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Vlog对全国两会新闻报道的影响
2021-03-15李彦松
◎李彦松 刘 巍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举行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Vlog这一短视频形式凭借UGC+PGC的生产方式、陪伴性和高度临场化的沉浸体验等成为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尝试。
一、新浪微博“两会Vlog”分析
2020年全国两会,新浪微博发起两会Vlog话题面向全社会征集两会相关的Vlog短视频,希望通过人民视角、轻松的语态讲好两会故事,传递两会声音。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新浪微博#两会Vlog#话题阅读量达4.4亿,共发布Vlog视频1840+条。本文选取6月5日下午13:00该话题热门排行榜中前100部Vlog视频进行内容分析。
人民网共拍摄Vlog25部,比例为25%。一天1~4部的发布频率下,人民网的Vlog内容涵盖了两会的台前幕后:《人民网记者带你看两会:隔空我们也能采访提问》、《他是外卖小哥,也是两会夜归人》记录一线电力职工、铁路信号员、报社夜班编辑和外卖员的日常工作流程,展示不一样的两会视角,拍摄手法平实。人民网的报道选题多样,还特别关注了因为疫情无法在北京实地工作的媒体实习生,《两会实习生的“云”约“会”》、《两会“云”实习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详细记录了远程实习生在不能面对面沟通的情况下如何参与两会报道。
?
新华社推出重点报道栏目“两会观察”,共发布《两个1万亿,直达市县、惠企利民》、《频频刷屏!“新基建”到底“新”在哪儿?》、《两高报告划重点,今年看“法”有哪些亮点?》等7部Vlog短视频,采用全媒体报道方式,与观众共“观”两会。短视频就两会热门议题进行细致解读,将严肃新闻的两会议题“可视化”,让内容更加浅显易懂。
中国青年报共发布6部Vlog,占比6%,其中通过《两会代表直播进京随见随景》等,以青年代表为立足点,屏幕前的观众跟随代表委员从家乡一路来到了全国两会的新闻现场,不光切身感受了两会新闻的生产流程以及地方人大代表和委员们参加两会的过程,还能了解往年会议意见的具体落实情况。
央视新闻发布了6部以两会代表为主视角的Vlog,新浪微博累积视频播放量高达600.6万次。在《人大代表草原萌婶的行李箱里有啥》视频里,萌婶展示了自己从家乡带来的零食、自拍杆和农产品等,实现带货上两会,展现了人民代表和蔼、亲切的一面,拉近了普通民众与委员们的距离。
新华网共发布了12部内容详实、颇具趣味性的Vlog,占比12%。新华网另辟新径,在《人民大会堂直通百姓家,代表委员履职“新”意多!》中展现了年轻的村支书李君将岫云村村民们的生活拍成短视频,利用互联网实现在线履职。《人民日报小编AR第一视角看两会》中记者利用新科技跑两会,带领观众以第一视角走进人民大会堂,为大家带来满满的参与感,新浪微博视频累积播放量达361万次。
在排行榜中,人民网、新华网发布了较多的Vlog视频,位列新闻网站报道量前两位。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广州日报、看看新闻Knews等亦发布两会相关体验式Vlog视频,推动多个热点事件在全网范围内传播。其中,人民网、新华网、新华社、中国新闻网、中国青年报、央视新闻等均处于排行榜靠前位置,对主流媒体引领两会核心议题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在拍摄主题方面,拍摄者充分发挥Vlog的视频日志功能,记录“两会记者的一天”、“代表委员的一天”、“两会幕后工作人员的一天”是主要的拍摄主题,数量共计26部,三类主题总计占26%;以两会具体会议议题为拍摄主题的短视频共有31部,占比31%,详细探讨了5G技术、《民法典》、将颈椎病纳入工伤范畴和建议禁止单身女性冷冻卵子等涉及民生的议题;此外涉及“会议介绍”等科普性质的Vlog有18部,占比18%。除了由记者、两会代表来介绍会议、场馆、技术等基础信息外,最高人民检察院选择了用明星探访的形式,更接地气地来进行两会科普宣传。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到,“两会VLOG”中的短视频大部分偏向于娱乐化、趣味性的个人日志类视频,两会代表委员、媒体机构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到Vlog的拍摄中,其中各级媒体机构是主要的拍摄主体。
二、利用Vlog进行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
1.内容同质化,优质内容制作成本高
目前Vlog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大部分仍停留在对于媒体工作幕后花絮、记者或代表委员日常工作的记录,内容多为碎片化或流水账式的个人日志,在形式和内容上均缺乏创新性,同质化现象严重。
同时,持续的优质vlog的输出需要极高的人力物力成本:vlogger需要塑造一个鲜明的个人形象,掌握视频转场、镜头切换等视频编辑技巧,vlogger本人还需要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除此之外为了流畅地表达,vlogger还需要在纷繁的日常生活中梳理出清晰的逻辑线索,详略得当地安排素材以推动叙事。因此一部优质的Vlog也是需要制作前后的精心打磨,如何平衡Vlog内容质量与新闻时效性之间的矛盾这是媒体机构需要考量的问题。
2.娱乐化的Vlog可能带来新闻软化
全国两会中与普通受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一定是本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两会代表委员的议案等,但是Vlog作为一个轻量的娱乐化短视频,无法在短短三分钟内深度聚焦两会议题,只能浅尝辄止,甚至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两会Vlog中所涉及到的代表委员的具体议题都是偏重于展示具有趣味性的代表委员,如《人大代表草原萌婶的行李箱里有啥》、《豫剧名家网络直播前吃速效救心丸》。诚然这样的题材可以提高受众对于两会话题的关注度,但是过度追求娱乐化的表达和点击量、一味迎合受众的喜好使得形式重于内容,花絮类外围要素的表现重于核心议题的传达,这种“外行看热闹”式的传播方式很可能导致舆论引导效果的弱化,使得严肃新闻软化。同时“两会Vlog”栏目中涉及两会具体议题的视频仅有31部,占比为31%。由此可见,Vlog并不是当下媒体进行新闻播报的主要渠道,Vlog与新闻业的深度融合仍有很长的路需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