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幽默”成为数学课堂的“调味剂”
2021-03-16徐盈盈
徐盈盈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投入课堂,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干预的。教师可以用幽默的方式激活学生生活经验,用鲜明的反差揭示概念内涵,用精彩故事承载数学定理,从而让学生亲近课堂,享受课堂。
[关键词]幽默;诙谐;数学;调侃;严肃;效率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94-02
笔者在教学中始终注意相机地调节课堂气氛,在讲解公式定理时巧妙、恰到好处地添加诙谐幽默的笑料活跃课堂气氛,使寡淡乏味的课堂变得风趣而有智慧,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些轻松幽默的笑料,才使笔者的数学课堂独树一帜,吸引了大批“铁粉”,让学生一直对数学学科保持兴趣。
一、用幽默激活学生生活经验
幽默是一种高级的语言交流方式,是思想愉快的碰撞,幽默的语言容易让人接受,而且极易引起人的共鸣,让听者在愉悦放松的状态下接受知识。教师在课堂中不必老气横秋、不苟言笑,不妨用充满正能量的幽默话语来活跃课堂气氛,放松学生心情,刺激学生的神经,这样学生记忆知识的效率会更高。
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一般喜欢用“正确”“错误”“谁帮他纠正一下”“谁还有补充的”“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等千篇一律的语句进行评价。面对这样的点评学生早已麻木,如果教师在评价时加上俏皮的语言,来点略显夸张的表扬或不带恶意的批评,学生会感到耳目一新,教学效果自然更好。
【案例1】讲解应用题:李明称了一些卤菜,10个鸡爪共[12]千克,平均每个鸡爪的质量是多少千克?
生:[12] ÷10=0.5(千克)。
师:每个鸡爪0.5千克?0.5千克就是1斤,李明称的恐怕不是鸡爪,而是猪蹄。(学生哄笑)
【案例分析】教师发现学生计算出错时,没有直接否认和无情批驳学生的答案,而是用幽默的语言说出不合理之处。如果教师每次都是直接生硬地指出学生的错误,会让学生难以接受,甚至会不服气:为什么老师只说答错了,却不说清楚错在哪里?如果加点“调料”,用打趣的方式可以缓解尴尬气氛,避免师生对立,严肃沉闷的数学课堂也可以生机勃勃,让学生兴趣盎然。但这种幽默必须是科学的,不能是无厘头的,更不能是无营养的。比如,教师打趣学生的答案“李明称的恐怕不是鸡爪,而是猪蹄”,就很好地通过鸡爪和猪蹄两种卤菜揭示0.5千克和0.05千克之间的数量差。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在脑海里迅速回顾买卤菜的生活经验,再投射到应用题情境中,明白1个卤猪蹄的质量与0.5千克差不多,卤鸡爪远远不及这个标准,1个卤鸡爪的质量是0.05千克比较合理。学生深刻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用鲜明的反差揭示概念内涵
【案例2】讲解题目:判断李先生的身高和岁数是否成正比例关系。
生1:身高和年龄成正比例关系。
师:那照你这么说,《水浒传》里的武松的年龄应该比武大郎大,因为武松的身高远远高于武大郎,武大郎应该管武松叫哥哥。还有,老师很希望自己再长得高大威猛些,可惜再长五百年,也比不上球星姚明。
生2:身高和年龄虽然都属于生命特征,但是二者之间应该无法构成正比例关系。
师:是的,所以说人不可貌相,矮个子也可以很有出息,高个子也可能碌碌无为,不能以身高取年龄,更不能以身高论英雄。
【案例分析】个别学生总是想当然地凭空臆测正反比例关系的要素,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结论。他们只要看到两个正相关的数量,就认为这样的量是成正比例关系的。这种误解很难扭转,教师诙谐地举出反例,可以缓解紧张的课堂气氛,消减高难度的概念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放松学生的心情,给学生心理按摩,让学生更容易自我觉醒,并正视和纠正自己的错误。上述案例中,教师拿武松(年轻者)的身高高于武大郎(年长者)这个反例反驳年龄与身高成正比的结论。《水浒传》里的武大郎形象早已深入人心,所以这个熟悉而有趣的例子比任何数据论证都有说服力,学生在反复回味中增强记忆。教学内容趣味化,有效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领悟。在这种环境中,学生心情愉悦,学习动机增强,疲劳感降低,死记硬背变为心领神会,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
三、用精彩故事承载数学定理
状态决定效率。由于种种因素,上课时学生难免会走神、分心,有时会开小差,有时会脑袋一片空白,有时会感到疲劳,这时如果教师讲一个寓言故事或者一个笑话,就能重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扫除学生的疲劳感,使学生状态直线回升。
【案例3】用精彩的故事使学生打起精神。
师:大家说一说什么情况下1能大于2,2大于3,3大于4呢?
生1:这是脑筋急转弯,只有在算错的时候?
生2:做夢的时候?
师:你们说的也可以。另外在算家里兄弟姐妹排行的时候也可以。在兄弟姊妹中间,老一年龄是不是比老二大,老二年龄是不是比老三大,老三年龄是不是比老四大?(学生笑了)
师:两个外国枪手玩起左轮手枪,左轮手枪的弹夹里有六个弹孔,俄罗斯枪手往弹夹里填入一颗子弹,随意转动弹夹,子弹上膛后,连开五枪;德国枪手往弹夹里填入5颗子弹,同样转动弹夹后只开一枪。谁开枪后枪响的概率大?双方枪响的概率各是多少?
生:俄罗斯枪手枪响的概率是[16],德国枪手枪响的概率是[56]。
师:不对!两位枪手枪响的概率都是[56],俄罗斯枪手虽然只填入了1颗子弹,但是开了五枪,枪不响的概率是 [56×45×34×23×12=16],那么连开五枪,枪响的概率就是 [56]。而德国枪手虽然填了5颗子弹,但是只开了一枪,所以枪响的概率也是[56]。
【案例分析】教师善于借助精彩的故事吸引学生,这些故事都蕴含着数学知识或者数学原理,如基数与序数的区别、概率的计算等。尤其是第二个枪手比赛的故事,情节新颖,并将概率知识融入其中。俄罗斯枪手连开5枪,枪响的概率是[56],德国枪手的射击方式则属于一次独立事件,开一枪枪响的概率是子弹数5除以弹孔数6。将概率计算等知识编入故事中,学生在听故事时也学到了概率知识。
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有效地改善学习效果。而幽默无疑是制造愉快的学习气氛的酵母粉,是数学课堂的“调节器味剂”,让幽默无处不在,数学课就会轻松快乐。
(责编 杨偲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