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平实之笔书写伟大壮举
——撰写抗“疫”系列时评有感

2021-03-15◎屈

新闻前哨 2021年2期
关键词:时评观点武汉

◎屈 旌

新闻是正在发生的历史,写新闻时评,常常也会有史书作注的庄严感。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样全球性的、重大的公共事件,语言文字会显得既沉重又轻忽,既庞杂又浅白,如何记叙,如何评说,如何凸显,如何弘扬,都是很困难的事。

但作为大众媒体,作为新闻工作者,面对如此重大的题材,不可能甘于沉默。甚至可以说,记录和发声,也是我们和所有武汉人一起抗击疫情,保持信心的重要方式。

源于写作的本能,也出于工作职责所在,笔者从2020年1月23日开始,就一直在撰写与抗“疫”相关的时评,除了楚天都市报全媒体平台上常态化的“抗“疫”快评”专栏,还有一系列重大节点的主题评论,粗略一算,长短无论,大约有60多篇,连缀起来,也算是能以观点和情感,为那段惊心动魄的岁月,勾勒出一个粗略的轮廓,虽浅思简言,也算是尽心尽力,以抒怀克时艰。

回望和总结这一系列时评的写作历程,有许多印象深刻的记忆细节,亦有许多值得反思和改进之处。最为明显的感受是,在注定载入史册的重大事件面前,时评作者虽然要有留存心迹的决心,却不能从一开始抱着树碑立传的宏大想法,尤其是在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轻率的观点和盲目的批判都是危险,唯有抱持着充分的理性,审慎的态度,同时在任何时候都不能缺失人文关怀,以最为平实踏实的笔触,去感知世情,记录细节,凝聚心力,才能在信息与观点的洪流之中,留下一些既无愧于心,也有其价值的声音。

及时发声,同步见证抗“疫”之战

撰写抗“疫”相关题材的评论,是从除夕前夜开始的,那也是武汉正式封城,全面进入战时状态的节点。在那之前,并没有想到这会成为一个常态化的工作,这大概,也与武汉人最初对待疫情的态度相似,节奏的紧张,心情的沉重,意志的坚定,感触的汇聚,都是从那一天开始。当时撰写的评论,原标题是《我们的武汉,愿你平安归来》,刊发时改成了《不服输的武汉人从来不孤单》,阐述了封城之际武汉人的心境,对所有逆行者的感谢和致敬,表达勠力同心、竭力迎战的决心。现在想来,的确是应该改,因为那时说平安归来,还真是为时尚早。之后在撰写“抗“疫”快评”专栏的评论时,时常会有同样的感触,有些话不能说得太早,太满,写评论和抗“疫”一样,需要饱满充沛的情感,更要有客观平稳的心态。

因为,随着防控态势的发展,会不断地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话题,无论是各项防控措施、民众关注的焦点,各方的疑问和顾虑,都在不停地产生着变化。作为新闻评论员,更需要敏锐地去发现每个话题背后所指向的社会心态,所需要去厘清的关键问题,和必须进行的精神倡导。秉持着这样的目标,在持续了两个多月抗“疫”阻击战中,“抗“疫”快评”栏目紧扣住了每一个热点,及时理性地发声——《熬夜的“云监工”们,也是众志成城》、《日子有保障才能安心呆在家》、《大学关爱医务人员子女,是一堂可贵的感恩课》、《雷神山涂鸦画出的是信心和希望》、《疫情当前,岂容恶意抢注投机钻空子?》、《最好的“关门大吉”,最真实的胜利在望》、《不为瞒报行为埋单,才是坚持依法防疫》、《云上赏樱,共赏春天希望的愿景》、《“一码通行”助力复工复产有序有效》、《买买买让人快乐,防防防也不可松懈》、《继续坚守,为防控常态化蓄力》、《让深刻的铭记凝聚起改变的力量》……从日夜鏖战写到八方驰援,从武汉封城写到全民防控,从全力抗“疫”写到复工复产,几乎一步步见证了武汉乃至全中国,这场抗“疫”奇迹的全貌,身处其中,在每日的紧张与忙碌中,或许还不觉得有多么了不起,但回头一整理,一总结,仔细体会其中每个个体的奉献和坚守,再放到全球抗“疫”的大环境中一对比,便真正理解了,这场与病毒的苦斗为何堪称”伟大“,这也是记录并阐述观点的重要意义之一吧。

明辨是非,正向鼓舞前行力量

抗“疫”这场战斗是猝然打响的,轰轰烈烈却也难免千头万绪。初期一定会有摸索和磨合的阶段,也一定会出现有信息乱流和盲区。但是,由于大家都关在家里,又经历着如此重大的突发公共事件,所以会产生比平常更严重的信息饥渴,信息发布和传播的门槛随之降低,由于可以编造和断章取义产生谣言、假新闻的几率也会陡然增加,给公共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谣言和假新闻往往都是极具话题性的,这就给评论员选题布下了很多陷阱,在尽快追逐热点和理性辨别真相之间,需要的是足够的知识积累,冷静的辨析思路和求真务实的责任感。

这种辨别与筛选,也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其一是对消息源本身的辨别。一些其实未经核实调查的事件,凭借网络传播,迅速成为热点,看上去很适合被评论,但实际上连根源都是假的。2020年2月15日,一幅在山东寿光某小区拍摄的雪地巨景“中国加油”的图片,就被传成是在武汉拍摄的,如果不加核实就发表观点,就很容易变成是传播虚伪的感动;还有2020年2月25日闹得沸沸扬扬的“武汉城管抢援助蔬菜”事件,一开始也是传得有鼻子有眼,后来也反转了。值得注意的是,这类新闻往往都是通过自媒体传播,没有权威信源,而且集中出现在疫情爆发初期,后来抗“疫”各方面都逐渐走上正轨,权威媒体报道增多,受众也不再那么慌乱的时候,这种明显存疑的消息,就不再那么容易流传了。这也更加说明,遇到特别吸睛又来源模糊的消息,等一等真相,是多么有必要。

其二是对观点的选择。此次抗“疫”的“观点场”中众说纷纭,但对于奉献精神、担当精神的歌颂几乎是没有争议的。但恰恰是在正面宣传中,更容易出现过犹不及,用力过猛的表达。比如,对于护士集体剃发,高龄、贫困人群高额捐款,怀孕、生病的医护人员坚守一线等事迹的过度渲染和强化,容易让赞扬变成“绑架",忽略了基本的人文关怀,引发读者的情绪反弹;而在宣传抗“疫”工作时,一些不谈问题,只谈成绩、过分吹捧的偏向性,都可能导致民众反感,引发次生舆情。所以,煽情要适度,态度要温和,观点要兼具情感和理性,既不能冷漠僵硬,亦不可放纵情绪。

其三是对语言风格的把控。相对于新闻来说,评论的语言是可以更生动,更鲜明,更具个人风格的。但是在面对抗“疫”这样严肃的题材,还是要适当地注意表达方式,既要通俗易懂,贴近受众,也不可泛娱乐化,流于轻佻,要将热切的关注和冷静的思考,都融入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在尊重事实和公序良俗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温和、切中要害地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引发思考,激励共鸣。

切合主题,大处着眼小处落笔

在这场惊心动魄、万众一心的全民战“疫”中,感想和话题几乎是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的,想要去捕捉所有的热点,去书写所有的感触,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和新闻报道一样,时评同样需要在特定的主题中,集中笔力,对景挂画。

在整个抗“疫”的历程中,除了常规化的报道,《楚天都市报》依托全媒体平台做了好几组兼具深度、广度和温度的主题报道,不但对守卫武汉的各方勇士、外地援鄂的医务人员,白衣执甲的本地医护等人群群体,进行了深入对话和全面刻画,也在武汉封城、解封、复工复产,国家哀悼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做了重点策划,扩大了主流价值影响力,展现了媒体的人文情怀。而主题评论在其中,要起到提纲挈领,凝练主题,明晰思路,激荡情感的作用,写得太个人化,会显得格局不够,但是写得太宏大,又会流于空洞,是以,虽然都是抗“疫”的大主题,但我力求在每一次的书写中,都找到独特的切入点,不同的情感面向和与主题最为贴合的写作方式。

《每个人都是卫城的勇士》,报道核心是武汉封城之后,无数英勇的人挺身而出,守卫城市的平凡壮举,述评便着意于体现人与人真心连接,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以及人与城市之间血浓于水,休戚相关的深刻联系;《谢谢你,穿过大半个中国守护我》切合的报道主题是,感恩全国各地的援鄂医护,点赞”举国一盘棋”的全力动员,述评便更倾向于提炼援鄂医务人员的精神内涵,即敬佑生命的天使之爱、不惧担当的勇敢之心、同舟共济的慷慨之义;《你露出的双眼,告诉我们什么是坚毅》,所切合的报道主题则是记录本地医护的抗“疫”作为和奉献精神,中国人都有先人后己的礼数,所以这部分内容在抗“疫”的前期宣传中其实相对较少,但也是不可或缺的,作为武汉的主流媒体,怎能不为我们自己的医护人员鼓舞精神,表达支持呢!所以,这篇述评我选择以一个普通武汉人想对医护人员说的三句话为切入点,“谢谢”、“加油”和“珍重”,每一句话背后都是满满的感激和心疼,真心的爱戴和尊敬,在这样的话语中,作为写作者,作为武汉人,我们是和医护人员站在一起,同心共气的。

除了切入点和情感侧重不同,我也会在语言风格上根据不同的话题做调整,比如,在写我们湖北、武汉自身的抗“疫”作为时,重在颂扬精神,鼓舞士气,我倾向于用平易亲切的语言去写,仿佛与人对话交谈一般,增强文本的互动性和感染力;而在表现全国性的宏大主题,表达感恩、哀悼,期望等更为凝重的情绪时,会更注意使用端正书面的语言,大量使用排比句和排比段落,增强气势,从而产生更强烈的精神感染力。

结语

虽然抗“疫”是一场众志成城的战斗,但是每一个参与的人,每一个群体,面临的困难、所处的环境都是不同的,所展现出来的精气神也是不同的。去提炼共性相对容易,但更能打动人的,却是去发现每一处细微的不同。让情绪在具象中进行,让观点在叙述中生发。从小处落笔,让观点落地生根,开花散叶。深入挖掘所有令人感动的精神力量中,最为纯美和真实的一面,在写作的过程中,能够无愧于心,能够感动自己,并能经得起质疑,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和引导力,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并一定程度上反映他们的心声。

猜你喜欢

时评观点武汉
时评的一般思路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
就事说理,激浊扬清——如何写好时评作文
观点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观点参考
漫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