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如何让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2021-03-15方娜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活动课文

方娜

教学活动的生活化,就是以生活现实为背景,将教学活动融入到现实生活中,将生活元素引进课堂。实现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让小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解放出来,更真切地去体会生活,感受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能够让教学目标的实现更全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学生在语文中理解生活,在生活中去学习语文,又用语文去装扮生活,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克服了传统语文教学中只重语言智能的弊端,优化了教学过程,还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使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一、创设教学情景,教育学生认真观察生活

生活中的现象是多种多样,由于学生对新生事物反应敏捷,好动,充满新奇感,要求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有用的生活现象,要结合语文所需的知识,比如语文课本中比较抽象的语言,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表达得更形象,更生动。教学情景的创设,力求对语文课本中的内容,以学生身边的事例体现出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从而产生较强的求知欲,尽快让学生感受到情景中有无穷的吸引力,能够避免学生在心理产生畏惧感。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彭德怀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这样语文教师利用生活中的情景,创设了一个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将学生的生活气息融于语文教学活动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置生活场景,指导学生演练生活

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創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语文教学论文发表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例如,在教学《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时,可以组织学生分角色扮演40年后美穗子带着三个孩子专程前来中国看望聂将军的情景。通过生动鲜明的表演,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的理解,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想象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又如《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文,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小英雄王二小为了保卫后方机关和几千个老乡,将敌人领进八路军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加之教师抑扬顿挫的表情朗读、精心剪辑的配乐。音乐、画面、语言、神情营造出来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气氛,使学生入境动情,顺利地跨越了时代的鸿沟去理解、领悟二小的英雄气概,同时获得情感的陶冶。

三、布置生活作业,启发学生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例如:《碧螺春》一文中作者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品茶情景:夕阳西下,明月初升,朋友相聚,品茶谈心。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送给学生一些碧螺春,布置学生回家后在课文描绘的情景中邀友品茶,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四、拓展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生活技能

语文课本中课文,是经过精选出来的,其内容是比较广泛,需要学生去认真探索,去领会课文中的奥妙,感悟道生活中的真谛,这是与生活离不开的。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其目的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能够用自己所学到的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语文的检测,在阅读题与写作方面,在整个测试卷所占的比重是逐步加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迁移,让学生掌握技巧。如在组织学生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小时候的一些行为,顽皮、闭关自守等,与课文中的“雨来”进行对比,雨来机智勇敢从哪些事件体现出来的;课文中的环境描写,对话描写,神态描写等,对课文中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了解课文表达的顺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小英雄”的品质,使小学生自学能力得到锤炼。这样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性的迁移,对学生思维的扩展,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同时能够让学生的心灵深处得到滋润,让学生感悟到生活的真谛。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让自己的教学活动体现“生活处处皆语文”,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在海洋般的生活中,真正找到语文与生活的最佳切合点,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联系学校生活,去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要联系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去学习语文,要联系家庭生活,引导学生学习习语文,让社会这个广阔的背景,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天地。

2621500511375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活动课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端午节的来历
楼梯间 要小心
背课文
把美留在心里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轻松模仿,开口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