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追问 追出实效
2021-03-16魏丽
魏丽
[摘 要]追问是师生之间重要的对话形式,能够激发学生思考意识,加深学生思维深度,拓宽学生思维广度,从而让数学课堂有厚度。立足教学实践,在学生不同认知处追问,包括在浅显处追问,提高认识;在混淆处追问,去伪存真;在错误处追问,突破误区;在意外处追问,提升创造性。
[关键词]追问;小学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90-02
追问在此处指的是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再次进行发问的过程。追问不是乱问,而是讲究策略的。笔者立足教学实践,将从多个角度论述小学数学课堂追问策略。
一、在浅显处追问,提高认识
受年龄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常常停留在问题的表面,无法从本质上把握数学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数学知识,教师需要以学生的现有认知和思维水平为基础进行追问,步步逼近问题本质,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培养学生追根溯源的探究精神,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真正做到“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例如,在教学“3的倍数特征”时,教师提问:“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教师继续追问:“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或5的倍数时,只需要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却需要看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呢?”此时,能回答上来的学生寥寥无几。然后,教师安排了“拨算珠”活动。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一组把固定数量的珠子分成多份,一份的数量代表一个数位上的数字,然后组成数字(四个小组的珠子个数分别为4、6、7、9)。通过“拨算珠”活动学生发现,用4个珠子组成的数字都不是3的倍数,用6个珠子组成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用7个珠子组成的数字都不是3的倍数,用9个珠子组成的数字都是3的倍数。由此学生得出结论:“如果珠子的数量是3的倍数,那么珠子组成的数字就是3的倍数;否则不是3的倍数。”教师再次追问:“珠子的个数代表了什么?”学生答:“珠子的个数就是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
在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了3的倍数的特征后,教师并未满足,而是通过追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为什么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的倍数或5的倍数时,只需要看个位上的数字就可以了,而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却需要看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呢”。这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之后,教师引入“拨算珠”活动,学生由此获得了对“3的倍数的特征”的本质认识,真正做到了“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二、在混淆处追问,去伪存真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逻辑性,新知识往往是“滋生”在旧知识之上的。新旧知识的交界处往往是学生认知上的混淆处,教师可在新旧知识的交界处追问,使学生彻底厘清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顺利地实现对新知识的学习。
【例】 “化简比”教学节选
师:4500米∶0.5千米化简比的结果是( ),比值是( )。
生1:我是这样计算的,先把它们的单位统一,然后再化简,最后求比值。4500米∶0.5千米=4500米∶500米,所以化简比的结果是9∶1,比值是9∶1。
生2:生1化简比的过程是正确的,但是比值弄错了,因为比值不是一个比而是数值,正确的比值应该是9。
师: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含义与结果有什么不同呢?
生2:化簡比是把两个数的比化成最简整数比,它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比;而比值指的是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它的结果可以是一个整数、小数或者分数。
师: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相同吗?
生3:不同。化简比利用的是比的基本性质;求比值是用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
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在学生认知混淆处追问,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化简比”和“求比值”的区别,使学生分清了二者的内涵和外延,为学生掌握“化简比”铺平了道路,帮助学生形成了完整的知识架构。
三、在错误处追问,突破误区
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数学问题时往往会产生偏差,此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误,通过追问点拨学生,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根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思维上的偏差,并在此基础上纠正错误。在追问中,教师要抓住关键点,切中问题要害,使学生在纠错和反思中走出思维“误区”,回归到对知识的正确认识上。
【例】“百分数的应用”教学节选
师:甲厂人数的20%与乙厂人数的40%,哪个多?为什么?
生1:因为40%>20%,所以乙厂人数的40%大于甲厂人数的20%。
生2:那不一定。
师:仅仅根据40%>20%就能得出结论吗?它们对应的单位“1”一样吗?
生3:它们对应的单位“1”不一样。甲厂人数的20%是把甲厂人数看作单位“1”,乙厂人数的40%是把乙厂人数看作单位“1”。
师:两个百分数所对应的单位“1”的具体数量是已知的吗?
生4:不是,我们并不知道甲厂人数和乙厂人数。
师:那我们可以判断甲厂人数的20%与乙厂人数的40%哪个多,哪个少吗?
生(异口同声):不能。
师:对。单位“1”不统一并且具体数量未知的时候,不能判断百分数所对应的数量的大小。
【例】 “小数的意义”教学节选
师:同学们,0.3米是多少分米呢?
生1:是3分米。
师:0.3元是多少角呢?
生2:是3角。
师:0.3时是多少分呢?
生3:是3分。
生4:不对。
师:为什么0.3米=3分米,0.3元=3角,而0.3时≠3分呢?
生4:因为1米=10分米,所以把1米平均分成10份,取出其中的3份,0.3米=[310]米=3分米;因为1元=10角,所以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取出其中的3份,0.3元=[310]元=3角;但是1时=60分,把1时平均分成10份,1份是6分,取出其中的3份,0.3时=[310] 时=6×3=18分。
师:米和分米之间、元和角之间、时和分之间的进率一样吗?
生4:不一样。
师:对。因为它们的进率不一样,所以才有“0.3米=3分米,0.3元=3角,0.3时≠3分”的区别。
“容错”的课堂才是真实的课堂,真實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学生出现错误后,教师刨根问底地追问对于学生纠正错误、回归理性认知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百分数的应用”教学中,学生之所以会判断失误,是由于对单位“1”认知错误。教师通过追问,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何处,从而对单位“1”形成理性认识。在“小数的意义”教学中,学生出错的根源在于对“进率”认识错误。教师通过两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摆脱了错误思维,最终获得了对知识的正确认识。
四、在意外处追问,提升创造性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风景,自然也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意外之举”,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意外之处”,敏锐地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适时地对学生予以点拨,在学生认知的“意外之处”追问,让“意外”与知识邂逅,提升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教学一年级“比大小”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21+13○25+13。通过观察,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先分别计算出左右两个算式的得数再比较大小。但是有一位学生却没有动笔计算,而是在认真地思考着什么。很快,这位学生就第一个举起了手。当教师让他回答时,他说:“我没有计算左右两个算式的得数,但是也能判断出它们的大小。”这令其他学生感到不解,教师趁势追问道:“不计算两边算式的得数怎么比较大小呢?”这位学生说道:“这两个算式有一个相同的加数13,我们只要比较另一个加数的大小就能知道两个算式的大小了。因为21<25,所以21+13<25+13。”教师总结道:“对,两个加法算式比较大小时,我们可以不管算式的相同部分,只比较它们的不同部分。按照这个思路,同学们能够比较‘12+13+9和‘12+13+5这两个算式的大小吗?”
在教学中,看似平淡无奇的一道数学题,却意外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比较两个算式的大小时,一般是先计算出两个算式的得数再作比较。但是这位学生有与众不同的解题思路,通过“舍同比异”的方法大大降低了解决问题的难度,也给了教师更多的教学灵感。教师在学生思维的“意外之处”追问,使学生的思维更具创造性,凸显了课堂追问的教育价值。
“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教师善用追问,能够为学生的思维插上翅膀,使课堂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舞台,让学生的思维在品味、沉淀知识中逐渐地发散开来,从而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数学课堂“厚实”起来。
(责编 杨偲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