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血液改变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的意义
2021-03-15周素娥曾海华刘笑梅韦展昆
周素娥 曾海华 刘笑梅 韦展昆
(东莞市东城医院超声科 东莞 523000)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是由激素代谢异常或内分泌紊乱而使相关激素与受体发生结合,并通过信号通路传导进入靶细胞,从而导致子宫和卵巢发生一系列病理性病变[1]。该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闭经或月经稀发、肥胖、多毛等,临床主要采用促排卵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虽然患者的排卵率会明显增高,但是其妊娠率依然无法得到提升,因此,有研究者认为该疾病与子宫内膜容受性具有一定联系[2]。通过对子宫内膜厚度的观察可间接地了解到内膜基底层的发育情况,同时结合卵巢血流改变情况,从而对卵巢的升值储备能力进行有效判断。本文就此展开探究,分析采用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血液改变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的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我院收治的5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均于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纳入标准:符合以下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与胚胎协会和美国生殖协会共同制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标准中的两项:(1)患者排卵稀发、无排卵;(2)存在高雄激素血症的临床表现,如痤疮、多毛等;(3)单侧、双侧卵巢内存在超过12个直径在2~9 mm的卵泡,或者卵巢体积在10cm3以上。排除标准:存在多囊卵巢综合征家族史的患者;近3个月采用激素治疗者;存在内分泌紊乱疾病者。将纳入标准的5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视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入院作健康检查的52例女性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年龄25~46岁,平均年龄(31.59±2.33)岁;有16例停经10~15d,有15例停经16~20d,有17例停经21~90d,有4例停经90d以上,平均停经天数(32.47±2.94)d;平均卵泡数量(20.12±1.33)个;平均卵泡直径(6.35±1.72)cm。对照组年龄25~45岁,平均年龄(31.41±2.37)岁;有15例停经10~15d,有16例停经16~20d,有19例停经21~90d,有2例停经90d以上,平均停经天数(32.58±2.81)d;平均卵泡数量(20.66±1.58)个;平均卵泡直径(6.41±1.35)cm。经比较后发发现,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先提醒患者检查前适量饮水,使其膀胱维持在充盈状态,然后指导患者自然平卧于床,取膀胱截石位,使用日立二郎神GE公司生产的型号为HI VISION Preirus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其实施检测,将腹部频率设置为1.5~4.0MHz,经腹部分别连续不同方位地进行三维扫描,接着更为阴道探头,将阴道频率设置为4.0~9.0MHz,并于探头顶部涂抹耦合剂,套上避孕套后对阴道行纵横切面多方位扫描。对子宫内膜厚度(约距离宫底部2cm处,即子宫肌层处到前后壁冠状面内膜交汇处强回声间的距离)进行观察,并对其卵巢内卵泡的形态、大小、特征、最大卵泡直径、卵巢内血流动力学参数等进行观察。所有操作均有同一名影像科医生完成,重复3次后取平均值。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超声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其子宫内膜厚度及卵巢血液参数,包括卵巢内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血流指数(FI)及卵巢动脉搏动指数(PI)。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经比较后发现,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PSV、FI、PI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一种女性生殖、内分泌和代谢发生障碍的疾病,发病率达20%以上,不仅会对女性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其妊娠概率,不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理机制尚未明确,但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且特殊,如卵巢血液的凝血功能异常,进而导致血液形态发生明显改变,令激素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都出现了波动等。据研究表明,激素异常代谢是该疾病的主要病理作用,因患者的卵巢、垂体、下丘脑、肾上腺等参与激素释放和调节的器官发生内分泌活动异常,从而导致雄性激素的浓度增加,令雌性激素的表达失去平衡,在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对卵巢黄体和内卵泡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作用,造成卵泡发育障碍,进一步加重子宫内膜的负荷,致使子宫内膜腺体增生,脱化膜形成发育障碍,令子宫内膜厚度增加[3]。该疾病还会对子宫内膜激素受体的应激感应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令子宫内膜受容性减少,增加了排卵阻碍,令患者的受孕几率大大降低,这也是导致其不孕的主要原因。健康女性的卵巢血管会呈现周期性的活动变化,从而将卵巢内的供血情况有效地反映出来,为卵巢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自身环境与外周环境。因此,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内部血流情况进行观察是对其临床确诊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卵巢内血流速度快且阻力小是因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卵巢内黄体发生异常生长,上调了黄体颗粒层细胞表达,令血管内皮因子的激活与释放有所增加,从而加大了血管壁的通透性,所以减小了血流阻力,促进了血液的流动速度[4]。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目前阴道超声在各类妇科疾病的诊断中均获得了广泛运用,其因为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辐射作用小等优势而获得了临床研究者与患者的认可。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式相比,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对患者的腹部进行连续不同方位的三维扫描和纵横向扫描,通过腹部探头与阴道探头的更换,对不同部位进行准确的扫描。此外,在阴道探头上涂抹耦合剂并套上避孕套后从阴道对患者行纵横切面多方位扫描可以对子宫卵巢的内部情况进行更为直观的检查,通过影像传输系统,将子宫内膜增生情况和卵巢血流参数呈现出来[5]。子宫内膜浅层中有大部分均为功能层,只有一小部分是基底层,而功能层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子宫内膜厚度是检测子宫内膜受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观察子宫内膜特性能够对卵巢功能进行判断。运用超声检查该病患者,可发现其卵巢包膜的回声增强,因为内膜厚度增加,在本次研究中,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比健康体检的对照组患者高,同时该组患者的PSV较对照组快,其FI、PI均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子宫内膜厚度、PVS、FI、PI可作为诊断多囊卵巢患者的主要指标,而运用超声可以对上述指标进行有效观察,从而为临床的诊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要将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多卵泡综合征进行鉴别,后者是一种以双侧卵巢内有大量中等大小的卵泡存在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其血清激素测定表现为雌性激素水平升高,超声表现为卵巢均匀性增大,内见大量约4~10mm的卵泡回声,其卵巢包膜亦无增厚,回声正常。
综上所述,采用经腹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技术不仅可以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子宫内膜厚度进行观察,而且还能对卵巢的血液循环速度和阻力等血流变化参数水平进行观察,对于患者的病情发展检测及治疗方案等具有关键的参考、指导作用,为提高临床预后效果提供有效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