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探讨
2021-03-15白玉秀
白玉秀
摘 要: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比知识更具价值,这种价值在写作上更是如此。因此,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成为当前课程改革讨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对想象力在写作中的重要性进行简要阐述,并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从阅读、观察、实践活动、写作方法、教学评价等角度探究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想象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9-011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55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在文学创作领域,想象力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写作是一个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形式,也是一个人想象力的试金石,一个人的想象力越强大,其在文字中表达出的内容则越丰富,越震撼;相反,一个想象力匮乏的人,只能是枯燥地进行客观描述,或者拾人牙慧,难以形成新颖而精彩的表达。但是从目前一些小学生的作文内容来看,想象力匮乏的情况十分突出,例如语言苍白无力,缺乏真情实感;表达中套话、空话居多,缺乏自我想象的呈现;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缺乏对客观事物的拓展与想象,等等。针对此,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语文作文教学中应针对学生的想象力培养构建切实可行的指导策略。
一、做好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也是想象力的重要源泉。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围绕课内外阅读指导,激发学生的想象热情,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教学中,首先,教师应围绕文本词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发散性思考。例如,在《金色的草地》一课的学习中,教师从题目中“金色”一词入手,引导学生围绕文本开头一段话“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展开想象,将作者对金色的草地的感官体验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让思想驰骋在金色的草地上。其次,教师应合理利用图片资源,并配合文字,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实现个性化表达。例如,在《秋天的雨》一课中,教材给出了配图,学生在图片欣赏中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作者对秋天的雨的欣赏与热爱。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新的图片、动画等信息,要求学生仿照《秋天的雨》的描写,以“春天的雨”为题写一篇作文,重点强调作文中拟人句的表达。在仿写作品中,有的学生写道:“春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粉红色给了桃花,一朵朵桃花粉得像一道道粉霞,飘啊飘,请来了美丽的春姑娘。它把雪白给了梨花,雪白的梨花像一片片雪花,飞呀飞,送走了寒冷的冬。玫红色是给山楂的,大的一朵,小的一朵,争着给路人们亮相呢!野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晶色、碧蓝色、火红色……”可以看出,学生在作者创作的基础上融入了自己的想象,形成了相似但独具个性的表达,这对于实现读写结合,提升学生写作的想象力十分重要。再次,教师应结合文本启发学生的逆向思考,引导学生标新立异,即结合实际生活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情境,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语言或者书面表达,在学生的互动与交流中完善表达内容,提升写作能力。最后,做好课外阅读辅导,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教师可以组织创意性的阅读交流互动,引导学生组织“读书会”“绘本设计”“阅读小报设计”“故事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交流课外阅读的心得体会,找到阅读的乐趣,积累阅读经验,激发学生阅读与分享的动机;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创作绘本故事,并在班级内传阅,展开阅读评价与赏析,激发学生创新设计热情,提高学生的想象与表达能力;可以将对文字的感知和理解融入手抄报中,让阅读滋润学生的心灵,充盈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扎实的阅读积累中提高写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在观察中拓宽想象
在写作中,想象不仅要天马行空,也需要脚踏实地。现实生活是想象与创造的源泉,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在体验与观察中积累素材,寻找灵感,从而为想象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习作目标中提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注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利用想象加工实现更加顺畅、准确而具有感染力的表达。
在教学指导中,教师应结合阅读教学,唤起学生观察生活的欲望,引导学生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进行记录,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与作文的内在联系,认识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并在任务的驱动下随时随地捕捉那些看似平淡的生活素材,进而将其融入写作表达中来。例如,在《落花生》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讲解以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以此激励学生观察生活,用真挚的情感赋予客观事物不同的价值,并不断找寻适合自己的表达创作方式,实现在生活中体验积累情感,在文字中呈现情感的良性循环。
三、指导学生写作方法,在创作中发展想象力
写作方法多种多样,有些适合客观描述,有些则适合启发联想与想象。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指导中,教师可以通过方法指导,提高学生呈现、表达想象力的能力。常见的适用于想象力发展的写作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一)原型啟发法
对于许多小学生而言,凭空想象太难,在写作中需要为思想找到一个稳定且有趣的支撑。因此,教师在写作指导中,可以利用范文、例文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观察的表象,并激励学生以此为出发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在原型的启发下获得新的创作内容,这样在充实原型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的自我表达。
(二)看图说话法
对于低年级小学生而言,看图说话是获取信息、发展想象的重要方式,当然,该方法的应用范围不应仅限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应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创作要求,对看图说话过程进行优化设计,并结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创作素材,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实现观察与想象的完美融合。
(三)未来畅想法
小学生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想象,常常用稚嫩而奇幻的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而这也是锻炼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方法。在写作指导中,教师可以以“我想成为一名______”“我想象的未来世界”“二十年后______”等题目激发学生对未来的畅想,让学生在想象中埋下未来发展的种子。
(四)课本剧表演法
教材中的某些篇章非常适合改编成剧本,在小学作文指导中,教师应合理选择教材文本,将编创与表演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创作课本剧,并在表演中体验角色,感受文本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想象丰满人物,充实情节,以提高学生创新表达能力。
(五)词汇联想法
教师在作文指导中,可以鼓励学生由一个中心词发散想象,由中心词不断拓展,最后根据形成的关键词完成作文创作。例如,“桃树—春天—园丁—老师—学生”,在这样的联想中,学生不仅可以引申作文内容,更能够升华主题,提高作文质量。
(六)诗歌扩写法
例如,在学习古诗《乡村四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古诗所构建的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扩写,将精简的诗词语言用现代白话文表达出来,并注入自己的想象,以展现乡村四月的美好风光。
(七)艺术虚构法
这是文学创作最为重要的方法,甚至可以说人类文学发展历史如此灿烂辉煌,其主要归功于作家们的艺术虚构。在小学生写作指导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常见的生活素材,并激励学生通过补充、想象、迁移、改造、整合、夸张等方法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更能够展现自我情感的创作素材,体现想象力的价值。
四、调整作文评价,侧重学生想象力的引导
要想在作文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就应坚持多元化的审美观,即能够包容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够从多角度发现想象的魅力,让学生在开放、宽容的氛围中强化想象创作的内在动机,敢于并乐于用想象填充写作内容。基于此,在小学语文作文评价中,教师应打破传统作文评价的框架,从以下几点出发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引导。
(一)从多个角度挖掘学生作文的价值
在传统作文教学中,一些教师盲目推崇文章的思想性,使得一些小学生的作文过度拔高,陷入假大空的误区。针对此,在课程改革中,教师应打开评价思路,从知识性、审美性、科学性、创造性等角度分析写作内容的优势,并以此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的想象。
(二)在对比中实现对学生写作素养的动态分析
一些教师在作文评价中习惯于“就事论事”,将学生不同阶段的作文独立分开,忽视了学生不同学段创作中想象力的发展。实际上,个体的思维、情感发展是不断变化的,教师应制作学生作文档案,动态分析学生在不同阶段的作文质量,并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评价,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寄予期望。
(三)渗透赏识教育理念
侧重激励引导,减少否定命令,缓和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提高学生对教师意见的认可,敢于突破表达的界限,充分发挥想象与创造能力。
总之,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教师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应切实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科学指导策略,即加强课内指导,鼓励学生回归生活;组织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写作方法;培养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能力,优化作文评价方案等等,从而激发、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将想象力转化为准确而充满感染力的文字,从而让想象为作文插上丰满的翅膀,在更加广阔、自由的天空飞翔。
参考文獻:
[1]马继慧.浅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
[2]吴忠元.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J].甘肃教育,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