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2021-03-15薛艳让

民族文汇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明礼仪小学生农村

薛艳让

摘  要: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文明的传承,是时代的需要,是小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农村小学生礼仪养成教育的途径有以下几方面:营造氛围,加强宣传;树立榜样,引导方向;学科融合,渗透教育;开展活动,加深理解。;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内在动力。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策略和途径

一、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精神要求日益发展,人人都在寻求一种充满友爱、真诚、理解、互助的温馨和谐的生存环境,寻求充满文明与友善,真诚与安宁的空间。前进的社会呼唤文明,科学的未来呼唤文明。文明礼仪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重要内容,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外在表现,是衡量一个人教育程度的标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不仅是个体道德、品质和个性形成的基础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质、振兴民族精神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基础教育。因此,必须抓好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这是时代的需要,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这是小学生成长的需要。一个注重自身修养、礼仪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有用的人、品行兼优的人。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孟子也说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古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也说:“礼貌是有教养的人的第二个太阳”。这些都充分说明礼仪养成教育至关重要。虽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依然传承,但就整体情况看,确实存在弱化的趋势,特别是对青少年的约束力越来越少。有些小学生在学校里,不会尊重他人,不礼让,不礼貌;在社会上不懂得称呼他人;同时,与人为善,礼尚往来等等美德在相当数量的孩子们身上正在淡化。为了广大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必须加强他们的文明礼仪教育。

二、农村小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策略和途径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强,是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的最佳阶段,我们通过实践总结,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加强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一)营造氛围,加强宣传。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让学生诵读脍炙人口的优秀中华诗文经典,熟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但是不是每个学生都对古诗文喜欢,也不是每个学生都具备积极参与的态度,要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就要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为此我校通过编制诗词操、小游戏、创作诗词歌曲、诵读比赛及诵读展示等活动,了解中华经典诗文的历史,中国提高青少年的文化素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另外,利用墙壁、楼道、走廊,张贴文明礼仪礼貌用语。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手抄报张贴名人名言、礼仪展板、民族团结、历史礼仪故事。

(二)树立榜样,引导方向。

美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对儿童进行教育,最容易而最有效的方法,是把人的应该做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眼前。”用榜样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情操、优秀品质、模范行为教育学生,使教育形象化、具体化,给学生引导文明礼仪方向。

教师是学生直接仿效的对象,也是礼仪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教师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至关重要。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师德表率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黑化的教育。如:对于学生的问好,教师微笑点头;碰到内向的学生,教师首先跟他们打招呼;对于学生的帮助,我们都亲切地向他们道谢;如果老师做错了什么,也勇敢地向学生道歉。着名作家冰心说过:“教师的现在,就是学生的将来”。教师用自己的良好师德给学生树立榜样,使学生在师生交往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礼仪、实践礼仪、展示礼仪和宣传礼仪整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的全过程,推动文明礼仪宣传教育系列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形成人人争当文明学生的良好风尚。除了教师和优秀学生的典型示范外,还应注意抓住各种教育契机,各班指导学生组成文明礼仪调查小组,寻找身边的文明礼仪细节,从而激发学生自我约束,形成文明礼仪习惯。

(三)学科融合,渗透教育

小学课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文明礼仪素材,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科教学中对文明礼仪教育的渗透,把课堂教学作为了学生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使礼仪内容深入学生心灵深处。如:在《说话要注意姿势》这一口语交际中,让学生说说图上不正确的说话姿势及原因,让他们知道这是不尊重人的表现,从而引导学生做一做、演一演正确的姿势,不失时机地进行文明礼仪行为的引导与教育。

(四)开展活动,加深理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所以,活动开展之前要制订规范。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特点,制订出不同年段、不同内容与不同要求的“文明礼仪”评比条件,让全校同学都按照礼仪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拿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较小,他们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抽象思维还未充分发展。因此,对他们提出的要求应明确、具体、详细,提高可执行性。比如:在与人交往中所表现的礼仪:和别人见面时要说声“你好”、“您好”;跟别人道别时说声“再见”;打扰了别人或有愧于人时说声“对不起”、“请原谅”,等等。这些要求非常明确、具体,有助于小学生理解和遵循。

(五)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养成教育。

文明礼仪教育需要渗透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活动中。我们通过在学校、家庭、社区等合适的场合开展丰富多彩、直观形象的礼仪教育主题活动,如礼仪知识竞赛、礼仪示范表演、小品剧、文明礼仪用语征集、演讲、征文等,引导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礼仪活动,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在活動中扬褒弃贬,在活动中掌握文明礼仪的方式方法。同时,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小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面向社会开展帮困助残、慰问孤老、美化环境、维护公共秩序等主题活动,让小学生回归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学会礼让、谦恭,做文明小公民,以自己的文明行为带动家庭,感召他人,影响社会。

总之,农村学校只有坚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从点滴细节入手,持之以恒地不断训练,学生才会享受到良好礼仪习惯带给他们的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关鸿羽.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一养成教育[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3:35.

2999500520297

猜你喜欢

文明礼仪小学生农村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在活动中养成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我是小学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不懂礼节
文明礼仪的检阅
非常小学生