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教学衔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1-03-16丛钊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医学英语衔接大学英语

摘要:通用英语EGP与医学英语ESP之间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关系,而是存在一定的逻辑联系。作为专门用途英语的医学专业英语,是各医学高校普遍开设的专业课程,但是目前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二者之间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衔接,不利于医学生在两门课程中获得最大的收获。本文将探讨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的有效衔接途径,为医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从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衔接和教学方法衔接等角度阐述了二者进行有效融合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医学英语;衔接

分类号:H319.3

大学公共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虽同属大学英语课程,但其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大学公共英语至医学英语课程的整合和衔接是影响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二者一直以来不应存在割裂,而是应为互补关系。后者实际上是对前者的延伸与扩充。对医学院校学生而言,在结束大学英语课程必修课之后,都会在高级阶段增加医学专业英语的学习,以满足相关领域学习和工作的需求。探索二者的有效衔接过渡模式,能够完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有效提高医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大学英语与医学专业英语课程整合衔接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本科教育英语教学课程基本要求》(2007版)中明确指出:英语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改革,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顺应这一趋势,我国各大高校均开始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在大学英语高级阶段开设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我国于2007年正式发布《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将普通英语类和专业英语类等课程有机结合,但是长期以来,大学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之间泾渭分明,大多数改革都仅限于简单地在大学英语的提高阶段加入专门用途英语课程,而非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因而没有形成一个统一、连贯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首先是师资力量薄弱。医学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有其特定的词汇和句式篇章结构,同时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医学专业知识。普通英语教师本身教学任务重,再加上不具备医学专业知识,所以一般难以胜任。而医学专业教师虽然医学专业知识丰富,但大多数英语口语欠佳,语言学知识欠缺,又都没接受过系统的语言教学训练。所以,长期以来,由谁来上医学英语课成了争论的焦点,医学英语难以形成稳定发展的规模。那么要想解决这个困境一个可行的办法是将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课程进行有效衔接并整合,帮助医学生从两个课程中获取最佳的学习效果。外语教研室教师中,具备医学基础知识学习背景的教师较少,虽然其英语语言功底良好,但缺乏必要的医学专业知识,影响教学的广度以及深度。所以如何加强医学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次是目前的医学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兼顾彼此。目前大部分医学高校选用的大学英语教材均为普通英语教材,无论在课堂组织上还是教材整合上都没有体现医学专业特色。大部分学生在大学英语入门阶段没有接触到医学相关的英语知识。但是医学英语本身专业术语多,句式结构复杂,文章阅读难度较大,如果前期没有任何的医学英语基础知识铺垫,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限制了学生医学英语综合能力的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此外,目前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课程设置和课时结构不合理,有待调整。大学英语课时较多,总学时超过200学时,而医学专业英语往往只开设一个学期,30学时左右。而且开课时间较晚,为最后一个学期开设。种种因素导致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二、我校大学英语--医学专业英语设置情况

第一、二学年:开设大学英语课程(共256学时,平均每学期64学时,共四个学期)。第三、四、五学年:开设医学专业英语(每门课程32学时),包括;医学英语(临床、预防、影像第七学期;),药学英语(药学、药物制剂第五学期),护理专业英语(护理专业第五学期),生物英语(生物制药、生物技术第五学期),食品英语(食品质量与安全第五学期)等。存在的问题:主要还是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来讲述基础的医学知识,还不能在真正意义上达到培养医科学生英语专业应用能力的要求,与国际上通称的医学用途英语还有很大的差距。其次,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和医学英语课程虽然在理论上同属大学英语课程,但课程大纲相对独立,教师队伍截然不同,彼此缺乏沟通和交流,这使得教学活动仍然受到各自学科的束缚,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不难发现,受到学生英语综合水平差异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阶段感觉难度较大,医学英语教学不能满足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专业英语学习阶段停留在把英语教材翻译成汉语阶段,没有展开有效地英语教学。

三、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衔接对策及建议

首先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教学团队合作。鼓励英语教师与医学专业教师展开合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讲座、听课等方式帮助英语教师积累医学专业知识,为后续的医学专业英语教学打下基础。

其次是优化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课程设置,构建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在一系列语言与专业结合的课程组织模式中,目前的大学英语课程趋向语言的极端,而医学英语则趋向专业这一极端,真正能融语言与专业教学于一体的课程只是一种理想状态,更可行的是分别在语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加入彼此的元素,使语言课程专业化,使专业课程语言化。以专业学习能力为主线整合课程是基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成立的国际医学教育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于2002年2月颁布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包括7个领域反映教育结果的指标,其中“沟通技能”、“信息管理”和“審辨式思维”三大领域属于核心领域。而教育部于2007年9月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英语语言教育的目标与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中对“沟通技能”、“信息管理”和“审辨式思维”三大核心领域的要求是一致的,医科学生所应具备的这些专业学习能力,完全可以借助语言和医学专业相结合的平台进行培训。

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衔接具体措施

1. 按照课程设计的四个基本步骤,即制定目标、组织教材、实施教学和评估学习,以核心模块为组织形式设计大学英语-医学英语的整合课程。

2. 结合医学高校的专业特色,以大学英语公共基础课为切入点,奠定后续医学专业英语学习基础。大学英语教师在头两年的基础课学习中,应该导入一些医学英语的知识,如医学英语的构词法特点,句式结构,在语言技能如听、说、读、写、译等方面融入医学专业知识和健康信息,这样可以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同时,润物无声的进行医学英语教育。

3. 两个学科的教师分别在教学中融入该模块的内容,原有的大学英语课程将被“情景化”、“专业化”,而医学英语课程将更具备语言教学意识。两门课程以核心模块的形式被连接、整合起来,因而将具备共同的教学目标、互相渗透的教学内容、一致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以及互相呼應的学习评估方法。

4. 以医学英语专业学科内容为依托,衔接医学英语教学。通过查阅医学英语文献,研习医学英语学术报告,听医学英语学术讲座等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言技能,同时也能避免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与医学专业不想关的弊端。开设以医学学科内容为依托的大学英语课程内容可以有效地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从语言技能知识学习过渡到专业英语课程的学习,让大学英语和医学英语之间有效衔接,成为实用性课程。

5. 充分考虑医学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学阶段融入医学场景的职业化模拟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把医疗工作环境中的各个场景引入到英语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学习平台锻炼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创造撰写英语病例和英语医学文献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知识学习到语言操练应用的转变。

四、结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科研的广泛交流,英语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医学生的英语水平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通过分析得知,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衔接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缺乏相关的医学英语背景知识,急需拓展医学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二是医学英语教师队伍需要扩大,医学英语教师多为英语专业出身,缺乏相关医学背景,没有衔接意识。最后,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二者没有进行有效的课程整合,不利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整体发展。进一步加强医学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结构,才能促进医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祖乐.本科医学院校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现状与对策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2020.2.15.

[2]李雪梅.大学英语至医学英语阶段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校园英语,2017.7.25.

课题来源: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医学院校大学英语与医学英语衔接现状调查研究,课题批准号:GH20520

作者简介:丛钊(1983.05-),女,吉林吉林人,硕士学位,讲师,吉林医药学院外语教研部专业外语教研室英语教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3100501908298

猜你喜欢

医学英语衔接大学英语
图式理论在医学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医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
过渡试点课医学英语词汇记忆调查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