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主学习,放开探究限制

2021-03-16王凯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1年2期
关键词:后教自学目标

王凯

[摘 要]“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验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求积经过,初步掌握笔算方法和竖式书写格式,理解算理,学会“用旧知解新题”的策略。这一种技能训练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目标;自学;后教;笔算乘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60-02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内容,由于是计算教学内容,所以重在技能训练。因为传统的导入法,如游戏导入、激趣导入、故事导入等有时难以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产生实效,因此,课始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果断地摒除那些“欲说还休”的“引言”,直奔主题,直接引导学生研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免去许多繁文缛节,为课堂的重头戏“自学”留足时间。

一、直言目标,指导自学

【教学片段1】

师:一起来了解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请细细品读。

呈现学习目标:会正确规范地笔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不进位乘法。

师:如何达成目标呢?

(虽然让学生自学,但教师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给学生提供翔实可靠的自学指南,让学生参考自学)

呈现自学指南:

(1)仔细阅读教科书46页例1(看插图,看文段,观察算式),先看小刚的算法,再看小红的算法。

(2)重点检视笔算乘法的竖式格式,思考:第一步,先用哪个数位上的数字去乘14?求出积。第二步,用什么数位上的数字去乘14?求出积。两次得到的积怎么对齐数位?最后需要将这两个积做什么运算操作,才能正确求出最终的结果?

(5分钟后,让学生做与例题同类的题目)

【评析:目前,很多教师教学时热衷于采用自主学习的模式,“生本位”的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主流,教师在教学中也乐于“简政放权”,让学生在操作探究活动中“自导自演”,经过长期的历练,学生已经大致掌握了自学的方法。加之没有教师的干预和干涉,学生放下心理包袱,更容易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也形成自学习惯。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就要用自学指导的方式指引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慢条斯理、张弛有度的学习习惯。】

二、先知先觉,辨析算法

【教学片段2】

师:下面开始自学,看谁能无师自通,正确做出课后配套检测题。

(学生认真阅读教材,教师巡查并督导学生自学;要确保学生阅读教材的时间不低于5分钟,严防弄虚作假、滥竽充数)

师(出示图2):老师把例题写在黑板上,谁来说说小刚的算法?

生1:先将12套书平均分成3等份,化整为零,这样12套书被分成3堆,每一堆书有4套,先计算出4套书的总价,最后用4套书的价钱乘3,就是12套书的钱数。

师:我们再来看小红的计算方法。她这种方法来源于什么呢?谁来说说小红的算法有什么奥妙?

生2:这一算法用到的是乘法分配律,先把12套书分成10套和2套共2堆,因为10堆是整十数,所以可以利用整数乘以整一十数、整一百数的计算法则,进行“添零求积”,然后将个位套数2乘以14,轻易得出2套書的本数,最后将2堆书的本数加起来就得到12套书的总本数。最后将这种方法改成竖式法。

师(在学生说到竖式里第一步乘积为28时):这一步计算是不是很眼熟?没错,14[×]2这样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上册已经学过。

师:谁还有疑虑吗?0为什么可以不写?

师:今天我们学的笔算乘法和上学期学的笔算乘法有什么区别?

生3:被乘数14乘完乘数个位上的数后,还要再乘以乘数十位上的数字,然后把两个积错位相加。

【评析:学生自学后,教师让他们展示交流、畅所欲言。教师除了组织好学生的汇报展示工作,还要主导话题,主持场面,让各种观点不断碰撞,全方位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让学生针对教材上的两种算法充分发表意见,将自己的读书心得和盘托出。教师适时的点拨提升,目的在于沟通不同方法的逻辑关联,尤其是小刚的做法可以与乘法的结合律关联,小红的解法可以与乘法的分配律关联,小红的算法其实就是乘法竖式的算理来源。这样不但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学生在自主解析和自主研讨中更能深刻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

三、试练查错,再讲评析

【教学片段3】

计算:23×12;42×12

(教师请两名做错的学生上台“复盘”,要求其他学生判断是否存在差错,与自己的对照,检查自己是否做错;同桌互评互议,对解题方法以及常见错误进行辨析)

【评析:练习是检验学生自学情况的重要手段,学生在做题时能进一步印证自己总结的算法,查漏补缺,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用实践来反证理论,找出学习难点和困惑点。】

师:找出错误的举手!

(教师用红色粉笔圈出错误,再进行批注,不擦除原题)

师:真理到底掌握在谁的手里?请大家各抒己见,说清理由。

(教师要引导学生查明出错的原因,并结合教学重难点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交换检查作业,交换批改,正确的打钩,错误的打叉,错的务必要搞清出错的症结,有困难的可向老师请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笔算方法,请简述一下计算时的注意事项。

【评析:错例是不可多得的生成性资源,可遇不可求。集体纠错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对算理和算法再认识的过程,也是对方法和技能的一个收获过程,在自主学习中隶属于“教”的范畴。把学生的错例公之于众,进行集体评议和评析,加深了学生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便于学生牢固掌握新知,这种先知先觉的“超前传授”是必不可少、一针见血的“教”。】

巩固练习:

1.笔算结果。

(1)21×34;

(2)33×31。

2.补充竖式:

3.体育器材室添置了22个铅球,每个43元,共花了多少元?

【评析: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开展的精准定位的强化训练,对学生巩固新知大有用处,使学和教的配合更为紧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完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笔算,请说一说注意事项。

综上,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教学过程,逐渐建立“自学—交流—试做—纠错指导—提升训练”为轴线的教学范式,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只是在学生自学间隙中的一种调控,是针对学生无法跨越的阻遏处的一种疏通和点化,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的自学更顺畅,更迅捷。学与教的“双剑合璧”,不但能使课堂效果更加理想,也能使学生的研学技艺更加高强,学生能够逐步养成主动汲取知识的好习惯。

(责编 童 夏)

猜你喜欢

后教自学目标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先学后教”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