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融媒体叙事的百姓视角与体验表达
——以央视新闻疫情报道为例
2021-03-15张明婧
◎张明婧
受到融合文化的影响,主流媒体纷纷打造新媒体矩阵,融媒体报道应运而生,其优势是在跨平台整合资源的同时实现内容融合。疫情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协同电视端和移动端进行融媒体报道,突破了传统电视新闻的叙事范式,例如央视新闻的《武汉观察|总台记者vlog》、《武汉日记》影像志征集等,以主观视角带给观众真实体验。电视新闻,尤其是时政类新闻,需要软硬兼顾,不能停留在传播新闻资讯,更要与用户交流沟通。因此,在报道关乎百姓切身利益的重大事件时,如何在融合语境下讲好故事,做到“解民忧,聚民心”,值得我们探讨。
一、交互与沉浸:技术赋能下的电视新闻融媒体报道现状
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提出了第二媒介时代的概念,指出一种“集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于一体的系统”正在形成,这是对“交往传播关系的一种全新构型”,其中“制作者、销售者、消费者”三个概念间的界限将不再泾渭分明,“双向的去中心化的交流”成为主要特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泛在网络为基础、以沉浸传播为特征的“第三媒介时代”来临,交往传播关系转向以人为中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媒介和社会的关系更加复杂,人与媒介、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不断融合。
在“第三媒介时代”,电视新闻早已摆脱单一终端——电视机,并不断向新媒体平台延伸,为了适应不同平台以及用户的媒介消费习惯,电视新闻也衍生出许多新形态。
(一)电视新闻+短视频
随着互联网用户碎片化的媒介使用习惯,以及社交分享需求的增加,短视频逐渐成为市场风口,主流媒体不断向短视频平台转型。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影像文本是其向短视频平台转型的先天优势,其特点是在保证时长“短”的同时也具有信息量和视觉体验。疫情期间,央视新闻抖音账号发布了“有你真好”、“战“疫”vlog”系列短视频,累计播放量分别为35亿、7.4亿,其中Vlog(视频日志)的应用是近年主流媒体的新突破,不同于传统电视新闻中记者出镜的客观立场,视频日志中的出镜者能够表露自己的主观情感,使视频在呈现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具有情感化色彩。
(二)电视新闻+慢直播
慢直播即长时间、无剪辑的直播方式,虽然从时间上,传统电视新闻直播与电视新闻慢直播的呈现都是与新闻事件发生时间同步,但二者还是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慢直播顾名思义即节奏缓慢,没有剪辑等后期制作的痕迹,最初较多用于人文风景类的直播,而传统电视新闻直播注重时效性,强调在短时间内传播较多的信息量。从镜头上来看,慢直播通常以监视摄像头的画面为主,较为单一,而传统电视新闻直播需根据内容需要切换场景。而慢直播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没有出镜记者或是主持人,用户的参与度增加,其影像文本的意义更多地产生自用户的互动中。疫情期间,央视新闻联合中国电信在央视频发起“疫情24小时”的直播,实时呈现雷神山、火神山的建设进程,其陪伴式的体验缓解了疫情之下用户的焦虑,促进了用户彼此间的互动。
(三)电视新闻+VR浸新闻
随着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发展,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边界逐渐模糊,电视新闻呈现的时空也得到了无限延展,通过移动端或是头戴式VR眼镜,用户可以自主选择新闻场景,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感,新闻内容也是根据用户的选择顺序进行个性化的呈现。疫情期间,央视新闻在VR浸新闻专栏中进行了多主题的报道,从雷神山医院建设到武汉重启,呈现了战“疫”前线的景象。央视新闻采用的VR浸新闻以360度全景式新闻为主,这种类型的新闻没有硬件设备的门槛,手机端、电脑端都可以观看,有头戴式VR眼镜的用户也可自选开启Mobile VR设置,调整合适的参数。这种视觉奇观激发了用户的参与兴趣,使用户沉浸在“无界时空的狂欢”中。
《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在技术赋能下,电视融媒体报道的形态不断丰富,满足用户的交互与沉浸体验,但不可因过度追求新颖的形态而降低对新闻内容的要求,因为媒介形态和技术的运用应当是为叙事服务的。尤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讲好新闻故事对稳定社会秩序、安抚群众情绪具有重要作用,下文将从百姓视角与体验表达两个方面分析央视新闻在疫情报道中的新特点,探究其是如何讲述抗“疫”故事的。
二、百姓视角:承继民生新闻的民本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工作中指出,“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央视新闻在疫情期间除了跟进疫情发展动态,更是继承了民生新闻中民本的立场、态度,将镜头对准疫情期间普通人的生活,积极回应百姓关切,用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
(一)视角下沉:关照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宣传思想战线的重要指导原则,平民化就是对“三贴近”原则的贯彻,在电视新闻中表现为关照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疫情初期,各大媒体主要关注的是全国疫情实时动态,根据统计数据解读疫情发展态势,媒体做到了上通下达、信息公开,而百姓的不安情绪却随着数字上升而加剧。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除了宣传教育,新闻报道还应该有温度,了解百姓生活的真实状况,发挥其社会价值。
疫情期间,央视新闻推出的《武汉观察|总台记者vlog》中,记者拍摄的34则vlog呈现了武汉的外卖、超市物资的供应现状,普通市民居家生活现状,社区居委会防疫工作开展情况,医护人员的工作现状等等。央视新闻联合东方卫视、新浪微博推出的《武汉日记》影像志也呈现了教师与学生的网课日常,重症病房医护的工作状态,武汉解封后普通人的生活等等。这些报道都是通过普通的个体生活轨迹,完成对某一群体生活的写照,从小切口呈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使报道更生动、更具有人情味。
为提高监测系统续航能力,电源采用锂电池结合太阳能充电形式[7],同时为防止阴天太阳能无法给电池充电造成锂电池供电不足,预留了外电源接口,设计了电源切换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原理图如图3所示。当外部电源供电时MOS管原极为高电平,MOS管无法导通,锂电池供电被切断,反之由锂电池供电。在锂电池接口处加了二极管防止外电源电流灌入锂电池中。
(二)立足大众:强化内容的服务性
服务性是新闻媒体的内在属性,也是新闻工作者服务人民意识的体现。电视新闻的服务性主要表现为从受众的需求出发,提供具有实用性的新闻内容。疫情期间,央视新闻的服务性不仅体现在科普正确的防疫知识,也体现在以电商直播扶持受疫情影响的农产品,真正做到服务大众生活。
央视新闻推出的《共同战“疫”》中,通过直播中国驻俄罗斯、西班牙、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大使与当地留学生、华侨华商代表视频会议连线,解读当地疫情发展,提供疫情防范、“健康包”申领、学业规划、职业发展等方面的指导。而针对国内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央视新闻更是发起了“谢谢你为湖北拼单”的融媒体公益活动。央视主播联合知名电商主播和演艺明星进行直播带货,累计销售湖北农产品79.6吨,有效减轻了湖北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损失。央视新闻的系列举措结合了新闻与服务,真正做到了以民为本、为民解忧,彰显了主流媒体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
(三)情感共振:融于故事的意义传递
情感共振是基于对他人情绪的换位思考形成的,是一种理解别人的思想和感受的过程,有助于形成集体情感,使主流价值的传递能够“润物细无声”。疫情期间,做好正面宣传工作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弱化传统的宣教式话语,强化“情感”成为融合环境下主流媒体的宣传特点。
央视新闻在抖音平台发布的《有你真好》合集播放量高达35亿,68集短视频的文案大量使用“辛苦了”、“为你点赞”、“好心疼”、“致敬”、“泪目”等极富情感色彩的词句,赞扬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志愿者的牺牲精神。在36集中,火神山医院护士吴亚玲得知母亲过世消息,含泪向家的方向三鞠躬。一方面,亲情主题使受众更易联想到个体经验,更能感同身受;另一方面,通过呈现医务工作者强烈的个人情感冲突,体现其在国家大义面前的“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将主流价值对爱国、爱家的肯定隐藏在情感叙事中,推动受众认知从微观故事向宏大主题转变。
三、体验表达:适应新媒体的用户逻辑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的叙事形式也不断丰富。社交媒体时代,融媒体报道不仅是媒体生产的内容,更是产品,它需要以人为节点进行更广泛的传播,这也要求融媒体报道在叙事的形式上吸引用户的注意和参与。
(一)第一人称叙事:营造在场感
电视新闻的叙事是以真实性为原则的,在记者出镜报道中通常强调客观性,避免带入叙述者的主观情绪。但在融媒体报道中,受众被视为是参与者,而非旁观者,第一人称叙事能让叙述者直接面对受众,受众能够跟随叙述者的镜头探访新闻事件的全过程,“进入”无法抵达的新闻现场。
还是以《武汉观察|总台记者vlog》为例,总台记者以“hello各位小伙伴大家好”作为开场白,快速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以聊天式的语言拉近叙述者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另外,为了真实呈现社区防疫工作,记者背着40斤消毒水爬九层楼,亲身体验的同时表达主观感受,反映消杀人员工作的辛苦。借鉴vlog的形式是对传统新闻叙事的突破,将第一人称融入新闻叙事,弱化记者身份,强调叙述者以普通人的立场分享所见所闻,使受众成为新闻现场的“目击者”,增强在场感。
(二)超线性叙事:增强参与感
央视新闻开设的VR浸新闻专栏中,采用360度全景式新闻对疫情进行相关报道,例如在《我不停,武汉行!记江城外卖小哥的一天》中,以外卖骑手王胜的自述为背景音,提供“送餐路上”、“送第一单”、“无接触取货”、“测量体温”、“送第二单”、“夜归”这六个场景,拖动鼠标可以浏览每个场景的全貌,其中有文字、图片或视频链接辅助新闻叙事。用户的选择顺序决定了他们获得的叙事文本的建构方式,在超线性的叙事方式中,用户被赋予参与内容制作的权力,相比传统电视新闻的线性叙事,用户能获得更强的参与感。
(三)即时纪录式叙事:增强互动感
随着5G技术的发展,直播成为电视新闻的常用形态。与传统电视新闻直播不同的是,疫情期间,央视新闻开创了“慢直播”的形式——它不需要解说,没有人为干预,不经过任何剪辑,只是即时纪录事物发展的自然状态。这种“慢直播”一是能够呈现最真实的场景,二是能够使用户自行解读新闻场景,还能通过评论区相互交流,形成共同认知。
央视新闻联合中国电信在央视频进行了“与疫情赛跑的中国速度”的24小时慢直播,呈现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进展,直播画面无剪辑,字幕也只有时间、地点与直播标题,用户观看直播就如同在观看监视器画面。就是这样没有干预的直播,给予了用户广阔的想象空间,用户通过在评论区的讨论建构了直播内容的意义。例如为混凝土罐车取名“呕泥酱”、为叉车取名“叉酱”,为高层吊车取名“送高宗”等等,使得用户获得“云监工”的身份认同,极大增强了用户的互动体验。
四、对电视融媒体报道叙事的再思考
在疫情期间,央视新闻的融媒体报道让受众从不同角度看到了抗“疫”一线的景象,并将体验、互动和社交融入到硬新闻的报道中,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方式不再是单向、强制的,而是具有双向沟通属性的,可见融媒转型已经成为传统主流媒体的必经之路。主流媒体逐渐适应了互联网语境下的用户逻辑,在拓展主流舆论阵地的同时,也不忘为用户创造新的阅读体验,但需要注意的是运用媒介技术时应当把握分寸,不可失衡。
(一)坚持以民为本的叙事视角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既要发挥其喉舌功能与舆论引领作用,也要积极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坚持以民为本,要看到“民”所指向的两种身份,一种是线下现实世界中的百姓,另一种是线上网络世界中的用户。电视新闻融媒体叙事既要从小切口入手,关照百姓的现实生活,强化人文关怀意识,又要善于利用媒介技术,为用户提供参与的权力与互动的空间,让用户在彼此交流中构建价值认同。
(二)平衡新闻真实与体验真实
虚拟现实技术让新闻现场的再现更接近现实世界,但这种感官体验的颠覆同样挑战着电视新闻的真实性,用户容易陷入“媒体再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的误判中。一方面,当用户深度参与到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时,新闻来源也变得更加复杂,用户在社交媒体中发布的内容不像专业媒体机构进行证实,因此容易掺入虚假信息,这就需要主流媒体在引用时进行严格的筛查,否则将会对新闻的真实性产生巨大威胁。另一方面,电视新闻融媒体叙事注重体验,这就容易使用户以情感而非理性的态度来感知新闻,虽说情感共振也是电视新闻融媒体叙事中进行意识形态宣传的手段之一,但当感性超过理性,受众对新闻客观性的判断能力就会被大大减弱。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中,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尤为重要,涉及关键信息的重要新闻则尽量不要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营造真实感,这些都是进行融媒体新闻选题策划时需要注意的。
结语
无论是vlog、慢直播还是360度全景式报道,都是新技术催生的新形态,对于融媒体报道而言,新形态是使其区别于传统电视新闻的亮点,但不能因新形态而弱化了内容的价值,而应当利用新形态创造内容价值。在社交媒体时代,贴近生活的新闻报道能够促进人际交流中共同话题的形成,用户观看电视新闻时不仅出于获取新闻事实的需要,更出于意见交流与分享的需要。相较于固定的、模式化的形态,新闻内容和用户需求更灵活可变,在深耕内容的同时给予用户一定的意义生产空间,才能在融合语境下讲好故事,弘扬主流价值,守好主流舆论阵地。
注释:
[1][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李沁、熊澄宇:《沉浸传播与“第三媒介时代”》,《新闻与传播研究》2013年第2期
[3]《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2020-09/26/content_5547310.html
[4]顾洁:《融合新闻叙事的逻辑与原则——以〈雪崩〉〈巨鲨戏小虾〉〈继续活着〉为例》,《新闻记者》2017年第1期
[5]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求是杂志》2020年第4期
[6]林霞:《电视新闻服务性的回归和凸显》,《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8年第8期
[7]吴飞:《共情传播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