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 仿真内窥镜在阻塞性肺炎中的应用及诊断作用探究

2021-03-15马远洋陈喆

智慧健康 2021年2期
关键词:病理变化支气管镜阻塞性

马远洋,陈喆

(牡丹江市中医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

0 引言

阻塞性肺炎为炎性反应的一种表现,大部分是因细菌、病毒感染所导致[1]。其主要由慢性支气管炎引起,治愈难度较大、病程较长,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较大影响[2]。因此针对该疾病病理变化的诊断检测对制定疾病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率。CT 仿真内窥镜成像技术为螺旋CT 新三维重建技术的一种,使用该技术进行重建、图像处理,可将喉腔发生的病理变化及周围的浸润状况充分展示给医生,辅助医生诊疗,为患者赢取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生存率。该方式不需要插管,副作用较少,应用前景良好。纤维支气管镜对于病情较严重、无法耐受的患者适用性不强。CT 仿真内窥镜可协助引导纤维内窥镜进行活检、治疗,并立体地观察支气管三维形态、掌握管腔外状况。本研究从我院选取在2018 年4 月至2020 年4 月期间经过治疗疾病病理变化和吸收效果不令人满意的阻塞性肺炎患者60 例为调查研究对象,探究不同检查方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详细内容如下文所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选取2018 年4 月到2020 年4 月期间肺部病理变化和治疗前相似,病理变化和吸收效果不令人满意的阻塞性肺炎患者60 例为实验的调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测与CTVE 检查,对比两种检测方式的临床检查结果。60 例患者中男32 例,女28 例,年龄24~71 岁。60 例参加实验的患者均表现出程度不同的咳痰、咳嗽等状况。60 例患者中右肺状况:上叶20 例;中叶15 例;下叶12 例;左肺状况:上叶13 例。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60 例患者均符合《<阻塞性肺炎X 线鉴别诊断>标准解读》[3]中外健康文摘·现代医药学刊(2008)中阻塞性肺叶的相关诊断标准;②所有的患者参加本次实验都是出于自愿,且愿意在实验过程中积极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糖尿病或对实验无法积极配合的患者;②参加其他实验的患者;③有凝血功能方面的障碍及血液系统疾病;④内分泌、传染性疾病;⑤合并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心脑血管和严重的肝脏、肾脏等重要脏器疾病还有免疫系统疾病;⑥精神病史;⑦妊娠、哺乳期女性。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测与CTVE 进行检查,对比临床检测结果,详细记录保存相关数据,以便后续进行对比。

1.3.1 CTVE 检测

使用医院提供的GE Optima CT660 仪器设备,从患者体内的肺尖扫描至底部,尽可能一次完成扫描。调整确定螺距(1.5∶1)、床速(9.00)、层厚(0.7 cm、0.3 cm)、重建层间厚度(0.3 cm、0.2 cm)、重建层间距(0.15 cm、0.10 cm)、管电压(120 kV、0.15 A)等参数。将获取的重新搭建的图像传送至图像工作站进行后续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加工,得到仿真的图像。

1.3.2 纤维支气管镜检测

使用医院提供的仪器设备,指导患者体位,调整仪器参数,为患者检查,得到图像结果。

1.4 分析指标

对比所有患者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检测与CTVE 检测方式的临床检测结果,包括两种检测方式的敏感度、特异性、患者使用满意度等。

患者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共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等3 个部分,总分值为10 分,分值与满意度呈正比,分值越大,患者对此次检测所使用的方式越满意。总满意度=满意度+一般度。

1.5 统计学处理

将本研究的60 例经过治疗疾病病理变化和吸收不令人满意的阻塞性肺炎患者在实验过程中的有关数据录入到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两组经过治疗疾病病理变化吸收不令人满意的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敏感度、特异性、患者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0.05 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对比

记录对比本次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检测结果,两种检测方式的敏感度差异不大(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特异性(93.33%)高于CTVE(33.33%)(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检测结果对比[n(%)]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记录对比本次实验的阻塞性肺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CTVE 检测方式的患者满意度(86.67%)明显高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测方式(71.67%)(P<0.05),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阻塞性肺炎是因人体支气管阻塞而导致的炎性改变,临床表现根据病情发展而变化。早期可无症状或只是在劳动、运动时感到气短,随着病情逐渐发展,患者无法继续进行原先的工作。呼吸困难程度也随之逐渐加重,同时可能会出现体重减轻、食欲不佳、周身乏力、上腹部胀满等。该疾病的病程较长、对健康状况及劳动能力均造成较大影响。不仅对社会生产、经济带来较大的损失,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一般的CT 扫描技术手段对于人体支气管腔内发生的微小病理变化,较不易发现,导致漏诊、误诊发生,不利患者诊疗。

纤维支气管镜可用于肺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病变的临床观察、细胞学检测、活检采用等,可帮助患者发现早期病理变化。该方式被发明之后就广泛应用于临床,在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方面得到较大进展。并可应用于治疗方面,可用于摘取异物、去除分泌物及支气管肺泡灌洗。该方式可以较为直观地查看人体支气管腔的状况,但该检测方式需侵入人体检测,不适合使用该方式的状况较多,对患者的限制性较大[4]。CTVE 检测方式可不侵入人体为患者进行检测,图像的直观性和整体性良好,检测过程没有痛苦,有助于提高患者使用满意度,且其观察支气管表面时可以不间断、整体、多角度、多方位地观察人体管腔及支气管壁的状况[5-6]。与纤维支气管镜对比安全无痛苦,不需侵入人体内检查,可协助引导纤维内窥镜进行治疗活检,可立体观察支气管的三维状况,对管腔外状况可了解[7-9],可在极度狭窄的管腔观察支气管远端状况[10]。但该方式的特异性较差,不可以进行活检[11];对支气管壁糜烂、粘膜充血、下溃疡等状况分辨率较低,对于浅表细微结构所造成的改变现如今还不可以分辨[12];对于阻塞性肺炎经治疗结果不满意的患者,使用该检测方式可以及时发现身体病理变化,从而进行活检,提高生活质量[13]。

本研究两种检测方式敏感度差异不大(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特异性高于CTVE(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VE 检测方式的满意度高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这与CTVE 检测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确定病理变化原因,提高患者对检测方式的满意度有关。CTVE 检测方式为螺旋CT 一种新的三维重建技术手段,可获取患者发生病理变化位置及周围浸润状况的清晰图像,为治疗提供基础资料,促进康复[14]。可不间断观察管腔表面,并进入到较大亚段支气管内[15]。该检测方式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无需插管,副作用较少、重复性较强,从整体观察病理变化,应用于阻塞性肺炎检测效果良好[16]。

刘跃民等[17]通过82 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CTVE 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经研究发现CTVE 可以作为支气管镜技术的补充方式,不仅可以看到阻塞部位的一面还可以观察到较远的位置,可辅助支气管镜活检定位,应用价值较高。沈冬元等[18]对22 例中央型肺癌患者展开研究后发现CTVE检测方式对于疾病的临床诊断与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该检测方式使用简单,安全性良好,不导致患者发生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CTVE 检测方式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本研究结果与之一致。CT仿真内窥镜应用于阻塞性肺炎检测患者接受度较高,安全可靠性较高,可不间断、整体地观察支气管表面及支气管管腔状况,使用简单方便、易上手,适合运用的范围较为广泛,及时、较早地发现患者身体腔内的病理变化,辅助医生诊断、制定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CT 仿真内窥镜应用于阻塞性肺炎检测,患者接受度较高,安全可靠性较高,为临床阻塞性肺叶疾病诊疗提供一种崭新的检查方式,可以多方位、多个不同角度地观察支气管表面还有支气管管腔,为临床治疗提供基础资料,提高患者生存率,可于临床诊断大量的推广和使用。

猜你喜欢

病理变化支气管镜阻塞性
自拟补肺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研究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视觉科学
鹅副黏病毒病的防治
新药:舒心降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