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轴对称图形教学的探索与点评

2021-03-16李玲芳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教学探索

李玲芳

[摘 要]“轴对称图形”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回顾大量的生活对称实景,堆叠汇聚成对称表象,抽象概括生成轴对称概念。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观奇特,通过观察和操作,概括其基本特征,并能正确判别和辨识轴对称图形。

[关键词]轴对称图形;教学探索;点评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70-02

“轴对称图形”一课是苏教版教材第六册的教学内容,学生虽然首次触及轴对称图形概念,但知识储备里有较多的轴对称实景,可谓经验丰富。教学中教师需要郑重申明,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是两码事,二者相互联系却又有区别,“对称”是对等相称的意思,属于生活语境,“轴对称”则是有着严格定义的几何术语。教学可从学生身边的对称物体入手,再从立体图中抽象出平面图,开宗明义,告诉学生本节课研究的重点不是生活中林林总总的对称现象,而是平面图形对折之后呈现的性质。因此,教学目标设定为对某个具体的图形进行对称判断,而不是泛指的一类图形,避免出现类似“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这样的错误论断。通过营造平等交流的研讨环境,让学生生疑、探讨、阐述,最终形成基本共识。

一、规则不公,引发关注

1.组织猜图形

师:今天老师带大家玩一个猜图游戏,观察物体的一部分,猜出物体的全貌和名称。比一比,看谁猜得准。

(课件播放金字塔、松鼠、电视机、水杯、电脑显示器、脸盆的图形,男女生轮流猜。女生全对,男生全错)

2.引探猜原因

生1(男生表示不服):这个游戏不公平,老师明显偏袒女生,女生猜的都是对称物,而且露出一半,猜中是必然。而我们男生猜的都不是对称物。

师:这位同学的质疑有一定的道理,都怪老师思虑不周,才让女生有机可乘。女生确实猜的都是对称物。为何对称物就容易猜中呢?

生2:因为对称物两个部分的形状相同。

生3:看到半边,就可以复制出另一半。

师:说得对,不是男生眼力不好,而是女生占了便宜,对称物容易猜中。(板书:对称)

3.丰富表象

师(投影图片):生活中的对称物有很多,比如燕子、房子、树叶,还有许多建筑物,它们都具备对称的特征。再如京剧脸谱、埃菲尔铁塔、水立方、凯旋门……)

师:还能说出一些对称物吗?

生:人体、头部、面部、橡皮、苹果……

评析:用猜图游戏导入新课,既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起他们的探究欲,又直指本课教学重点,诱导学生思考归纳对称物体两部分完全相同的特征。教师展示大量对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后让学生自己举例,强化学生对对称物特征的理解。这样一来,具体丰富的感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基。

二、分类探究,提炼特征

1.安排小组操作

师:勾画出一些对称物体在平面上的投影或者某个截面,会得到一些各不相同的平面图形。请开启1号百宝箱,取出模型,分小组合作探究。

2.区分对称与否

师:把京剧脸谱对折后,会有什么发现?(板书:对折后左右两边完全重合)你是怎样对折的?(学生演示,并汇报展示)

师:公交车图形呢?动车图形呢?

师:如果给它们分类,可以分成几种类型?

生1:分成两类,对称的和不对称的。石碑的剪影、公交车图形、人脸图形、衣裙、美工剪刀,是对称的;假山图案、都江堰图案、万里长城是不对称的。

师(指着对称图形):这一组图形有什么共同点?

生2:对折后可以重合。

3.概括概念意义

师: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板书:对折后两边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折线所在直线称为该图形的对称轴。谁能指出公交车图形的对称轴是哪一条直线?五角星图案的对称轴呢?

4.自探对称轴数

师(小结过渡):某些轴对称图形不止一条对称轴。给各图标示对称轴,数一数各有几条?你能原创一个轴对称图形吗?

(学生活动:剪纸、清算对称轴数量、画图等)

评析:教师利用京剧脸谱、公交车、人脸、衣裙、美工剪刀、假山、都江堰、万里长城等图案,丰富的学习材料丰盈了学生的感性认知。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合作交流进行类比归纳、沉淀提炼,最终准确形成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三、动手制作,学用结合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那么如何创造轴对称图形呢?

生1:用剪纸工艺裁剪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2:在钉板上用橡皮筋围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生3:用围棋在棋盘上摆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师:请大家想办法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

(学生自制轴对称图形)

师:你的裁剪手法是什么?怎么保证剪出的是轴对称图形?你圈点的技法是什么?怎么保证圈点的是轴对称图形?(学生的回答略)

师:是的,首先要确定对称轴。只要对称轴两边的图案相同,就能保证成品是轴对称图形。比如,将一张纸对折,随意剪出一个形态,翻开后必然是轴对称图形。

评析:自制轴对称图形活动能让学生内化和运用轴对称圖形的性质,并融会贯通。学生自制轴对称图形时,采用不同的材料、工具和方式,变化非主要特征,保留本质特征,突出以轴为分界线的两边对称(一模一样)的本质特征。学生边操作边反思,边反思边应用,理论联系实际,实物与概念反复循环印证。这样,学生就做到了概念重构与自我总结。

本节课优势明显,一是顺应学生需求,符合儿童心性。以游戏引入,通过对称的物体容易被猜中引发争议,制造认知冲突,引起关注。研究时,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动手操作,质疑、释疑,逐步沉淀提取概念,使轴对称图形概念的建立顺畅通透。二是重视学生经验的积淀,鼓励自主研究。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反复验证,手脑并用,学用结合,运用多种制法画出轴对称图形,将具体物象与抽象轮廓无缝对接,融为一体。

(责编 罗 艳)

猜你喜欢

轴对称图形教学探索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