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化·学术化·特色化:地方普通高校学报选题策划的实践与思考

2021-03-15魏净李仲先付丽萍

出版广角 2021年1期
关键词:金沙江普通高校选题

魏净 李仲先 付丽萍

【摘要】 在内涵式、国际化发展背景下,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的转型之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选题策划作为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头等大事,理应顺势而为,从以往的外延式野蛮生长转为专业化、学术化、特色化提质增效的发展模式,才能在打造高校学术品牌的同时助力区域发展建设。《攀枝花学院学报》的“金沙江文化”特色专栏坚持以科学专业、学术文本、特色品牌三个理念策划选题,整合学报的资源和优势,提升杂志的学术力,为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的选题策划提供了借鉴。

【关  键  词】 地方普通高校学报;选题策划;《攀枝花学院学报》;“金沙江文化”;特色专栏

【作者单位】魏净,攀枝花学院学报编辑部;李仲先,攀枝花学院学报编辑部;付丽萍,攀枝花学院学报编辑部。

【中图分类号】G232【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1.012

长期以来,高校学报在传播学术成果、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科研进步、引领教育风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统计,2001年底,我国社科类高校学报种类便达到了1130余种,超过以往任何时期的学报数量总和。然而,急剧扩容有违学术期刊发展规律,导致这一时期的高校学报普遍存在学术资源稀释和结构布局不合理两大问题。正如学者朱剑表示,“全、散、弱、小”是高校学报普遍问题[1],如何转变办刊思维,彰显学报特色,提升学术质量,成为学报界的关注重点。

选题策划是指在选题信息收集、整理、构思、分析等一系列编辑工作基础上制定的全面、科学、高效的策划方案,是编辑出版工作的头等大事,对高校学报的“双效”有重大影响。为此,本研究以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的选题策划工作为切入点,结合《攀枝花学院学报》的“金沙江文化”专栏展开深入分析,就新形势下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的特色化建设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科学专业,精准策划实现选题最佳效益

1.坚持正确导向不动摇

地方普通高校学报是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传播思想、文化、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导向作用,不仅要服务于高校发展,还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大局建设。

首先,选题策划工作要立足于党和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保证选题的正确导向不动摇。《攀枝花学院学报》自2013年开设“金沙江文化”专栏以来,时刻以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为选题原则,成功推出了一大批优质选题。如有契合可持续发展观的《从生态文化视角看攀枝花市的可持续发展》等选题,也有反映西部大开发的《攀枝花打造四川南向开放门户的路径思考》等选题,还有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线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研究》等选题,直观表明了地方普通高校学报重视选题导向、坚持创造性转化的选题原则。

其次,注重选题策划的全面性和深入性,从不同学科专业、不同视角展现选题的多元价值,以传播各种新思维、新观点、新理念和新知识,从而反映我国社会的真实发展状况。《攀枝花学院学报》在“金沙江文化”专栏中策划了文学、经济、民族学、政治学、哲学、艺术学等各式选题,不仅包括传统文化理论研究,也包括现代社会的实践分析,为地方普通学报编辑出版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2.契合时代发展主旋律

地方普通高校学报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理应积极回应时代关切,策划的主题应该是反映时代最核心的课题或社会高度关注的课题。近年来,学术期刊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拓展。一方面,选题策划不断精确定位,多角度契合时代发展主旋律;另一方面,从国家发展、时代变迁、文明演进的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挖掘选题,更多地体现问题导向和现实关怀,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筹共赢。

从前者角度看,《攀枝花学院学报》在“金沙江文化”专栏中打造了一系列主旋律选题,如2017年第6期的《金沙江文化模型构建》呼应了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后者角度看,“金沙江文化”专栏不仅有宏观角度的文化选题,还有从民族、服饰、文字、习俗等微观层面打造的优质选题,通过不同视野、不同学科、不同内容的选题结构多维度展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和少数民族的现实生存困境。

3.立足全面,长期精心筹划,避免“急就章”

与图书出版相同的是,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的选题策划工作也应贯穿编辑出版全过程,立足全面,长期精心策划,避免“急就章”降低学报的内容质量和水准。

首先,要提前介入、充分参与学术创作过程,以作者优势、内容优势为学报质量保驾护航。《攀枝花学院学报》的“金沙江文化”专栏一般刊载的是本区域各大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的稿件,如四川大学、西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并在作者创作的过程中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如在2018年第3期刊登的《攀枝花阳光康阳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一文创作过程中,专栏编辑不仅配合作者提前进行田野调查活动收集资料,还主动帮助作者查阅、核实史实依据,通过编创人员的合力谋划和精心打磨保证了内容的高质量和研究的高水准。

其次,要以重大基金项目选题策划为依托,切实提升学报的影响力和专业性。近年来,《攀枝花学院学报》不仅在文献数量和研究规模上呈现日益上升趋势,在基金资助文献数量和等级方面也不断提升。如2020年基金资助文献量达到83个,其中包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項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及多个市级、校级科研项目。围绕重大科研基金项目展开选题策划和组稿、约稿工作,折射出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的精品意识和专业意识,对提升学报综合竞争力大有裨益。

二、学术为本,恪守学术自信挖掘优质选题

1.立足学科、人才优势策划选题

普通高校学报作为地方高校科研成果和学科建设成果发布的重要窗口,提升其学术实力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充分发挥本校的学科优势,通过专题策划展示多元成果,以此提高学报的质量、影响力和学术价值。攀枝花学院作为教育部布点在川西南、滇西北的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冶金工程以及多个省级特色专业。2017年,攀枝花学院成立了全国首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院。

基于这些学科优势,《攀枝花学院学报》首先在“金沙江文化”专栏中开发了一系列优质选题。如《袁复礼调查攀枝花铁矿考》以科学研究为切入点,凭借学科优势构建选题,切实提升了高校学报影响力。其次,为了与新时期高校出版工作定位相吻合,《攀枝花学院学报》在选题策划中积极发挥人才优势,通过多元化渠道组稿和约稿,尽可能保障学报的学术价值水准。如充分发挥“学术出版经纪人”职能,在“金沙江文化”专栏中刊登了大量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等作者群体的研究成果。最后,在选题内容上不断贴近社会现实,刊发了《攀枝花本地方言比较句的四种特殊句式》《攀枝花市农民增收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等文章,凸显了《攀枝花学院学报》的社会服务定位,扩大了学报规模,提升了学术影响力。

2.避免同质化选题

避免同质化选题是提升高校学报学术影响力、构建学术品牌的有效手段。在学术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地方普通高校学报要将品牌化运营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通过开发品牌选题维护学报形象。

首先,从深挖学术精品选题层面看,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应立足高校实际,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报的内容定位和读者需求开发选题,以此避免同质化现象,实现品牌化运营目标。《攀枝花学院学报》设置“金沙江文化”专栏的初衷就是为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以此作为学术影响力提升的保障。

其次,从学术选题的品牌维护和管理层面看,应優化学报学术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学术生产力。在打造“金沙江文化”专栏过程中,《攀枝花学院学报》通过学术交流引进了大量外校专业作者,并鼓励硕博研究生、青年学者积极投稿,为提升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做了充分准备。

3.理论与实践并重

理论研究和实践指导是评判科研水准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地方普通高校学报要在策划工作中注重理论选题的挖掘(前提是选题具备理论贡献)。尽管近两年《攀枝花学院学报》“金沙江文化”专栏中的文章内容风格不一,研究多元,但其共性在于选题具有创新性。如有的选题验证了原有理论在新的时空条件下是否适用,有的选题则补充了原有理论。业内人士认为,学报编辑每天要审读大量稿件,往往容易产生倦怠,若大多数稿件仅是“不痛不痒”或是“泛泛而谈”,则难以引起编辑注意 [2]。只有新的议题、新的理论、新的方法和新的发现才能让编辑耳目一新,为学报价值提供新的增量。

另一方面,选题要能经得住检验,能为现实实践提供具体指导。《攀枝花学院学报》创立“金沙江文化”专栏的目的在于服务高校学术交流和地方文化传承,若选题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而不具备实践引领性,则背离了高校学报的功能定位,与社会服务脱节。

三、彰显特色,立足区域文化提升学术价值

1.凸显地方性选题特色,深度挖掘区域资源

地方普通高校在综合科研实力难以与重点大学、重要研究机构匹敌的前提下,要深挖区域文化资源,以地方性选题彰显学术特色和科研个性,这是内涵式发展背景下的有效策略。

地方性选题特色如何实施?首先,要立足区域资源,多元、立体、全面彰显选题特色。《攀枝花学院学报》以“金沙江文化”专栏为依托,自创办以来大量网罗地方性特色选题,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区域文化研究,也包括微观层面的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研究,涉及人文历史、地理结构、资源能源多个方面,在凸显学术特色的同时为区域文化传承与弘扬提供了有益助力,其中不少选题作为重点研究项目还得到国家、省部级基金项目的大力支持。

其次,选题要具备鲜明的问题意识,为区域发展提供理性思考或科学分析。《攀枝花学院学报》近两年在“金沙江文化”专栏中推出了一系列反映现实问题、引发社会思考的优质选题,如2020年第3期的《易地搬迁对凉山彝区贫困户生计模式的影响——基于昭觉县金曲地莫村的调查》针对少数民族扶贫问题展开实际调研,2019年第3期的《基于SWOT分析的攀枝花市三国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就现阶段区域文旅发展提出具体建议,2018年第6期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发现史考》为区域资源开发提供了参考,等等。

总之,回归问题意识才是回归真正的学术,地方普通高校学报只有以特色选题、特色专栏建构特色品牌,才能切实提升其学术价值。

2.提升应用型选题比重,凝聚学术特色

目前,大多数地方普通高校都已完成从传统本科教育向应用本科教育的现代化转型目标,但其学报特色却未能凸显。业内人士认为,决定地方高校学报的学术特色,使其成为“不与人重复、具有独特面貌的要素是编辑的品质、学识、工作态度和作风等,当这些因素作为物化形态体现在学报编辑出版工作中时,便形成了学报的文化品位和学术层次”,即学报文化[3]。由此可见,学报文化是学报质量、影响力高低的决定性因素,而选题策划作为编辑出版工作的头等大事,理应彰显学报文化特色,与应用型教育目标步调一致,从而实现地方普通高校真正的转型升级。

作为“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和“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的建设高校,攀枝花学院近年来不断优化学报体系建设,多次组织编辑团队赴各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实践培训,并且在“金沙江文化”专栏中加大了对应用型选题的开发与设计,如少数民族医学研究、区域资源开发勘探、社会扶贫问题解决等,尤其是近两年康养旅游方面的选题层出不穷,不仅切实体现了学报的学术定位和价值选择,也为地方文化建设、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朱剑. 从扭曲到重构:四十年来高等教育与高校学术期刊关系的演变[J].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4):1-11.

[2]张黄群,贾峰,孙静,等. 科技期刊专刊/专栏策划中的“为”与“不为”——以《南航学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8):929-935.

[3]温学兵,王秋萍. 地方普通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策划与建设——谈《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栏目《运筹学与控制论》建设[J]. 编辑学报,2016(4):394-396.

猜你喜欢

金沙江普通高校选题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开挂的“金沙江”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行走金沙江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写实与抽象:金沙江岩画考古认知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高接换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