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庄自然观在中国传统绘画当中的体现

2021-03-15徐娟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期
关键词:传统绘画自然观老子

摘  要:老庄思想对我国传统绘画有着多方面的渗透,很多画家在思想上受其影响,于是在绘画上也潜移默化地将其思想体现出来,这样既扩大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力,又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不断得以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老子;庄子;自然观;传统绘画

道家理论的创立者是老子,庄子是老子学说的最重要的继承人和发展者,《道德经》和《庄子》则是道家理论的代表[1]。道家的宗旨就是:“崇尚自然、讲求无为、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道家的“自然”是一种天然的状态,不带任何假的东西,没有任何做作,是本来的、自然的流露[2]。道家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源头之一,不仅对中国的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远,而且中国绘画艺术也深深地打上了道家思想的印记。

何谓“自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自,自己;非他因而自有。然:这样。(1)“所谓狭义的自然是指除去人类及人类文明以外的自然界;所谓广义的自然,就是包括人类、人类社会乃至人的思维领域的整个自然界。”[3](2)“自然”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名词,自然界;形容词,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涉,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副词,表示理所当然[4]。(3)《庄子·内篇·德充符》中说:“常因自然而不益生。”王弼《老子注·五章》:“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万物自相治理。”这里的“自然”都是指人或事物自由自在的发展变化,顺任自然而然而不随意增添什么,不受任何外界的干涉。(4)指道。三国魏何晏《无名论》:“自然者,道也。”(5)指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与名教相对。三国魏嵇康《难自然好学论》:“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从欲则得自然。”

“自然”所传达的是一种状态、自然的本性以及内在的精神,亦即宇宙万物本然状态所体现的基本精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朴素无华、自然而然等都是本文研究重点。道家思想崇尚虚无、重意向、重自然,与儒家重现实、重理性、重人工截然不同,以此也就有了对后代艺术形式的区分,如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宫廷绘画与文人绘画等等。

一、老子的自然观

老子是先秦道家的创立者,他在动乱的时代探索自由观、人生观、世界观、宇宙观、政治观、认识论等哲学思想,主张对待万物的思考要回归于自然纯朴状态,引导人们去效法自然、顺应自然以及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

第一,“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所说的“自然”与“道”是相互依存的,是一种自然无为的本然狀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至高体现。“无为”在《道德经》一文中也多次出现:“为无为,则无不治。”“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老子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违背自然规律,是顺应自然界万事万物的本性发展。“自然”“无为”在道家思想中的意思是一致的。老子用“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来说明天地万物的变化发展不会因外在因素影响而改变其自然的运动规律,万事万物都在无形中遵循着自然界的规律。

第二,“自然无为”。老子认为万事万物都要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人也一样,要顺应自然保持自己的本性,达到一种无为无不为的自然状态。在《道德经》中,多次阐述“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希言,自然”,“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以铺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等观念,这本是一种为政治服务的治国方针,用以维护国家的发展,并没有提及艺术上的审美,但老子的这种观点却反映了人们向往自然之美的精神诉求。“顺其自然”“自然无为”“无为而不为”等思想不仅可以融入到绘画艺术当中,而且可使绘画体现道家的自然观以创造超逸的意境,追求一种自然而然、本真无为的境界。

第三,“朴素虚静”。老子主张朴素思想,面对日常生活中万事万物要保持平常心态,排除过多的思想上的杂念和欲望,不要因纷杂的外界扰乱了自己的内心。所以《道德经》第五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只有做到无欲无求、与世无争才能使自己内心安静下来,找到真我、本我。

总之,老子提出的“道法自然”“朴素柔和”“虚静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等观点都是要我们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并保持自然之本以及至高的精神状态。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不是消极的处世状态,不是要求人完全地无所作为,而是要人顺其自然,保持自己原有的自然本性。“天然”“朴素”“返璞归真”和“大巧若拙”,这些都体现着自然界原有的本色和不加雕琢、修饰的原始状态,也许这就是“道”的最高境界——本源的状态,亦即道家体道、悟道和言道的根本,是对自然最原始状态的呈现。对于绘画艺术来说,用一种自然原始状态进入绘画,才能更好地体会到物象之最根本的东西,呈现出宁静和谐的状态,这样的画面才最能打动人心。

二、庄子的自然观

如果说老子创立了道家的哲学思想,那么庄子则建构了道家的精神传统。处于战国时期的庄子,在顺应自然之性中更注重个人内心的“自在的逍遥、无忧无虑。”庄子在继承老子思想的基础上,把道家哲学思想发展得更加饱满和充分,庄子的哲学思想对后世文学家和艺术家影响深远,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第一,逍遥自在、自然无为之美。“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和“入深山,莫知其处”(《庄子·杂篇·让王》)的归隐生活是庄子所倡导的游观思想的集中体现。庄子认为人一旦做到“天地与我并存,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庄子·天下》),就能从天地万物中体悟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自然之美、事物内部的无为朴素之美,这才是老庄以及绘画中寻找的真美。

庄子和老子的思想一样,都提倡自然,但庄子的“自然”是没有外力干涉、影响的“依乎天理、因其固然。”这种思想境界深层的意义是顺其人性,依事物本源的状态行事,以实现人内心精神的自由。庄子的“自然”一切都在于自然的本性,人也是如此,他认为人的情感不要受外界的现状干扰,更不要因此而打破你自己内心的那份宁静。

第二,向往和崇尚自然精神之美。“眇乎小哉,所以属于人也;乎大哉,独成其天!”(《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天地之谓也。”(《庄子·外篇·知北游第二十二》)庄子内心所向往、赞美的是自然的、本真的内在精神,不是表面的自然现象,无论是人还是自然,自然本性的生活才是最佳的状态。在庄子看来,这种不加修饰的“大美”是自然界万物真实面貌的存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装饰和遮掩的本然状态,是真实和质朴的朴素之美。而庄子的这种本然之美也是绘画艺术的构成之美。

第三,顺应和融入自然规律。庄子推崇天地万物生存的原始自由状态,而这种原始状态就是万事万物处于无欲无求、浑然一体的自然规律。在庄子看来,任何事物都是“道”的体现,“道”是通过“无为”而为,“无为”的结果是“常自然”,“常自然”就是指人类的本质属性“朴”和“真”。只有做到“朴素”“本真”才能融入自然之中。

庄子曰:“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要人们在“游”中体悟自然,通过感悟、体验,去了解大自然,体味自然的精神内涵,进而顺应自然,以自然无为的本性作为人世生活的准则。从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精神上的自由,并融入自然界中,心、身与自然合而为一,保持一种平和宁静之心。

老子自然观思想在庄子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丰富和发展,老子自然观中的“道法自然”“无为无不为”“虚静朴素”等观点都在庄子自然观思想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发。不同之处在于老子注重和关注人生解脱之道,要保持自然的天性。而庄子思想更偏向于对个体人的思考,对人精神上的“逍遥自在”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和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将其思想发展为“无为”“无功”“无名”,以“游”心为目的,不受外界的约束,来进一步体现自然观思想。庄子的“自然无为”理论的运用从治国延伸到修身,从而构成了他人生哲学的一个重要部分[5]。

三、老子和庄子的自然观

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的影响

道家的自然观特别是老子和庄子的自然观是道家思想的精髓,它以一种潜藏的形态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各个层面,尤其对中国艺术中的山水画,其思想直接渗入到创作者内心的灵魂深处。

先秦老、庄自然观蕴含着美学的思想,引起了人对自然审美兴趣的探究。老庄的自然观使人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回归到本我。当现实社会纷乱喧嚣,恩恩怨怨时,与自然相通、与山林相依才能带来心灵的自由。道家自然观使人找到了本源的自己,恢复了淳朴之心,不被世俗名利以及事物所累,内心获得了释放。但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能完全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人在精神层面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人对自己的精神调节是必不可少的,老庄思想正是找到本源自己的最好归属。

随着老庄思想的发展以及影响力度的不断扩大,自然而然地也影响了画家思想和绘画艺术的发展,然而这种思想的发展是符合时代的审美要求的,特别当文人士大夫通过绘画把老庄思想呈现于绘画艺术之中时,可以说他们的精神找到了寄托,在绘画中找到了本然的自己。老庄自然观对后世的文学家以及艺术家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为之树立了审美标准,绘画的语言、构图、内容、心态、审美追求都在追求自然而然、本真、朴素、不加修饰的状态。所以,当个人的最自然的精神层面的东西表现在画面上时,呈现出来的作品是最有深度的,也是最真诚的,这使本我与自然与书画的融合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和境界。

四、结语

由此可见,老庄思想对我国传统绘画有著多方面的渗透,很多画家在思想上受其影响,于是在绘画上也潜移默化地将其思想体现出来,这样既扩大了老庄思想的影响力,又使他们的价值观念不断得以传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尚仁.道家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13.

[2]庞朴.《庄子》的主要思想[M]//.刘贻群,编.庞朴文集(第1卷六家浅说)[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144.

[3]商宏宽.周易自然观[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807.

[5]蔡钟翔.美在自然[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1:5.

作者简介:徐娟,硕士,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猜你喜欢

传统绘画自然观老子
漫画
直觉:爱默生超验主义改革的灵魂
小议中国油画的本土化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与奥康纳自然观的区别
论孔子美学对传统绘画的影响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