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层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2021-03-16王秀蓉陆娟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凝血功能应用效果

王秀蓉 陆娟

【摘要】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讨层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抢救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8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层级护理(实验组),另30例接受基础护理(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在进行层级护理之前,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和常规组进行对比差异经过统计学分析无含义P>0.05。在进行层级护理之后,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含义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进行抢救时,可以采用层级护理的方式,这样可以显著改变患者的凝血功能,治疗效果更佳明显,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层级护理这种护理方法可以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护理中予以推广。

【关键词】层级护理;重症颅脑损伤;凝血功能;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80例于2019年4月至2021年四月期间在医院进行重症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①各患者均满足重症颅脑损伤的判定标准;②各患者均签字表接受此次护理;③各患者病歷资料齐全。并将其平均分为两个组,其中实验组40例,进行层级护理;常规组40例,进行基础护理。对照组:护理方法时间2-39个月,平均为(21.2±1.3)个月,年龄35-68岁,平均为(45.2±1.2)岁,女性22例,男性18例;观察组:病程时间2-39个月,平均为(21.6±1.2)个月,年龄34-68岁,平均为(45.8±1.1)岁,女性21例,男性19例。两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无含义(P>0.05)。

1.2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层级护理,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护士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和心理素质,选择护理丰富,操作熟练的护士,并且要求护士之间相互帮助。2)告知家属要积极配合,要求家属为颅脑手术患者准备好必要的衣物等。3)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对患者的的病情进行评估,  提前准备好应对突发状况的方案[1]。4)预防护理感染,要根据患者口腔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方式,预防患者口腔内感染,通过使用排痰机或者雾化吸入的方式及时给患者排痰;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引流管。

1.3指标判定

根据患者血功能指标的对比来评估效果,血功能指标: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显效: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减少;无效: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不变。记录实验组的凝血酶时间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得出患者血功能指标[3]。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患者的血功能指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采用计量资料t进行检验,若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功能指标情况

护理前,常规组(n=40),凝血酶时间(15.63±1.54)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2.62±3.21)s,实验组(n=40),凝血酶时间(15.36±1.73)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1.78±4.62)s。护理后,常规组(n=40),凝血酶时间(14.67±1.2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1.78±4.62),实验组(n=40),凝血酶时间(11.43±1.25)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28.94±4.78)s。t检验值:护理前凝血酶时间(t=0.699,P=0.486)、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1.038,P=0.302)。进行层级护理之后,凝血酶时间(t=10.524,P=0.001),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t=6.462,P=0.001)。

护理之前,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与常规组对比经统计学分析无含义P>0.05。护理之后,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与常规组对比经统计学分许有含义P<0.05。

3.讨论

颅脑损伤是临床学上很常见疾病,尤其是重症颅脑损伤,病情十分凶险,很可能会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在手术急救的时候难度很大,护理的要求也比较高,急救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选择效果更加好的护理方式。

常规的护理方式,只是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急救,监测,护理等,其效果有限,不能满足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需求。层级护理方式涵盖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的各个阶段,也涵盖了清洁,监测,护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并且明确了各个的责任,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3]。使用层级护理的方式,也可以及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增加对患者情况的了解,减少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也便于护理人员更好的进行护理,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在本研究中,分别记录了实验组和基础组在护理前、护理后的凝血酶时间,然后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实验组护理前凝血功能指标与常规组对比差异P<0.05,统计学分析无意义,护理后实验组的凝血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P<0.05,统计学分析有意义。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中使用层级护理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凝血功能有所提高,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对比常规护理,层级护理的效果更好,该护理方法应该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阮娟娟. 快捷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保健营养 2020年30卷23期, 23页, 2020.

[2] 张亚男, 杨慧. 层级护理模式在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抢救中的效果[J]. 当代护士(学术版), 2020, 027(006):177-180.

[3] 杨清亚. 综合性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 004(006):168-170.

1182501705368

猜你喜欢

重症颅脑损伤凝血功能应用效果
亚低温治疗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
亚低温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研究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