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机制研究

2021-03-16江剑敏欧忠辉

关键词:商科共育园区

江剑敏,陈 敏,欧忠辉

校、园、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机制研究

江剑敏,陈 敏,欧忠辉

(福建商学院 国际经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6)

持续提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在于解决其“应用”的需求。以商科为例,要分析并满足随地区商贸发展能进行自我调适并成长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探究高校、专业园区和企业在产教融合中不同的动机及其合作条件,结合实证提出“知识递进、业务顺承”的培养工作思路;构建三方联合培养的业务驱动模式,探索“搭建、熔炼、移植”的团队化定向培养运作机制,为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新思路。

产教融合;校园企;商科;应用型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产物,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1]但大众化的教育如何保证应用型教育的质量,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持续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这一背景下,各高校的商科专业该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人才培养如何满足地区内商贸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应用”的需求?其中,产教融合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该如何“落地”成为地区商科类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人才培养定位

商科人才应以培养符合高校所处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商务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商科人才培养有两个基本的要求,一是地方性要求,即商科要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二是应用性要求,即要求其培养的人才满足经济尤其是商贸领域中产业、企业发展所需的应用能力的需求。[2]

以福建省为例,高校在明确商科人才培养定位时,显然应服务于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等地区经济发展重大战略的需求。省内各高校在把握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时,既要考虑商科的一般特性,还需考虑如何围绕环海峡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实际,开展人才培养、学科拓展理论研究及产学研创新实践,谋求为地区商贸领域发展及相关产业、产业群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服务。

(二)人才持续性需求分析

商科本科专业因其自身的学科属性及与经济社会中商贸领域发展的紧密贴合性,还应着力于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商贸领域发展对人才的持续性需求。

以商贸领域中较为典型的外贸行业为例,经项目组调研了解,福建省的外贸发展约以2013年为界限大致可区分为传统外贸和外贸新模式、新业态两个阶段[3](见表1)。

表1 福建省外贸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分析

从发展周期来看,福建省外贸行业的发展变化随着新技术、新经济的推动呈现急剧发展的态势。传统外贸自1979-2013年先后经历了爆发式增长、高速增长并最终趋于稳定、缓慢增长等历程,而跨境电商的出口和进口在较短的4年、3年时间先后开始进入相对稳定、匀速增长阶段。总体而言,各类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行业变化越来越快。

为此,对于商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高校需重点关注本地区商贸领域发展对人才的持续性需求,培养能够紧密契合地区商贸领域发展及其环境的急剧变化,并能随着自我调整、适应及成长的应用型人才。

二、校、园、企联合培养理论依据

(一)企业用人需求分析

据项目组对福建省企业商科类岗位的用人反馈座谈发现:被调研对象几乎一致认为新入职毕业生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明显脱节,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商科新入职毕业生星级评价表

注:根据调研问卷整理,评价星级所用的数据为平均值。

企业反馈毕业生和用人需求脱节不仅仅体现在综合业务能力、心理适应能力,还包括在校内培养过程中经常忽略的工作习惯以及态度养成等方面。其中,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中的业务技能评价较高,但对综合运用评价相当低。对心理能力中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职业习惯中的注重细节、计划性和目标性评价也较低,对毕业生的责任意识普遍反馈较差。

(二)“校、园、企”联合培养的理论依据

1. 不同产教融合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分析

以商科为例,对现有的校企、校地(校地企)、校协企等不同产教融合模式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分析发现,这些产教融合模式实施推行层面存在较多局限性,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效果上也存在短板,具体如下:

(1)校企合作,由高校和企业直接对接开展。双方基于各自的合作诉求,能够较深入地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但局限性也非常明显。一方面,受限于双方的合作意愿,不论是高校学科和专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或企业的发展战略重心改变,任何一方没有继续合作的意愿,都有可能导致人才共同培养无法延续;另一方面,企业及其所属的外部经济环境不断变化,有可能削弱甚至丧失维系现有校企合作开展或持续进行的根基。

以商科中较为典型的外贸产业为例,根据调研了解,福建省传统外贸和外贸新模式、新业态的企业在用人需求上存在较大差别,在开展校企共同培养人才方面的意愿也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传统外贸企业及工贸企业由于其发展进入稳定期,其用人需求主要来自偶发性的人员流动,每次招聘人数也较少,希望招聘到“直接能用”的员工,其和地方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合作意愿并不强。

各类外贸新模式、新业态企业,如较典型的跨境电商产业,企业在面临不同的发展阶段(生命周期阶段)、不同的业务领域、各企业个体的发展差异、企业实力及管理者意愿强弱等呈现出多样化的用人需求,在与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的合作意愿及合作形式上存在显著区别(见表3)。从发展阶段来看,企业仅扩展期与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有较强意愿,实际推进还要受管理者的观念以及企业投入资源预算等影响。为此,高校和单个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找到一家经营稳定增长(扩展期)并对人才有持续性需求、具有较强的合作意愿、有能力且愿意为共同培养人才提供资源支持的企业较难实现。

(2)校地(校地企)合作,高校与地方政府或通过地方政府与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合作。由地方政府为人才培养提供资金、场地、政策等便利,但人才培养的“行政”特色明显,其规模以及培养效果容易受地方政府的行政行为和政策变动制约。当然,如果地方政府能够为高校具体的学科及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供长期支持,持续投入资源及予以政策扶持,则极有可能获得较好效果。

(3)校协企合作,主要是校企通过行业协会开展人才共育。但行业协会在参与校企合作过程中有经费投入产出方面的权衡,在商科领域的校协企合作多倾向于采取开展收益性的专业认证培训等模式开展人才共育,合作形式较为单一,实际效果不太明显。从调研情况来看,在商科领域多数受访企业也并不认同采取校协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

表3 跨境电商企业用人需求、培养形式及意愿评价

2. 合作动机分析

随着“互联网+”等新科技、新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人才培养更侧重专业化、个性化、综合化,更强调人才的“应用性”。为此,学校、产业园区及企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相对一致的利益诉求。

(1)高校合作动机。从高校培养商科应用型人才情况看,随着地区商贸领域面临新技术、新经济的推动,商科相关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所面临外部环境呈现急剧发展的态势,各高校也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紧密对接本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需考虑建立及完善相关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机制,从而保障人才培养平稳“落地”,实现人才培养长期、紧密地和产业战略、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接。

(2)企业合作动机。企业介入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的是希望获得所需的各类人才,和高校开展人才培养合作有较强的现实需求。

调研显示:第一,相比工科岗位侧重专业化的技术技能及专业领域的经验积累,在商务管理领域对应用型本科的人才需求根据行业环境、企业发展不同阶段以及企业文化等差异,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在人才的专业化、个性化、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实际要求更高;第二,企业招聘的应届毕业生虽然比社会招聘人员在各项综合能力上的评价低,且入职的毕业生短期流动率较高、培养成本较高等缺点,但一旦新入职的毕业生能够稳定下来,对企业忠诚度、与企业的契合度及发展潜力要比外部招聘效果要好;第三,企业对参与高校各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均有较强的合作意愿,其中兼有商科和工科岗位招聘需求的企业,绝大部分倾向于优先和高校在商科领域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

(3)园区合作动机。近年来,各类专业园区开始关注配合园区内企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产业园区介入参与企业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展合作,目的是强化面向园区内企业的人才服务,树立服务品牌的声誉,为招商引资提供助力。其中,以商贸或工贸类为主导的专业园区在招商领域侧重于以服务为主打进行竞争,相比以研发或纯生产为主导的园区,这些商贸或工贸类为主导的企业流动性更高,竞争也更加激烈,存在明显的相互挖员工的现象。对福建省福州市园区情况调研也表明,以商贸或工贸类为主导的产业园区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意愿要比以研发或纯生产为主导的园区合作意愿要强。

3. 校、园、企共育人才的逻辑路径

前期实践证明,通过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校友会或产业园区等各类“平台”来整合企业零星的用人需求,可以克服单个企业用人不足以及校企合作缺乏可持续性的难题。[4]主要的思路是:汇集企业的“零星需求”到高校和园区的“集中和分类培养”,再回归到单个企业的“个性化培养”,实现人才共育的可持续化。为此,校、园、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逻辑路径是:高校和企业以产业园区平台进行对接,利用产业园区的集聚功能,将园区内企业相同、相似的人才需求进行汇集,实现需求的成组化、成班化,从而在规模及教学实施上与高校以学科和专业为基础的自然班级进行对接,从而实现在高校以教学班授课、在园区以集中培养及以小班和小组为单位的分类培养,并对接分散到企业中按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构建

据前述分析,高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培养的内容要紧密贴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强调要“与时俱进”地适应经济与产业的急剧变化;单个企业与高校开展长期性的人才共育,企业需考虑共育人才的成本,面临投入较多资源、耗费较多时间精力,和实际企业只需“零星”人才及阶段性人才需求波动的矛盾,也有涉及能不能把人培养“对路”、培养的人能不能“留得住”等顾虑,实际合作可能性及可持续性均较差;园区有和高校开展人才共育的积极性,但需要企业提供专业和业务层面的对口支持,也希望通过园区内企业的参与来提升企业对园区的归属感。显然,“校、园、企”三方合作需克服各自短板,基于各自的利益诉求构建联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工作机制。

(一)“校、园、企”联合培养的工作思路

依据校、园、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逻辑路径,将具体的人才共育工作内容划分为知识积累和业务提升两个方面,从而构建“知识递进、业务顺承”的工作思路(表4)。其中知识积累的工作内容经历了专业知识、业务知识和职业知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通过校内集中授课(以高校教师为主)掌握本学科及专业相关的基础课程知识,培育学科及专业素养,为后续学习打基础;其次,学生进一步通过校内及园区的核心课及涉业务的实验实训类课程学习(以高校、园区及企业共同授课形式),并根据需要由园区及企业开展集中或分类授课培养,将前述所学的学科及专业知识逐步和企业生产中的业务对接,促进“知识业务化”;最后阶段由园区根据企业需要,并结合学生个人意愿,将学生分散到园区内各企业具体岗位中进行个性化培养,促进专业知识和业务知识的职业化过程。

考虑工作内容和业务的递进性关系,学生成长培养过程可以安排为业务认知和基础应用、虚拟化业务和演练性业务、实际业务和团队运营管理等逐步递进的培育阶段。显然,在联合培养的初期,园区及企业就开始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通过开展认知实习、实践实验课等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业务认知,培养学生基础性的技能和应用能力;进一步通过校内的虚拟业务软件和园区及企业提供的业务展示、业务“试水”结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和能力;最后,通过园区集中化的岗前培训和企业个性化实践实习,在具体业务和岗位中实现学生的职业化蜕变。

(二)“校、园、企”联合培养的工作机制

1. 培育对象的动力研究

校、园、企三方通过“知识递进、业务顺承”开展联合培养活动,立足培养者的思维及立场,建立在受培养对象(相关专业的学生)都乐于学习、并认真参与三方的培育活动。但这可能更多的是培养者一厢情愿的想法,在实际运作效率及效果上难以得到保障。为完善三方联合培养人才的工作机制,还需结合培育对象的学习动机,研究维护和激发其积极性的模式,促进共育的实施效率和实际效果。

项目组发现,维系“校、园、企”培育对象进行持续性学习的动机更多来自其与业务相关的“成就感”,包括认同成就感以及业务获得实质进展的成就感。实践表明,在园区和企业在面向特定群体的学生联合培养时,如果一开始就重视培养学生对行业企业以及业务基本认知,强化学生对与即将接触行业企业及未来即将从事业务的了解,学生较易产生一种“认同”成就感,对相关行业企业以及业务认可,对作为受培育对象这一身份的认可,继而对涉及相关业务的学习产生较强的动力,并认同企业给予的能力提升的价值;同时,培育对象进一步接受来自园区及企业的业务指导,一部分企业直接将业务引入到校园让学生进行试水,学生通过实际业务的开展直接获得业绩上的进步,就从认同成就感顺利升华,变成了为提升业务而不断寻求自身知识和能力突破的主动学习者,这个过程笔者将其命名为“业务驱动”模式人才培育。

以跨境电商为例,园区和企业讲师在校内授课时,不仅局限于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业务案例给学生演练,为学生解析,而是直接开设真实的跨境电商运营账号,指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业务操作,并适当引导学生开始第一笔业务,企业在选品货源、物流支持等提供配套服务。学生付出努力、体验业务过程,并收获了订单成交带来的满足感或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也产生了自我提升及进一步强化学习的动机。

表4 “知识递进、业务顺承”的工作思路

2. 基于团队“搭建、熔炼、移植”的定向培养运作机制

根据项目组实践观察发现:较为有效的培育模式是类似于“创业组织学习”的模式,[5]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不是一个人在学习,而是搭建成团队基于业务过程开展学习,以团队形式认识和适应学习环境,并在团队磨合过程中开展业务学习、形成团队组织规范,以团队形式享受业务成果的激励,并初步形成有凝聚力甚至有一定业务竞争力的团队。

调研显示:在外贸新模式、新业态领域,如跨境电商产业,用人单位的负责人普遍对这种经过团队磨合的毕业生更加青睐,并且更乐意直接将整个团队吸纳进企业,部分企业还愿意提供平台及资源让团队自主运营,整个团队以合伙人的身份加入到企业系统中成为其子公司和分公司。

为此,“校、园、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运作机制,可以概括为基于业务驱动的团队化“搭建、熔炼、移植”的培养机制。在人才共育开始阶段,既由学生基于共同的目标或兴趣组团搭建团队,以小组形式接受“校、园、企”在校内集中培养、园区内的集中和分类培养及企业的个性化培养,通过团队的磨合、凝聚及重组并基于业务学习、业务激励等业务驱动过程培育形成团队,并以团队形式定向对接到园区及企业中。

四、结语

(一)“校、园、企”联合培养机制的评价

随着新经济、新技术的冲击,绝大部分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是动态变化的,同时企业发展不同阶段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动态的,企业更倾向于招聘对外部环境有良好适应能力并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毕业生。从人才培养的应用性考虑,需要各地方高校能够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人才。然而,多数企业并没有持续成批量的用人需求,与现有高校以学科和专业为区分按教学班授课的模式相冲突,高校单独为某个企业持续性地提供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较难实现。

“校、园、企”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通过汇集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以园区为平台和高校的集中培养对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落地”提供了一个解决思路。

(二)进一步完善思路

第一,联合培养实施过程中平衡企业投入资源和企业获得人才的利益。高校及园区应坚持公平导向,事先综合衡量各园区企业在计划投入资源、参与意愿及企业过往的参与情况来分配人才资源,并根据实际投入资源及参与情况,确保企业投入资源和实际获得人才的大致均衡;并对培育对象进行适当的引导及分流,确保区内企业在人才共育中投入资源和人才获得的长期性平衡;高校及园区应避免“关系”导向,避免受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影响,更不能为了短期内获得某个企业的“好感”而损害区内其他企业的利益。

第二,专业园区介入共同培育项目的定位及尺度。显然,产业园区应坚持“服务”的导向,定位于为园区内企业提供“对接服务、平台服务”,为服务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必要的费用支持和资源投入;园区企业在开展共育过程中,应避免和区内企业在人才获得上相互竞争;把握好“人才服务”的主业方向,避免“本末倒置”和区内企业同业经营和“争利、逐利”,偏离主业与区内企业同业竞争的结果只能导致区内企业产生信任危机,最终损害园区的服务品牌和整体利益。

第三,确保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地更新培养内容,尤其是在校内培养环节的教学内容更新。从“校、园、企”联合培养的内容来看,通过“业务驱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实际承载主体是园区内各个企业。为此,一线企业通过日常经营及业务活动来对业务知识和经验进行持续性提炼总结,并付诸于个性化培育中,从而保障了教学内容与地区经济及本企业经营和业务的发展变化的实时对接。

第四,高校、产业园区和企业在操作层面对接,保障联合培养工作的持续、高效开展,并确保参与企业获得人力资源的实际质量。从“校、园、企”联合培养的全过程来看,其核心应是把握“业务驱动”的实施。园区内各企业应充分利用园区提供的对接及平台化服务,积极对接园区培育服务的实施活动,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业务特征,协调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准确把握将企业业务引入到培养过程的节点;并为保障“业务驱动”的真实效果,提供师资、资金及其他资源等全方位支持。

[1] 潘懋元. 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J]. 中国高教研究, 2001(12): 16 .

[2] 吕红军.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建设的策略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J]. 2020(1): 80-85.

[3]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7: 34-35.

[4] 江剑敏. “零星”需求岗位类专业实行“集散式”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讨[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 2013(4): 32-34, 45.

[5] 丁岳枫. 创业组织学习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06: 47-48.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for Cultiv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s in School-Park-Enterprise Cooperation

JIANG Jian-min, CHEN Min, OU Zhong-hui

(Dept. of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rade, Fujian Business University, Fuzhou 350016, China)

It is vital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s to meet the local demand fo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work looked at the sustained demand of talents for the reg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case of business discipline to explore the different motivations and cooperation conditions of integrating universities, designated parks and enterprises. And it also considered the operating conception of knowledge-advanced business practice and the business-driven model to carrying out the tripartite training mechanism of team building, melting and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o tra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talents.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school-park-enterprise cooperation; business; application- oriented

G645

A

1008-0627(2021)02-0100-07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素养培育、能力递进、产教互融’:校、园、企联合培养外贸类应用型人才机制研究与实践”(FBJG2018025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区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及影响机理研究(72072033);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校、园、企’共育跨境电商创新人才研究”(201901139031)

江剑敏(1979-),男,福建福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产教融合。E-mail: infosmiling@126.com

(责任编辑 赵 蔚)

猜你喜欢

商科共育园区
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中国学生商科留学报告》:中国留学生扎堆商科热度不减理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