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探讨
2021-03-16胡忠莲
胡忠莲
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近一年内在我院行妇科肿瘤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平均分为两组后分别给予不同的术后处理措施,经过14d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血流速度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发生率为0%,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6%,且观察组的平均下肢周径低于对照组,平均下肢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作为临床中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新型药物具有出色的实际疗效,该药物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科;肿瘤术;深静脉血栓;诊治;预防
分类号:R473.73
引言:
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状,其主要是因为患者在手术需要长期卧床休养,从而导致患者血液流通、循环速度下降,最终导致血液在深静脉中出现异常凝结。深静脉血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其在多种外科手术术后均有出现的可能性,而妇科肿瘤术则比其他外科手术更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症状。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一般外科手术的术后发病率在30%-50%左右,妇科肿瘤术患者在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概率在7%-45%左右,其整体发生率最高可以达到55%。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其可能会造成患者残疾或者死亡,且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对较高,故临床中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现如今,对行妇科肿瘤术患者采取深静脉血栓预防措施已经在临床中广泛普及,本文主要针对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我国临床医学的持续发展带来更多的参考价值。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近一年内在我院行妇科肿瘤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0例。观察组年龄区间在35-65岁,平均年龄为46.74±3.21岁。对照组年龄区间在35-66岁,平均年龄为47.21±3.61岁。参与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经我院临床影像学检查均发现存在肿瘤类疾病,包括70例恶性肿瘤和30例良性肿瘤。
(二)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给予注射葡萄糖注射液250mL和丹参川穹嗪注射液5mL,每日注射一次,持续给药14d。
给予观察组患者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注射方式为皮下注射,给药剂量为4100IU/0.4mL,每日注射一次,持续给药14d。
(三)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周径进行对比检查,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的血流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对比分析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二、结果
经過14d的治疗周期之后,发现观察组中无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症状发生率为0%,而对照组中则出现8例深静脉血栓患者,发生率为16%。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下肢周径为20.65±0.32,而对照组则高达28.36±0.48,这说明对照组患者普遍存在下肢肿胀的迹象。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流速度发展,观察组的平均血流速度为0.89±0.13,而对照组则为0.61±0.11,这说明对照组患者的下肢血流速度明显降低,血流循环效率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和阻碍。
三、讨论
深静脉血栓是行妇科肿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状,导致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如下:一是手术行为需求和患者的术后状态导致患者体内血液流动速度降低,尤其是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在内的多项身体系统、脏器的活性均会受到直接的限制和影响。临床研究显示,行妇科肿瘤术的患者年龄普遍偏大,且患者普遍存在肥胖的表现,多数患者会同步伴随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疾病,而这些因素均属于引发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为了给手术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患者在术前需要接受灌肠和禁食,且在缺乏液体补充的基础上,多数患者会表现出血液浓缩、脱水等表现。考虑到手术本身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时间的麻醉,患者的血管扩张幅度明显,且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损失一定量的血液,血液会呈现出明显的浓缩迹象。最后,患者术后长时间的卧床休息也是引发深静脉血栓的关键因素。当患者保持卧床休息的状态时,其下肢肌肉组织相对较为松弛,且存在多种因素会导致患者的腹压增加,如腹胀、半坐卧位、腹痛等。在重力因素的影响之下,血液回流至下肢时会遇到诸多阻碍,血液流动速度缓慢,更易形成血栓。二是患者所用药物会导致自身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且在血流速度受到较大限制的情况,更容易出现深静脉血栓的状况。此外,由于患者自身存在恶性肿瘤,肿瘤组织的存在会持续裂解产物,其在血液当中会表现为血小板数量和凝血因子含量增加,且患者血液的抗凝血因子活性将进一步血浆,这就是造成患者血液高凝的主要原因。由于受到肿瘤疾病的影响,肿瘤组织会呈现出坏死、出血的表现,且在诸多外源性因素的干扰之后,患者容易出现血栓的问题。三是患者静脉壁会因为手术行为而出现不同的损伤,静脉壁在自行修复过程中会导致血液异常凝结,并进一步演变成深静脉血栓。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肿瘤术所覆盖的范围相对较大,且往往伴随着淋巴结清扫操作,在这一操作执行完成之后,患者的血管壁及周围支持组织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而患者机体的内源性凝血系统将启动,后续更容易形成血栓。此外,若患者需要经阴道进行手术时,手术行为本身就会对患者的下肢静脉造成压迫,血液回流受阻明显,且会导致静脉壁受损,这同样可能会引发血栓问题。
当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时,其主要症状表现为低热、下肢疼痛以及下肢肿胀等,尤其是患者属于中老年群体、存在肥胖以及恶性肿瘤症状时其发生率相对较高。实践证明,仅仅通过患者术后的临床观察无法准确判断其是否存在深静脉血栓。这主要是因为当患者出现盆腔血栓后,可能不会伴随着下肢肿胀的情况,故无法依据临床观察结果来进行判断,容易出现误诊的可能性。临床中诊断深静脉血栓的方式众多,包括静脉造影、彩超等,其中彩超血流显像是目前临床中应用频率最高的辅助诊断方式,其在准确率方面与静脉造影技术的表现相似,但适用范围更加广阔,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结果,并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的不适反应。在诸多诊断方式当中,静脉造影的单价相对较为高昂,实际当中难以大范围推广和应用。在本次研究当中,参与研究的100例患者中共计出现了10例疑似深静脉血栓的患者,均给予了彩超血流显像诊断,并发现了8例深静脉血栓,剩余2例患者经证实并无深静脉血栓发生。
临床实践表明,行妇科肿瘤术的患者在术后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且发生频率相对较高,故需要在术后给予相应的预防手段,以达到降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目的。首先,在患者接受手术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评估内容以血栓高危因子为主,如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领、下肢静脉曲张、血栓史等。临床医护人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作出综合评估,给予患者评分后对患者进行分类,共计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三大类别,并在术后分别给予不同程度的预防护理措施。妇科肿瘤术患者应当在围手术期阶段加强水电解质平衡控制,注重液体补充,尤其是在接受灌肠和禁食操作时,更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态,确保液体补充充足。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需要对其血凝状态进行检测,确保患者的血凝状态能够维持在可控范围之内,一旦发现患者存在异常情况,则应当在术前给予低分子肝素加以控制。在手术过程中,同样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凝状态和血流状态,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大大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的效果,且需要避免手术行为对患者下肢静脉造成过度压迫。此外,手术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操作力度,避免对患者的组织造成损伤,且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尽量缩短手术时间,避免患者出现大量出血的情况。伴随着手术时间的缩短,患者的麻醉时间也会相应减少,这都有利于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实际发生概率。若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失血过多的情况时,则应当给予成分输血或者新鲜血液。需要注意的是,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避免行双下肢静脉穿刺操作,并尽量减少使用可能会对血管造成损伤或者刺激的药物。术后需要避免使用止血剂,且需要鼓励患者在床上做下肢屈伸,当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尽早鼓励其下床活动。患者在卧床休养阶段应当每日对下肢进行按摩,若发现患者存在血凝状态高,血液流速慢的情况时,可以采取袖带脉冲加压措施。最后,手术之后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体征,包括体温、血小板、腓肠肌压痛、凝血功能等,一旦发现患者出现高凝表现,需要立即给予低分子肝素用于治疗[1]。
从深静脉血栓的治疗现状来看,患者在行妇科肿瘤术后是出现深静脉血栓的高峰阶段,一旦发现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不仅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更要进一步抬高患者患肢,加快血液循环速度。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式众多,包括抗凝、手术和溶栓三种形式,其中抗凝药物治疗方式在临床中的应用频率最高,抗凝药物的使用不仅可以控制血栓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起到预防肺动脉栓塞的目的[2]。
丹参川穹嗪注射液是临床中常用于治疗深静脉血栓的传统抗凝药物,其有着多年的临床应用历史,目前已经形成了系统的药物应用流程和方式,但其实际疗效相对较差,无法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不可否认的是,丹参川穹嗪注射液确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且临床应用经验丰富,对于用药时机把握准确。丹参川穹嗪注射液在本质上是控制血凝的药物,其主要作用在于改善患者的血凝状态,从而达到降低血栓发生率的目的[3]。
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则是近年来得到医学领域高度重视的一种药物,其在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方面的实际疗效早已得到了临床验证。在本次研究当中,观察组患者中无深静脉血栓案例,这也充分说明了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的實际临床疗效,且观察组患者在下肢周径、血流速度等方面的表现也要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主要诊治技术为彩超血流显像,而在患者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则可以显著提升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实际效果,该药物的疗效显著,可以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霞. 探讨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及预防措施[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2013, 23(5):2383-2384.
[2]韩素新, 张国英, 朱洁茹. 深静脉血栓形成在老年妇女妇科肿瘤术后的诊治及预防[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8(2):86-87.
[3]王芬.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诊治与预防[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7(63):40-41.
215450170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