板依然存在

药品安全直接关系着民生和社会稳定。因此,药品的冷链运输能力成为医药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尤其是随着新冠疫苗研发取得进展,其产能、供应、冷链、分发等问题备受关注。

但医药冷链的物流体系不完善、物流成本高、物流技术和设施落后等问题也依旧严峻。由于药物保存条件要求十分高,存储仓库与冷藏运输车等的建设与运行成本便居高不下,使得医药冷链物流从建设到运营中的成本都远超于传统物流成本。

有数据显示,医药物流成本占销售总成本的12%。许多小型医药物流公司面对如此高成本的产业,在同行业竞争中难以胜出,存在降低成本的现象,造成药品安全难以得到保证。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表示,近年来,我国医药冷链行业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医药冷链挑战与机遇并存。医药冷链仍将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医药冷链现代物流体系亟待建立,目前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行业处于发展初期,行业仍呈现规模小、散、乱的现象,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二是物流成本压力较大,众所周知,医药冷链运输成本远远高于医药物流行业成本整体水平,未来如何有效降低冷链运输成本需要全行业共同努力;三是标准化建设仍无法满足行业发展需要,未来仍需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四是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互不相通,此次疫情也证明了信息互通对于供应链协同至关重要。

崔忠付分析,在新的环境下,我国医药冷链物流将呈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新需求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随着生物医药新技术的成熟,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疾病诊断治疗的需求不断增加,加上受医改政策影响,创新药上市速度的加快,我国医药冷链产品需求迅速增长,将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二是新技术赋能数字化供应链转型。5G、人工智能、无人机、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应用到医药冷链行业,在整个供应链的每个环节都将发挥着关键的作用,不断提高行业自动化发展水平,助力行业降本增效。三是数字化供应链转型升级加速。在数据驱动下,优化仓储点及物流路线布局提升效率。基于大數据提升供应链预测能力,为企业带来业务增长,提升产品及客户体验。供应链各个环节的智能化协作,使整个供应链更具灵活性和敏捷性。四是医药电商打造医药冷链物流新“蓝海”。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药电商逆势增长,现如今各大平台和企业都在加速布局医药电商业务,医药电商快速发展,将促进医疗冷链物流行业的需求增加,并推进医疗冷链物流向专业化、一体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也是不容错过的市场机遇。

北京华欣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焰也认为:“数字化转型可能是一个探索方向,比如所有的作业通过多系统的整合,做到线上线下同步来进行。成本压力也有望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如通过大数据来进行分析,来寻找可优化的环节,以节省成本。”

今天,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调整,数字经济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的基础结构与创新生态,可持续发展正在改变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与价值模式。可以预见的是,在新的环境下,医药冷链物流所蕴含的巨大发展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同时技术发展将推动医药冷链数字供应链转型。2020年是医药冷链行业的转折年,医药冷链物流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冷链医药供应链
要不要做冷链物流?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传统医药类非遗
冷链物流用复合蓄冷材料的研究
医药下一个十年 创新为王
劲达电装联手开发冷链物流市场
《中国当代医药》来稿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