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整本书阅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外略读策略指导

2021-03-15李宏健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3期

李宏健

[摘   要]要想开展有效略读,教师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阅读观念,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引导学生采用有效的略读方法,如将扫描式阅读方式与直线式阅读方式相结合、根据文体特点进行略读、做到“四到”、将整体略读与局部精读相结合等。除此之外,还要给学生科学规划和精选略读内容。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略读;策略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07-0018-02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理解文化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在倡导整本书阅读的今天,阅读的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般来说,阅读的方式有精读和略读。在整本书阅读背景下,面对这浩如烟海的知识信息,学会略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略读指导。那么,该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外略读呢?

一、要改变阅读观念和培养对文字的敏感度

“观念是行动的指南,任何改革都是从观念开始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良好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就要重视阅读。教师要改变学生的阅读观念。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一些教师在上课时总习惯用精读法阅读、分析课文,从篇章到段落,从内容到结构,从思想到情感,都要研究个透彻,让学生产生只要阅读就应精读的错觉。其实精读和略读都是阅读的好方法。“精读是一個人阅读思考深度的体现,略读是一个人阅读习惯素养的体现,研究探究治学需要精读,拓展视野提升素质需要略读。”高中的课业繁重,考试压力大,学生能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很少,如果都采用精读的方式,那么学生的阅读量势必会大大减少。同时,有人认为读课外书是在占用学习的时间,读课外书不如多做题。因而出现了很多中小学的图书馆纯属摆设,其中的图书资料严重短缺的局面。略读书籍所花的时间少、收获大,正好可以解决担心占用学生过多时间的问题。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更新阅读观念,培养学生的略读习惯。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王蒙说:“汉语特别是汉字,是讲究审美,讲究联想,讲究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汉语是奇妙且美丽的语言。学生要能够发现汉语的美。一个人对语言的敏感度是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培养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客观环境对人们接受知识的方式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越来越青睐于通过音频、视频等学习知识。能够通过音频、视频等传播知识,是社会的进步。但是,视频、音频等往往过于直观,不能给人足够的想象空间。这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以阅读文字的方式获取知识,让他们感受汉字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对文字的敏感度。

二、采用有效的略读方法

方法是开启成功大门的钥匙。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和速度,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和问题阅读的训练。”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略读方法。

1.将扫描式阅读方式与直线式阅读方式相结合

典籍浩如烟海。学生只有快速阅读才能够更快更多地吸取知识营养。普通人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200~500字。但是经过有目的的训练和培养,这个阅读速度可以提高到每分钟1000字左右。要想进行有效的略读,就不要从始至终都采用一行一行的直线式阅读方式,而是要尽量采用扫描式、跳跃式的段落阅读方式,在遇到关键或重点内容的时候,再适当放缓阅读速度,采用一行一行的直线式阅读方式,且要有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情怀。教师平时要对学生的阅读速度进行训练,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根据文体特点进行有效略读

每种文体都有其固定而鲜明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文体的特点进行有效略读,要学会抓关键、看重点。例如,阅读议论文要抓住论点、论据、论证。阅读诗词要关注音韵、意象等。阅读人物传记要把握人物的经历及感受等。阅读小说要快速、有针对性地把握“三要素”,即人物、环境、情节。人物方面,主要掌握刻画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思想性格的技巧。情节方面,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描写方法等。环境方面,主要把握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师可先在课内训练学生的略读能力。例如,通过略读鲁迅的小说《祝福》,学生应有效把握这一小说的情节结构:序幕描写祥林嫂生活的环境。序幕之后写了祥林嫂的悲凉结局。接着写祥林嫂的“半生事迹”,开端是祥林嫂初到鲁镇,发展是祥林嫂被卖改嫁,高潮是祥林嫂再到鲁镇 ,尾声是祝福景象与“我”的感受。学生还应分析祥林嫂的悲剧形象,细品小说中出现的几处环境描写,如小说结尾描写的祝福的热闹景象反衬出祥林嫂惨死的悲凉。学生更应了解小说的最后一句其实是在写那些“醉醺醺的”“天地圣众”,哪里会赐福给穷人呢?买不起爆竹的穷人们,得到的只是无限的痛苦和悲哀。这个结尾,深化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通过探究,学生了解到这一小说揭示了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迫害和摧残,从而有效把握住了全文的精华。

根据文体特点进行略读,学生可以寻找到作品的“灵魂”,从而可以达到精准有效阅读的目的。

3.将整体略读与局部精读相结合

每一部经典书籍都有其精华之处。因此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可以采用整体略读与部分精读相结合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首先略读“书中的目录、序跋、注释等,学习检索作者信息、作品背景、相关评价等资料”。其次略读全书,大致把握全书内容,了解书籍的基本架构。最后挑选书中较为经典的章节进行精读,以便细细品察作者的语言风格等。

4.要做到“四到”

阅读是自我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强调自我的参与。学生在略读时,不仅要以读者的身份与文本进行对话,还要以作者的身份与文本进行对话。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我于读文章的时候,常把我自己放入所读的文章中去两相比较。一边读一边在心中自问:‘如果叫我来写将怎样?对于句中的一个字这样问,对于整篇文章的立意布局等也这样问。经过这样的自问,文章的好坏就显出来了。”略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一种阅读態度。学生要“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积累言语经验,把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学会语文运用的方法,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在略读过程中,学生要做到 “四到”,即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重点是要边读边思考边记笔记。时间是可以冲淡记忆的,因此读书要留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已是读书人的共识。在略读时,要有针对性地做好读书笔记。毕竟略读就是提纲挈领式的快读,如果遇到精彩之处不认真提笔记录下来,最终就会一无所获。

三、科学规划略读内容

教师要为学生科学规划略读的内容。时下,学生喜欢看题材为玄幻、魔法、修真、异界、重生、返古、穿越等的网络小说。时不时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津津有味,而学生却在底下偷偷看《霸道总裁宠上天》《我的贴身校花》《斗破苍穹》等书籍。笔者通过调查班级学生的读书情况,明确了:大部分学生喜欢看题材为玄幻、魔法、修真、异界、重生、返古、穿越等的网络小说,偶尔看类似于“心灵鸡汤”的文章和《读者》《意林》等杂志。读书是了解生活和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读的书的内容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科教学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知识丰富、思维深刻、人性善良、品格正直、心灵自由的人。”

教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略读指导。一般来说,阅读经典古籍,如《诗经》《史记》《左传》等时,可采用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阅读较为通俗易懂的书籍,如小说《三体》《骆驼祥子》等时,可以略读为主。

教师在规划略读内容时,要充分考虑有关哲学、社会科学、政治、军事、历史、地理等的作品,并最终形成略读作品目录,以便于学生开展有效略读。

总之,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是学生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黄金时期。教师要让学生从根本上改变阅读观念,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引导学生采取有效的略读方法,并为学生科学规划略读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够“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能够深入学习和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   参   考   文   献   ]

[1]  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2]  夏丏尊.夏丏尊文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    农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