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3-15李源
李源
摘 要:初中语文学科是初中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和重点学科,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开展,高中语文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对处于奠基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实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采取有效的举措来改变现状,才能推进语文学科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现状;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09-002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9.012
當前,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特别是高中新课改以及新高考的实施,对初中各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阶段是中学教育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高中学习的奠基阶段,针对新课改的要求,也要及时推进初中阶段各学科的教学改革。初中语文学科是初中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根据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述,目前对于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述主要涵盖四个方面:必要的语文知识,较强的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能力,形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和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法,能够独立思考并具备丰富的想象能力。这样的概述,既符合初中课程标准的要求,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需求,对于指导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新生事物的发展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受传统教学思维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虽然初中阶段已经强调在语文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但是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是不一致的,需要教师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选择有效的举措加以落实。
一、初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教学思想落后
虽然课程改革已成为时代的新要求,但是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追求语文考试成绩依然是很多教师的目标;同时,社会依然是以中考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主要评价依据,这也导致功利化的教学思想影响学校教学。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需要过程的,部分教师认为这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难以出成绩,所以在教学中不够重视。
(二)教学方法落后
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需要选择有利于学生参与和体验的教学方法来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在旧有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但是,很多教师依然在追求应试教育,以教师为中心的讲授法或者“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例如在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学习中,更多是以教师讲解基础知识为主,甚至是教师一讲到底,学生被动地听,形成的印象就是背和记,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不大。在这些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培养有限,不利于学生的进步。
(三)学生主体地位发挥不充分
学生是新课改下课堂教学的主体,居于核心地位,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探究不够。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但是参与课堂的深度和广度不够,特别是主动发言或者表达个人观点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功利主义思想,追求考试成绩,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教育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初中语文学科,是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具有工具性、人文性,是学生了解、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具有奠基性的重要作用,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针对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举措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在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角色的变化对于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因为教师不仅要设计好课堂,还要组织好学生活动,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性的探究活动,才能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
在此新要求下,需要教师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要根据新课改的新要求与时俱进,要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真正使语文课堂成为铸就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高地,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地位。首先,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更新教学思想。要认真学习当前的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改变旧有的以知识为导向的教学思想,认真落实课程改革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次,要实现“以分数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落实生命教育的要求,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落实学科教学的要求。最后,要积极寻求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育的特殊性就是它的工作对象是有思维、有个性差异的学生个体,必须要坚持以核心素养的要求为指导,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念,研究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法、学法的要求,要提升教师掌控课堂的水平,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师自身的知识结构,使其在教学实践中敢于创新,这样的课堂才能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吸引学生。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要培养学生适应其未来学习和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中心是学生,其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新时期人本教育、生命教育的具体体现,所以要想真正落实目标要求,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方法,也需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语文,养成良好的语文学科学习习惯。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因为倾听既是一种良好的品德,更是深度学习语文、学会思考的重要习惯,学生只有学会思考,特别是独立思考,学生的语文能力才会得到真正的提高;鼓励学生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但是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往往就是单向过程,就是被动地听和记,缺乏主动地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就会陷入“应试学习”的怪圈。学生语文素养要想提升,需要学会主动思考,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说出来,这样教师会更清楚学生的思维过程,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同时学生在思考和表达的过程中也会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次,要鼓励学生多进行读和写,因为读书是语文知识积累和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而在写的过程中,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都会得到很大的锻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成长。最后,要结合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虽然教师做了教学预设,但是很多情况下,学生在课堂氛围的影响下会出现教师预料不到的课堂生成,这是学生学习最真实的体现,教师一定要因势利导,把握好教学契机,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
(三)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教师的教学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基于学科素养下的语文教学,必须要坚持以学生需求为中心,以初中语文学科特点为依据,特别是针对初中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针对教材内容有时候比较单一的局限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一些图片、视频资料,直观地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不仅能丰富学习的内容,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积极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体验和探究。情境式教学模式是新课改下非常提倡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探究的各种情境,如问题情境、生活情境等,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针对学生层次的差异性,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同时,学生之间也能互相影响,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和成长。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及时总结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学评价能够进一步优化教师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是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途径之一。
对于教师来说,要注意全面评价学生,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成绩,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激励。同时,在评价标准的设置上,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给学生明确的方向和指导。在评价主体上,注意调动各方面力量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作用。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家长反馈评价等都纳入整个评价体系中,全方面地了解学生,发挥教学评价的考核、激励作用,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但并不意味着对传统语文教学的否定,而是对其的优化和发展,所以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地选择和推进,切勿急于求成。要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教师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要正视现实,不要搞“一刀切”,要采取分层或者差异化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长。
总之,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主要目标。教师要正确面对当前存在的不足,立足于学生学习成长的现实,采取恰当的举措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畅玉萍.基于核心素养理论下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J].考试周刊,2017(83).
[2]赖晓辉.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8).
[3]李服.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